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酸量子化学特性对食用油脂生物学效应的影响

来源 :广州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一些食用油脂中的主要脂肪酸组份的量子化学参数进行计算,并与饲喂大鼠的相应生物学效应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各项大鼠血脂生化指标,只有血清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与脂肪酸各项量子化学参数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FA)的效果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MUFA还可有效降低机体丙二醛含量,增强生物膜的流动性(P〈0.01),不饱和脂肪酸分子中焰
其他文献
就不同升温速率和实际样品的不同热导率对差热分析(DTA)中高分子材科的玻璃化转变曲线的影响进行了Monte Carlo模拟研究,发现当所有样品刚完成玻璃化转变时,在 Tg 曲线中该特
以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了苯甲醛与苯乙酮的克莱森一施密特(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并就聚乙二醇用量、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和溶剂种类等影响
将聚苯乙烯改性制成磺化聚苯乙烯离聚体,溶解在甲苯/甲醇混合溶剂中,缓慢加水将聚苯乙烯乳化成稳定的水包油的水基微乳液。本文通过研究在乳化过程中体系粘度和导电性的变化,研究
采用分子子图编码方法将烷烃的分子子图码作为人工神经网络(ANN)的输入参数,对烷烃的生成焓进行预测,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其拟合方程的回归系数达到0.9845。
超当量吸附是碱式笼形聚偕胺肟树脂吸附氯铱酸铵的特征之一。被吸附的氯铱酸铵与溶液中树脂的偕胺肟基的摩尔比为3.0,表明物理吸附在吸附过程中直主导作用。吸附结果是氯铱酸铵和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介质的钯催化末端炔烃羰基化反应中 ,研究了助溶剂、压力和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发现末端炔烃羰基化反应生成炔酸酯的最佳条件为 :醇 3~ 4mL ,CO2 压力 7
本文提出了三乙烯四胺与环境氧氯丙烷缩聚反应机理,推导了该反应体系的凝胶点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讨论了CO2共聚物为基的聚氨酯-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PEC-PU)交联方式、交联程度对其生物降解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交联程度越大,降解程度有所降低,但一定匀联程度的交联型PEC-PU仍然具有良好的
通过生物降解试验证明,二氧化碳-环氧乙烷共聚物PEC可被铜绿假单胞菌AS1.50、构巢曲霉AS3.3915、黑曲霉AS3.3928、出芽短梗霉AS3.3984、球毛壳AS3.963和绳状青霉AS3.3875等分解。具体介绍了微生物降解测试方法。
以乙酰磺酸为磺化剂制备了磺化度为3%-17%(摩尔)的磺化聚苯醚。在一定的温度和搅拌速度下,加水将SPPO离聚体溶液乳化成水包油的稳定水基微乳液。用电导率、粘度、表面张力等表征了SPPO离聚体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