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审美意识的感性特征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i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审美是音乐整体艺术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曲创造音乐美,音乐表演呈现音乐美,而音乐审美发现音乐美,并且在某种意义上揭示音乐艺术最有价值的东西。研究音乐审美意识的感性特征对于培养人们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升人们的音乐鉴赏水平,提高人们的音乐审美判断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与理论价值。
其他文献
我国对环境艺术的了解和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曾一度停滞不前,近年来,我国引进了大量国外环境艺术研究成果,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艺术新风格。
抗日时期,苏联由于和中国革命、中共的特殊关系,与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产生了重要交集.一方面,苏联对中共文化领导权建构给予重要的指示、建议,另一方面,苏联对中共文化领导权
戏曲与歌剧是中西方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两者之间的比较实质是对中西方文化在意识、观念和形态等方面的多重审视与观照。本文从历史的缘起、创作及表演形态、结构形式和结构
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不同的语言习惯的差异,为了避免交际误区,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该先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用规范的语言更好的与他人交流。
休谟"同情"原则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现代价值,在价值观教育中具有引导、整合、凝聚、开发等功能。"同情"原则在价值观教育中应用的主要难点有限度与分寸、群体与个
塑造美的舞台人物形象是戏剧表演艺术的最终任务。这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物形象,需要艺术创作者经过审美主体的审美感知、审美体验、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最终在内心世界形成完
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综合性的大文化观来观察社会变动过程中的文化和文艺现象,使其文艺理论具备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现在网络时代下,越来越多的网民希望通过表达和参与,让政府部门了解民情民意,督促问题和事件的公正解决。目前,我国公共决策机制与网络民意表达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应该进行改革
“陇首”由地理方位之名,经过汉代文人创作,以及由民歌进入乐府的过程,形成了以悲凉为特质的文学意象。南朝边塞、赠答、征戍、闺怨等主题诗中,多涉及陇首意象,这与南朝诗人对北方
《周易》从哲学的角度论述了形象的产生、审美及艺术创造特征、艺术的功能及人品与艺品等诸多问题。《周易》中的文艺思想虽属儒家,但却有独到之处,最突出的是富于辩证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