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患者康复的希望

来源 :祝你幸福·知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eshuw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光华,院长、研究所所长、主任医师、上海二医大口腔医学院客座教授、中华疼痛学会会员、山东省头面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耳鼻喉头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耳鼻喉头颈外科疑难疾病的诊治。在国内首创“微创功能性三叉神经痛手术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先后完成五项省科研攻关课题,分获国家成果发明奖和省市科技进步奖。主编《三叉神经痛与面神经疾病学》等三部专著,撰写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没有原因的三叉神经痛是不存在的,任何医学上的病症都是有原因的,只是没有被人发现和掌握罢了。”经过20余年的潜心研究,并通过大量临床病例证实,威海光华医院 、济南头颈外科医院院长李光华教授提出了这一新概念。
  
  没有原因的三叉神经痛是不存在的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疑难顽症,主要表现为一侧颌面、头面部发作性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火烧样剧烈疼痛,触摸、谈话、进食时可诱发疼痛发作,号称“天下第一痛”,病人在极度痛苦中艰难度日。
  血管压迫神经根是造成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的主要原因。李光华教授2005年对治疗的2100多例病例分析,手术治愈率99.3%。当前许多地方,仍采用神经破坏性治疗,如:封闭、撕脱、切断、射频、γ-刀等,会给病人带来永久性伤害性并发症,如麻木、肌肉萎缩等,不能根治且易复发,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令人痛心。
  
  微创功能性新术式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常规手术,由于病变部位较深,结构复杂,若在显微镜下进行,需要相对大的骨窗,用力牵拉脑组织以扩大手术视野,副损伤相对较大。并且镜下视野局限、失真,容易遗漏责任血管,影响治疗效果。李光华院长首创的“微创功能性新术式”彰显了内窥镜下手术的优越性,其多角度、放大功能的展现,使术中创伤更微小,神经根区观察不留死角,不宜遗漏责任血管,避免滋养血管损伤,减少神经功能丧失,提高了治愈率。鉴于以上优势,经专家鉴定“属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李光华教授应用该项技术为97岁的杨锡华老人根治了三叉神经痛,挑战了生命极限!并将该项技术应用于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等手术中,取得了根治的可喜效果。
  2000年,李光华代表中国参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大会(德国)。在柏林李光华以《微创功能性三叉神经痛手术》的演讲,受到了各国医学专家的高度评价。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手术”是能从根本上为患者解除痛苦,保留神经功能,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济南头颈外科医院是于2007年9月经济南市卫生局批准注册成立的二级特色专科医院,主要采用国际微创技术诊疗顽固性、复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小脑桥脑角肿瘤,及耳鼻咽喉、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常见疾病,偏头痛,顽固性眩晕症为主,立足山东,打造精品特色专科,造福更多百姓。
  
  威海光华医院(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南路29号康复热线:0631-59806665991666)
  济南头颈外科医院(济南市历下区解放路95号 康复热线:0531-86963326) 网址:http://www.cwn999.com
其他文献
接通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观念、意识和制度的交锋    72岁的吴基传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眺望着前方的北京电报大楼。这个坐落于西长安街上的苏式建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中国电信事业的象征。  吴基传自1959年从北京邮电学院毕业后,除去1990年到1993年在河南当了三年省委副书记,他一生的事业都没有和中国的电信事业分开。1983年他任邮电部计划局副局长,1984年任邮电部副部长,1993年
在当今各类常见病症中,头痛的发生率仅次于感冒。也因此有不少朋友把头痛当成小毛病,不愿到医院去接受治疗,而是简单归咎于睡眠休息不好,或简单服用些止痛药物。如果是轻微的头痛可能因此缓解,但一有诱发因素,头痛马上又回来。  实际上,造成头痛的病因错综复杂,只有找准病因,才能治好头痛!本期名医谈病,就请专家为您找出隐藏在头痛背后的“罪魁祸首”,为您吹响——    头痛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的一种体验。有些人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