追本溯源:P2P借贷的本质及发展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355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历两年多时间的快速发展后,在监管政策进一步成熟、投资者愈发理性的环境下,P2P借贷逐渐走向规范化。
  自兴起以来,P2P借贷行业迅速积累起大量用户。从整个金融行业来看,这个新兴的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对多数投资者来说,P2P借贷这一投资工具已不再陌生,但从频繁发生的跑路、倒闭等负面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个市场充斥着浮躁和不理性。一个行业想要真正走向规范和成熟,必须经过不断的洗牌和优胜劣汰。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只有真正看清P2P借贷的本质,才能更好地享受这种金融工具所带来的福利;对从业者来说,只有对P2P借贷的逻辑进行深入探究后,才能真正融入其中,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
  P2P借贷的本质
  P2P借贷(peer to peer lending)是由P2P借贷服务平台作为信息中介,居中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实现点对点小额借贷交易的一种金融模式。
  这种模式通常存在着3个主体:借款人、P2P借贷服务平台(简称P2P平台,或称P2P公司)和投资者。借款人有资金需求,投资者有投资需求,P2P借贷服务平台居中撮合。
  P2P借贷的运作流程通常为:首先,由借款人提出需求,并由借款人或P2P借贷服务平台将借款信息在平台上发布、展示;随后,投资者根据平台上发布的借款信息判断是否投标及投标金额的多少,如若投标,则由投资者将资金转入平台指定的由第三方资金托管账户,并在满标后转给借款人;最后,借款人按照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把资金(包含投资者的本金、利息和平台的信息服务费)转给平台指定的第三方资金托管账户,平台在按照预定扣除一定的信息服务费后转给投资者。也就是说,先有借款人,后有投资者,在此过程中,P2P借贷服务平台仅作为信息中介存在,不可形成资金池。一个典型的P2P借贷的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该模式中,存在一个中间服务方——P2P借贷服务平台,其主要为P2P借贷的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交易完成的服务,但不作为借贷资金的债权债务方。具体服务形式通常包括借贷信息公布、信用审核、法律手续、投资咨询、逾期贷款追偿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P2P借贷服务平台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模式,其中线上是主流模式和基准模式。P2P线上平台又称为P2P网贷服务平台(以下简称P2P网贷、网贷平台)。在理论上,由于网贷平台的信息收集成本较低,可以服务于更为小额、零散的融资需求。
  P2P借贷的发展历程
  诞生于中国唐宋时期的标会和尤努斯于1983年创办的格莱珉银行,虽然从不同角度代表了P2P借贷的某种重要渊源,但都称不上真正意义上的P2P借贷。2005年3月,全球第一家借助互联网的“点对点”借贷平台Zopa上线,P2P借贷时代真正到来。2005~2015年,P2P借贷服务行业十年发展不平凡,图2可以看到近十年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大事。
  我国P2P借贷行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4个阶段,如图3所示。
  起步和探索期(2006~2010年)
  2006年5月,宜信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P2P借贷性质的公司。2007年6月,拍拍贷在上海成立,让很多敢于尝试互联网投资的投资者认识了P2P借贷的主流模式——线上平台(即P2P网贷服务平台),其后一部分具有创业冒险精神的投资者随之尝试开办了P2P网贷服务平台。截至2010年年底,月成交额约1亿元,有效投资者仅数千人。
  快速发展期(2011~2012年)
  随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及民间借贷的火爆,P2P借贷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一些具有民间线下放贷经验同时又关注P2P借贷的创业者开始尝试开设P2P平台。截至2012年年底,国内P2P借贷服务平台迅速增加到200家左右,月成交金额约30亿元,有效投资者在4万~6万人。
  快速扩张和风险爆发并存期(2013~2014年)
  2013年被称为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元年,由于2013年国内各大银行开始收缩贷款,很多不能从银行贷款的企业或者在民间有高额高利贷的借款人从P2P借贷服务平台上看到了商机,P2P借贷服务平台以每天1~2家上线的速度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年底,平台数增长到约1500家,月成交金额在300多亿元,有效投资者约110万人。
  规范调整期(2015年以来)
  P2P借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累积了相当的客户基础,各平台纷纷表示希望通过监管来改变行业现状,促使行业健康发展,投资者也同样希望政府去管理这一行业,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这一阶段,国家表明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态度,并在政策上对P2P平台给予大力支持,使很多始终关注P2P借贷而又害怕政策风险的企业家和金融巨头开始尝试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组建自己的P2P借贷服务平台。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所在单位作为市级供电企业,在“五位一体”深化应用的试点工作中,探索建立O2O“五位一体”深化应用模式:在试点流程的线上技术层面(online),按照“流程标准-运行监测-分析汇总-绩效考核-专业反馈-管理提升-班组落地”的试点路径,融入流程管控、绩效监控功能,确保在管理层、技术层、班组层应用取得实效。在线下应用层面(offline),按照“系统构建-管理仿真-培训平台-运营监控-绩效考
期刊
