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栓压力泵对重症卧床患者DVT的预防作用

来源 :现代科学仪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lo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抗血栓压力泵结合低分子肝素(LMWH)、被动训练在预防重症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重症卧床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LMWH、被动训练,观察组予以抗血栓压力泵结合LMWH、被动训练,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g)]及治疗期间下肢DVT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均升高(P<0.05),TT、PT和APTT均延长(P<0.05),Fg水平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更高(P<0.05)、TT、PT、APTT均更长(P<0.05),Fg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卧床患者采用抗血栓压力泵结合LMWH、被动训练不仅可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流速度,还可调整凝血功能指标,对下肢DVT的预防效果更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一孔式巴德微创旋切术在单侧直径<2cm多发乳腺纤维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124例多发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微创旋切术,n=52)和对照组(常规切除手术,n=72).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SS)]及患者满意度,记录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瘢痕大小、术中出血量、住
目的:探究前列腺突入膀胱的程度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TURP的手术难度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2019年7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120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前彩超测定数值,分成突入组(IPP≥10mm,n=60)和对照组(IPP<10mm,n=60).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尿持续时间、拔出导尿管后尿路感染发生率、低钾血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分别为(66.7±8.6)和(66.9±8.7)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9).突入
目的:观察运动想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康复医学科于2018年5月-2020年8月收治的144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72).对照组仅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运动想象训练,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两组患者训练前后上肢功能恢复情况、患侧肱二头肌、腕屈肌表面肌电图积分肌电值(iEMG)与均方根值(RMS)、经颅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皮质潜伏期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
目的:研究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DCB)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及人工血管内瘘(AVG)血管狭窄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从2018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血液透析AVF及AVG血管狭窄患者84例进行研究.将其以信封法随机等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经皮普通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研究组则实施经皮DCB扩张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在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管内径以及透析血流量,治疗前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与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治疗老年腹股沟直疝及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行腹腔镜腹沟股疝修补术的80例老年腹股沟直疝及斜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APP组(行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62例和TEP组(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1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APP组手术时间显著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射血分数保留的慢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左心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及影像检查结果将其分为HFpEF组(35例)、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衰组(HFmrEF组,30例)和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组(HFrEF组,35例),另选3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行实时二维、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检测,比较四组超声参数情况及血清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围生儿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超声参数与胎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5例2018年12月~2020年12月于我院建档行孕期保健检查的子痫前期孕妇,分为轻度组(40例)、重度组(45例),另取同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50例).比较子痫前期围生儿预后指标、脐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超声参数.结果 脐动脉PI、RI、S/D与娩出胎盘质量、新生儿体质量、PA、RBP呈负相关(P<0.05),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P<0.05),脐动脉EDV、PSV与娩出胎盘质量、新生儿体质量、PA、RBP呈正相关
目的 比较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与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脑微出血(CMBs)中的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1月我院就诊的AIS患者140例,全部病例均行SWI和MRI平扫(T1WI、T2WI、T2FLAIR及DWI)检查,按照病灶大小将病灶分为A组(1~2mm)、B组(2.1~3mm)、C组(3.1~4mm)、D组(4.1~5mm)、E组(>5mm),比较SWI与MRI平扫对CMBs病灶检出率及对不同大小CMBs病灶检出率.结果 共有38例患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对放射治疗胸腹部肿瘤时三种体位固定技术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放射治疗的胸腹部肿瘤患者90例,按不同体位固定技术将其分为三组,A组30例固体体位时选择体部固定底板联合负压真空袋及热塑成形网,B组30例固定体位时选择固定底板联合热塑成形网,C组30例固定体位时选择固定底板联合负压真空袋,均于放射治疗前展开锥形束CT扫描,统计分析摆位误差情况.结果:A组左右、上下、前后方向的线性误差绝对值>5发生率分别是1.31%、17.65%、3.85%,分
目的:探究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肿清除率及血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1年6月我院幕上HICH患者97例,按治疗术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n=49)、小骨窗组(n=48),神经内镜组采取神经内镜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小骨窗组采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血肿吸收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前、术后1周血HMGB-1、MMP-9、GM-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