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瑛琦的多元世界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格打开机会之门
  
  用“多元化”来形容周瑛琦再也合适不过。她大学读的是电机工程专业,从电视、电台主持,到拍广告、出唱片、拍电影、演舞台剧,她尝试过五花八门的工作,还通晓多国语言。“这和我自小的成长环境有关,当然,性格因素也很重要,我敢于面对新挑战。不是说性格打开机会之门吗?”
  出生于台湾的周瑛琦,7岁随父母移民加拿大。在家里,她接受传统的中文教育,还学芭蕾舞、弹钢琴;而西方的个性化教育又没有给予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触新事物,这为她日后的多元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学选择电机电脑专业,也是因为这个专业男生多,而我相信在这样的环境里,一定会有新的挑战出现。”如何从一个电机系女生转变为MTV亚洲区首批主持,瑛琦说那是机缘巧合。那年暑假她从加拿大回台湾看望外公外婆,碰巧MTV电视台来亚洲开台,需要选拔双语主持人,正在念大二的她就报名参赛了。“中英文双语对我来说太容易不过了,而且比赛还有很多当时挺吸引我的条件,想不到这种参加玩玩的心态,却让我考了第一名。”就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使她迈出了进入传播界的第一步。
  


  瑛琦说,上世纪90年代,亚洲的变革让她感受到了媒体影响力的巨大,卫星电视和互联网将世界瞬间联结在一起。20年前的亚洲年轻人,不会像今天那样,打着篮球听音乐,信息的传递对人的价值观念无形中施加了影响。瑛琦有感于这种创造影响力的巨大魅力,爱上了自己的工作。
  又是一次因缘际遇,电视台希望一改以往新闻面向40岁以上人士、正儿八经的形象,希望新闻播音能融入年轻活力。因此,在国外长大的她,被寄予这种改变传统新闻播音形象的厚望。上班的第一天,她就采访台北市长马英九,第一个月就做了陈水扁就职典礼的一个直播,接着是世界杯报道。“之后我又跟玛丽亚·凯莉、瑞奇·马丁他们访问亚洲,亲眼目睹了当代西方流行文化对于亚洲青少年的熏染。”周瑛琦说,这些经历更加让她感受到了媒体对社会多层次的影响力。
  
  我有13亿粉丝,我要表现自信
  
  周瑛琦说,无论她曾经做过多少种工作,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文化交流。她希望把中国的文化介绍出去,让海外的朋友、海内外的同胞都能从中了解到中国和中国的文化。“像我一样背景的很多人,自小就没有接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没有机会读着《红楼梦》、《三国演义》长大,我希望可以给大家补回这一课,也希望下一代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的文化。”也许这个使命让人感觉太大了,周瑛琦解释道:“或者你会觉得我太理想化了,但人总要有理想的是不是?有一个理想,然后在工作中保持务实的态度,这样你对工作才有长久的热情。”
  周瑛琦作为第一位“世界小姐总决赛”的华人主持在华沙主持了一场世界第三大的电视SHOW。与她同台主持的还有两位当前在美国极为走红的真人秀节目主持人。事实上,在世界小姐原定总决赛的主持人中是没有华人的,并且在53届大赛的历史上这种事也是绝无仅有。“这也是一个偶然”,周瑛琦说,“当时世界小姐有一场才艺争霸赛,组委会方面头天晚上突然通知我,由于他们主持人方面出了点问题要我去救场,然后可能是因为我在现场的表现不错,在比赛结束的时候,‘世姐’机构主席莫利夫人上台来与我拥抱,并当即决定要我做总决赛的三位主持人之一。”
  


