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思想重要性浅探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19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积极转变教学思想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对新形势下的教育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笔者就自己对教材中第四章的知识的梳理研究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本章三角函数,总共三单元,第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第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第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一、现行教材与旧教材的相异处与旧教材比较:
  本章在时间安排和内容安排以及在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的改变。原来高中教材中三角函数及其相关的内容共有三章,即三角函数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和简单的三角方程,现合并为三角函数一章,由原来的72课时压缩为36课时(不包括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解斜三角形举例)。具体的有以下几点:
  1、将三角函数安排在数列之后学习。
  2、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中,将旧教材中的八个关系式简化为三个。
  3、删去正切和余切的诱导公式、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这几节。
  4、将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从原来的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这一单元的第一节移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这节中。
  5、把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移到诱导公式后,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一节,而旧教材中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是独立的一章。
  6、把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单元移到两角和与差三角函数的后面,删掉了余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把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一节移到本章书的最后面,并在这一节中介绍反正弦和反余弦、反正切的概念。
  8、把解斜三角形这一单元放到下一章平面向量里。
  9、增加了实习作业一节。
  10、增加了阅读材料,小结与复习中增加了参考例题及学习要求。
  除了以上这些不同,新教材在例题、习题和内容讲解编写上也有很多改变,删掉了大量例题和练习、习题,也增加了原来没有的练习、习题,出现了一些历年高考题。复习参考题分A、B两种题目,供不同层次学生选用。
  二、新教材的特点在认真学习和比较后我认识到新教材有以下特点:
  1、在保证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能力培养的前提下,删减了次要的、用处不大的而且学生接受有困难的内容,适当降低了教学要求。
  2、更新了旧教材中的数学符号,使用国际通用符号:tg改为tan,ctg改为cot ,调整了知识结构和内容的编排顺序。
  3、在教材内容的编排和体系上,注重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了知识的连贯性、整体性、统一性、层次性,注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编排内容,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面向全体学生。
  4、对公式的记忆要求降低,减少了二十多个公式,但对推导能力和应用公式能力的要求却有所提高。体现了注重学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
  5、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
  6、本章书体现了数形结合、转化化归、代换、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思想,蕴藏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新教材大纲与旧教材大纲的比较:
  现行教材第四章的编写是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精神的,与旧大纲相比,尽管高中数学教学目的仍然落实和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及个性品质这三方面,但对这三方面的内容和要求,新课标作了符合高中生年龄特征与教育教学实际、数学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调整。基础知识不仅仅局限于高中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公理、定理,由此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也界定在数学基础知识之中,它是显性知识中蕴藏着的隐形知识。作为基础知识学习,其思想方法的学识和掌握显得更为重要,这也进一步体现了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新课标确定教学内容本着“有用、基本、能接受”的原则,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在数学理论、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上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在程度和分量上是高中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避免要求过高、分量过重的倾向。
  对三角函数内容的精简,其意义有以下几方面:(1)适应了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新技术的发展,由于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三角恒等式的变形就没有必要搞得过多、过难。(2)保留基本内容,仍可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要求适当,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兴趣和信心。(3)精简为增加平面向量等新内容提供了保证,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新一点,知识面宽一点。(4)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益。注意展示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得到的启发归结起来为一下几点:
  1、新教材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要注意启发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
  2、新教材更注重师生交流和新旧知识的交流,所以在教学时要注意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密切合作,交流互动。同时,在教学中,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的相互联系与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3、新教材对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转变教师观念,改变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4、新教材要求教师善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同时使他们具有顽强的学习毅力,充分的学习信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创造的精神。
  5、新教材更具有人本主义精神,数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重、自尊、自信,使他们充满希望和成功,而不是自卑、焦虑、失望,数学教育要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通过数学学习,促进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综上,我认为现行教材符合素质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能更好地帮助其它学科的学习。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数学学习是中学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不少学生升入高中后,能否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是摆在高中新生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就觉得数学难学,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中考数学成绩差距在10分至20分的学生,到高考时差距竟然达40分至80分。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学习环境、教学内容和教学因素等外部因素外,同学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和改进学法,本文就此问题谈点看法。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也将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要素。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担负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勇于质疑;求异思维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
期刊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曾经一度被忽视的美育日益受到重视。初中学生对美的发现、识别和体味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正确诱导。初中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作为媒介,依靠形象的力量,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陶冶学生的情感,净化学生的灵魂。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关键
期刊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学习,它只能使学生获得虚假的知识(假知)。假知没有“活性”,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有意义学习是 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真知)。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有机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心理品质、自己的血肉,成为“我的知识”,学生记得准确而又牢固,还
期刊
新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四十分钟提高效率?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的、任务,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课堂教学目标是构成课堂教学活动的首要成份,是确定教学活动的内容,选择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我们必须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分析学情,急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不求实际效果,而忽略了其本质。本文通过自己对教学中及结合几年来许多教师的实践经验,在积极寻求提高合作有效性方面作以下几点探究。1、正确认识合作学习,不断总结、反思;2、合理组建合作小组;3、选择合适内容;4、合作学习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探
期刊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作为一位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应只表现在他对知识的传授,更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多种启发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学习兴趣;思维;师生
期刊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思维;个性化;可持续性发展    创新是一
期刊
高中数学教材的前言中说: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它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数学家们拓展这些概念,为了公式化新的猜想以及从合适选定的公理及定义中建立起严谨推导出的真理。  前言道出了作为现代科学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其思想方法正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学数学
期刊
高中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新知识的传授依赖于旧知识的掌握。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迁移现象产生的过程,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也是迁移现象产生的过程。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建立起迁移教育的观点,对于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的认知结构,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速技能的形成,提高和发展数学概括能力都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基于此,笔者梳理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一、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加强新旧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