摘 要:薪酬管理作为电力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管理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电力企业在薪酬管理方面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电力企业有必要完善薪酬管理体系,为电力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企业;薪酬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薪酬管理工作作为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企业内部
期刊
摘 要:目前,针对我国企业生产成本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管理观念落后、方法不科学等一些现象,主要从抓好企业成本管理开始,逐步将引进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效的促进当前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本文主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这对于制造企业来讲,意义重大。  关键词:制造企业;成本控制;分析  在我国,可以看到一些企业的发展,主要在于控制好成本,这是发展的关键,也是有效的促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通过研
期刊
摘 要:煤化工工程的最大特点就是工艺技术复杂、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管理环节多、安全要求高等因素,这就要求在建设的全过程中,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和投资控制。本文通过煤化工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层面,对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对煤化工企业的项目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也进行了相应的规划。  关键词:煤化工工程;动态管理;工程造价;措施  随着能源发展战略规划的推进,
期刊
摘 要:中国在大兴土木建设的时候煤化工程造价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为了提升效益,煤化工工程造价行业已经迈开建设信息化的脚步,然而,因为我国欠缺统一的煤化工项目成本信息化规划,建设标准和其他规范性文件,造成煤炭工程造价软件之间互不兼容,煤工程造价软件和政府部门的信息体系的信息不能替换,造成很多“信息孤岛”。所以,文章对煤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造价提出了煤炭行为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紧急需求的煤电一体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逐渐运用到更多的行业中,基于此,本文将对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服务进行相关解释,并且对云计算环境下的审计系统进行一定的探讨和研究,分析了云审计系统的实现方法和发展。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云计算;联网审计;实现;方法;完善;发展  构建审计资源体系是国家审计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国家治理视角下,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决策、执行、监督三大
期刊
2016年的股市将像2015年的楼市一样分化,好的更好,糟的更糟。  目前,有很多公司正准备回归、转板、上市、借壳。1月28日,市场消息表示,百度旗下的百度音乐、百度文学、百度糯米、百度外卖、91桌面、作业帮、百度医疗、百度影业这8家公司均打算回国上市。今年1月是中国股市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开局,但这丝毫未影响公司上市的热情。  目前的市场已处于极为低迷的状态,2016年的市场将会上涨还是下跌?我们可
期刊
超负荷发放贷款的结构期限错配风险隐患已经显现。必须关注1月贷款创新高背后的隐忧,这种集中突击性放贷的做法不可取。  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9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分别比2015年12月末和2015年同期高1.0个和1.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  今年1月贷款增加额是2015年同期的171%,创历史新高。2009年金融危
期刊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当前最具竞争力行业。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通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21世纪,互联网行业和通信行业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行业。而计费财务系统发挥着统计、分析互联网和通信行业各种业务费用和账务信息的职责。有效的计费财务系统能够明确统计互联网和通信行业的收入信息,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机制,实现企业的社会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影响互联网和通信行
期刊
受磁州窑产品及其艺术风格的影响,金元时期北方逐渐形成一个以磁州窑为中心的瓷窑体系。  磁州窑位于河北磁县,以磁州为中心,窑场遍及磁州各地(磁县和峰峰矿区)。窑址主要沿邯郸市观台镇东艾口村一带的漳河两岸分布。磁州窑产品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窑品形神兼备,精细与粗犷并存,充分体现了地方特点、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磁州窑的装饰艺术从形制、施釉和纹样等方面进行了美化,并运用大量诗词、书画进行装饰,取得良好的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