  临危受命的周瑛琦不负众望,比赛后,“美”是几乎所有观众对她的评价。有观众直言:“看到周瑛琦以一朵紫色丝绸大花挽起黑亮的长发,加上一袭深色有亮片的礼服出现时,我真的没有足以形容她的美语言了。只是觉得台上佳丽在她面前顿显失色!”“美”已经不是观众对周瑛琦的第一次评价了,但在这次比赛中,在一场本来是世界一百多个国家的佳丽竞相争艳的舞台上,作为主持的她却得到了“美”的最高评价。
  “我从来不觉得自己很美啊!”周瑛琦坦言对大家的赞许自己也感到诧异,并且是直到现在依然有人对她在世姐决赛上表现的“美”赞不绝口。
  “我想,美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气质吧。我也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但在工作当中,我会让大家看到我状态好的一面。‘美’应该源于自信,只要你觉得你所做的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别人所给予你的机会,你就要有信心去把它做好,有信心就是‘美’的一个前提。”瑛琦说,世界小姐是一个国际性的大赛事,180多个国家都可以看得到,她有机会作为主持,就应该借此机会表现中国女性自信、亲切、和善的一面。“很多外国人其实都没有接触过中国人,没有来过中国,我希望在这种国际场合中,让国际对中国人多一个层面的了解。那天晚上,我准备了旗袍、大红花,不仅仅是这一次,几乎是在所有对外交流的场合,我都会准备一套中式服饰。我希望大家看到我,就马上能感受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大家都说我当晚很美,我想大概是因为我想着背后有13亿FANS在支持我呢!所以我要有自信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为中国争光,也为凤凰争光。是这种动力激发的自信让我看起来很‘美’吧。”
  听周瑛琦讲这些话,丝毫不觉得矫情。她更强调说,生活在海外,对中国文化其实是特别想靠近的。小时候,她们班上来了一个台湾小朋友,有一次考试,对方用中文问她:“喂,可不可以告诉我答案?”这让她感觉特别兴奋,因为那时大家都是说英文,突然有个同龄人用中文跟自己说话,十分意外。回国后,她努力学习中文,现在已经能用不错的中文为多个报刊杂志写专栏。她也喜欢大家叫她“瑛琦”,这个在国外的时候只有父母才叫的名字,让她感觉温暖而亲切。”
  


  最近,周瑛琦特别想去巴黎。华沙给了她很大的感悟,那个在二战中被毁灭的城市,国际诗人用他们对华沙的同情,借各种文化形式将华沙保护起来,使得重建后的华沙不至于失去它的灵魂。这个年仅50岁的新城,看起来、感受起来是那么的深厚而有价值。而巴黎,则是外在的古老和内在的现代结合得相当完美,令她神往。在她的眼里,中国的现代化体系当中,应该流动着一种不灭的精神,这种精神是贯穿历史发展的。她希望能通过她的口,将这种精神里的每个成分,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我和他的故事,很东又很西
  
  周瑛琦的浪漫故事,很东又很西。
  “我和他,一个喝着西方的牛奶长大,一个喝蒙古的老酒……他在多伦多,我在台北。我们体会了牛郎织女的思念,千山万水一线牵,兴起时,不受任何约束地飞到天涯海角见一面。纽约、南京、丽江、北京、包头、拉斯维加斯、温哥华、香港……我们在飞雪似天鹅羽毛般的月光下共舞;也在传统的蒙古包里,穿着成吉思汗爷爷奶奶的大袍,敬天敬地敬祖宗,载歌载舞喝烧酒
  这个喝蒙古的老酒长大的他名叫康绍辉,大胡子,说话却温文尔雅,曾经是著名的舞蹈家。男女主角第一次见面,周瑛琦就给膨 胀的浪漫情绪所深深触动:“眼前出现了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想到他们吃大肉、喝大酒,充满一种罗曼蒂克的美丽幻想,感觉又遥远,又很近。很像《卧虎藏龙》。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这样的人,全世界的人都看遍了,接触过很多种类的人,但是我就没见过这样的人。我很好奇。又聊得特别投入,因为他也在那边(多伦多)待过很长时间,有很多东西可以交流。而且我们两个没认识之前都吃素的,他吃素我也吃素。”
  因为这种心灵的契合,2000年相识的他们,2001年底就结了婚。
  “其实,老外老中在爱的字典里很多内容是共同的,结婚时有白纱或红布遮脸。西方有一个神话,男女本来是一体的,但有一天惹怒了神,把人撇成了两半,分散到世界各处,从此人一生的目标就是找到他们原来一体的另一半。My other half,我的另一半,中英文里都有这样的称呼。”周瑛琦在她的博客里写道,“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并不可怕,只怕没有心。有时,距离是爱的最好见证。”
  他们也从语言的角度演绎“很东又很西”的爱情故事,随意的利用彼此所熟悉的多种语言进行交流:“60%用中文,30%用英文,10%可能用其他的,例如一点点蒙语,一点点广东话,一点点手语,一点点爱语。”
  
