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江西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罗浮栲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典型选样、 每木检尺及树干解析等方法,对罗浮栲的生长规律及生物量分配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罗浮栲胸径连年生长呈现“快-慢- 快” 和“下降-回升” 两个过程,在0-10a、30-40a期间,胸径生长迅速,连年生长高峰达0.585cm,60a胸徑达到27.2cm;(2)罗浮栲树高生长在30a达到9.80m,达到了脱离周围树木对它影响的高度,成为优势木;(3)罗浮栲材积在0-20a生长缓慢,20-60a一直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连年生长量60a达到0.0226m3;(4)罗浮栲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曲线没有相交,说明罗浮栲到60a还未达到成熟龄。罗浮栲的生长发育分3个时期:0-20a为幼龄期,20-50a为速生期,50-60a为壮龄期。(5)罗浮栲总生物量分配格局趋势为干材部分>地下部分>枝叶部分。罗浮栲速生期虽较长,但用途广泛,只要适地适树,不仅20a后材积生长量大,而且生长能适应环境,提供大量栲胶,有很大培育前景,是首选的造林优良树种。
关键词:罗浮栲;树干解析;生长规律;生物量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铜钹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铜钹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无霜期266天,多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661.6毫米。样地为山地地貌,坡向西南,坡度35°,天然阔叶混交林,人为干扰小,郁闭度0.7,群落高度18。样地中乔木层优势种为罗浮栲、虎皮楠,灌木层优势种为罗浮栲、野牡丹,草本层优势种为狗脊蕨、铁芒萁。
2.试验方法
在林分踏查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地,面积0.08hm2(28.28m×28.28m),用罗盘仪定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再用每木检尺的方法,确定样地罗浮栲活立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同时,选择生长正常、无偏冠、无病虫害,不断稍的平均木或优势木作解析木,以2 m为一区分段进行树干解析,在高度为0、1m、1.3 m、3 m、5 m、7 m、9 m ……等区分段处各取一个约4~5 cm厚的圆盘,打磨好带回实验室,并以10年为一龄阶距查数各圆盘的年轮数,进行树干解析测算,分析其生长规律。选取的解析木,年龄60a,树高16.4m,胸径27.9cm。最后应用Excel 2003软件对罗浮栲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规律进行图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罗浮栲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分析
由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趋势图(图1)可以看出:罗浮栲在60a胸径达到 27.2cm,材积达到0.5201m3,而且还一直保持在高速生长阶段,是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图1
关键词:罗浮栲;树干解析;生长规律;生物量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概况
铜钹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东北部, 铜钹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南部,属武夷山脉东段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无霜期266天,多年平均气温17.9℃,年平均降雨量1661.6毫米。样地为山地地貌,坡向西南,坡度35°,天然阔叶混交林,人为干扰小,郁闭度0.7,群落高度18。样地中乔木层优势种为罗浮栲、虎皮楠,灌木层优势种为罗浮栲、野牡丹,草本层优势种为狗脊蕨、铁芒萁。
2.试验方法
在林分踏查后,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样地,面积0.08hm2(28.28m×28.28m),用罗盘仪定边界,闭合差不超过1∕200,再用每木检尺的方法,确定样地罗浮栲活立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同时,选择生长正常、无偏冠、无病虫害,不断稍的平均木或优势木作解析木,以2 m为一区分段进行树干解析,在高度为0、1m、1.3 m、3 m、5 m、7 m、9 m ……等区分段处各取一个约4~5 cm厚的圆盘,打磨好带回实验室,并以10年为一龄阶距查数各圆盘的年轮数,进行树干解析测算,分析其生长规律。选取的解析木,年龄60a,树高16.4m,胸径27.9cm。最后应用Excel 2003软件对罗浮栲胸径、树高、材积生长过程规律进行图表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罗浮栲胸径、树高和材积总生长分析
由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趋势图(图1)可以看出:罗浮栲在60a胸径达到 27.2cm,材积达到0.5201m3,而且还一直保持在高速生长阶段,是培育大径材的优良树种。
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