  我的孩子要做精神上的贵族,生活上的平民
  
  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周瑛琦轻描淡写地说,该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做什么事,在做什么事的时候就把什么事做好。所以该结婚的时候她结婚了,该生孩子的时候她生孩子了;在电视台该做个好主播的时候她在做好主播,而在家该做贤妻良母的时候,她就是个贤妻良母。
  “那时我看电视,英国的前首相,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说,不管有多忙,每个礼拜她都要给家人做一顿晚餐。那时我就想,她不是铁娘子吗?她怎么可能回家煮饭?她这样说,是在做秀、炒作吧?后来我才感受到,她应该不是在撒谎。人就应该在什么场合的时候充分展现自己在那个场合的身份。作为首相,她就是铁娘子的形象,而这不代表她在家里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
  周瑛琦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她选择了哪一种角色,她都会努力的去把这个角色做好。“我是个很不会拒绝的人,所以在生完小孩38天之后,就出来主持中华小姐的相关工作。只要别人对我说有工作需要我来做,我一般都不会拒绝,并且会努力把工作做好。我想每个人都可能是多重角色,都有必要锻炼自己转换角色的能力吧。”
  “周瑛琦是怎样教小孩的呢?大家都很好奇。”
  “我想首先我跟孩子的相处要是轻松的、愉快的,并且我能够保护好他们,引导他们走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我的孩子要做精神上的贵族,生活上的平民。他要能做到即使一颗米饭掉在地上,都有捡起来的意识;出入不一定要坐计程车,而要去坐公车;学会勤俭、宽厚待人。这个世界,你多拿一点,别人就少拿一点,要学会与人分享,知足常乐。”有理想而务实的妈妈,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样:要树立理想、但行动上又要踏踏实实。
  
  笑谈三大特长:讲话、拖时间、修眉毛
  
  观众与网友对周瑛琦在凤凰网上所列举的三大特长:讲话、拖时间、修眉毛颇感疑惑,“讲话”容易理解,而快速修眉毛,在她看来也是一门不错的“技术”,至于“拖时间”,原来也是与“讲话”有关:“在做直播的时候,有时难免会出问题,需要主持人去撑场面。如果可以不慌不乱的把问题掩盖过去,让观众看不出有问题发生就是最高明的。还有就是时间未到,节目却已经播完的时候,主持人也需要‘拖时间’。”
  这个“拖时间”的特长,却又让她想到了更深层次的意义,“人从出生到死亡,不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去创造美好,把中间的内容丰富,把生命‘拖’得更长吗?”如她所言,擅长“拖时间”的周瑛琦,一如既往地在争分夺秒创造多姿多彩的人生。
其他文献
俏皮、性感、妩媚、优雅,天真的想法、诱惑的肢体语言、让所有人折服的女性魅力、以及无法模仿的灵秀气质……佳人的万千风情,因个性而成就。    俏皮地做个快乐精灵  请形容“佳人”二字在你脑海里的印象。  “佳人”应该是拥有少许美貌,多数是有气质的成熟女性,尤其是拥有自己一片天地的成功女性。    你认为“美女”跟“佳人”的区别在于哪里?  “美女”可以是任何长的漂亮的女孩子,而她们并不一定拥有很多内
期刊
这是一个徐满油彩的时代,任侗一个表面光鲜的人都可能藏着一颗卑微的心。这同样是一个和谐包容的时代,无论渺小与伟大,总能在人群深处找到自己立足的方寸空间。而中庸,则是中国人向来所信奉的—个哲学信条,不是太好,不要太糟,“刚冈好”才是最好。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中间生活者”作为—个新的社会阶层应运而生,他们是中国社会的中间阶层,也是自身行业的中流砥柱,作为向12的一支温和力量,他们带给城市化进程中的中
期刊
在德国小城海德堡,诗人歌德跌入了爱慕玛丽安娜·封·威廉姆的苦海之中,他把她变成了他的《东西狄凡》中的“苏莱卡”。诗人在小巷徘徊,不由得低低吟唱:“我把心遗失了……”  总会把心里美好的部分留给某个地方,在某些个轻易就纠缠了情感的地方。每个人都因而变成了诗人,突如其来的感觉很奇怪,有点一见钟情的意思,仿佛寻找这里已经很久很久了,要问喜欢这些地方的原因,每个人也许都能随口答出几个,但是好像又都说不完全
期刊
杨锦麟,香港凤凰卫视时事评论员,著名专栏作家。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先后担任多家媒体记者、编辑主任、主笔、杂志主编,也是香港多份报纸的专栏作家。2003年至今主持凤凰卫视《有报天天读》等节目。  南都时评版出了一本集子,周末在广州举行了一个新书发布会,邀请了来自大陆各地的时评版作者与会,我从来没有给南都时评版投过稿,但在读报节目会比较经常介绍和引用南方都市报时评文章,这一次他们出集子的时候,邀请我
期刊
几个月前,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记者魏城来到中国,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走遍了北京、上海、重庆等中国城市。他比行的目的是为了搞清楚—个自己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中国有没有中产阶级?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中产?中国的中产者正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魏城的采访成果是12篇调查性报道。这些稿件以《中国中产阶级调查》为题刊登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www.ftchinese.com)上。  这是西方媒体第一次专门针对中
期刊
郑浩,北京出生的郑浩,自1990年开始,先后在香港《明报》、亚洲电视、《香港商报》出任记者和编辑,擅长采写国际新闻。为报道重大新闻,郑浩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出色地完成了凤凰卫视大型直播节目,比如“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等。  我和夫人在德国学习生活了5年,也在异国他乡渡过了5个中秋佳节。虽然那已经是差不多20年前的事了,可是每逢中秋的时候,我俩回味起在德国吃月饼的岁月,也还是那么
期刊
在我写过的专栏文章中,我一不小心,间接地把“收入一般的人”与“中产阶级”划了等号。很快,我就收到了一位读者的质疑:“收入一般的人怎么能算中产呢?”  其实,这也是我一直想搞清的问题:在中国,什么样的人才能算“中产”呢?  在与50多位至少在我看来属于“中产”的白领、杂领或金领人士交谈之后,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反而越来越糊涂了。  我甚至发现,我所有访问的隐含前提——中国存在着一个中产阶级,似乎都成了
期刊
中间生活者是惬意的,也是苦恼的是华丽的,也是脆弱的;是忙碌的,更是疲惫的。  他们的财富没有暴富的指望,他们的职业没有收工的暂停键,他们的阶层待遇没有确定的法律保障。他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风光的物质享受背后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职业压力,体面的社会地位背后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虑感。    无存款中产    人物——于冰,广告公司——老板——34岁  于冰早年曾在英国留学,学的是广告营销于传播,2000年回国
期刊
什么样的物质符号决定什么样的精神符号,而相同的符号往往是判断能否进入同一个圈子的潜在规则。因此符号的意义可能比财富更具先进性,符号定义了格调,进而定义了“我是谁”,成为中产阶层追求的主题。    NO.1    居住符号:从高档别墅到经济适用房  据说北京的上层中产都住在亚运村的水印长滩、棕榈泉、CEO尊邸、紫玉山庄等等,房价以美元计,每平米大多在1 500美元以上。次级中产或者说是中中产阶级,都
期刊
城雕,美容还是毁容?    城市雕塑,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气质,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最有效的方式。世界上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都选择它来记录自己的表情,美国纽约的“自由女神”、丹麦哥本哈根的“美人鱼”、挪威奥斯陆的“生命公园系列雕塑”、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撒尿的男孩”等等,都成为该城市最重要的标志。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城雕建设呈现遍地开花之势,每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