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比比·哈尔达的婚事》中的男性压迫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c03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莫瑞思》是英国小说家福斯特的最后一本小说,因在小说中涉及同性之爱的缘故,虽于1914年完稿,却至1917年才问世。比起福斯特的其他小说,如《印度之行》、《霍华德庄园》及《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对小说《莫瑞思》的研究稍显不足。本文试图结合塞吉维克的男性同性社会性欲望理论,分析小说中的主人公,莫瑞思和克莱夫,在面对自己同性恋身份时,分别遇到的困境及其解决办法。折射出作者对同性恋身份危机的担忧和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成人最常见的眼眶病。本课题研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目的]:1.验证眼眶脂肪组织中前脂肪细胞的存在及探讨其在TAO发生、发展中
摘 要:毕巧林是莱蒙托夫笔下《当代英雄》中具有特别意义的主人公。作为俄罗斯文学中经典的“多余人”形象之一,毕巧林的身上反映出极具讽刺和诙谐意味的贵族青年形象,也反映出19世纪30年代的贵族青年对自己命运的一种探索。本文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毕巧林的性格特点,剖析主人公的矛盾心理。  关键词:多余人;双重性格;矛盾性  作者简介:杨泽瑶(1994-),女,西安外国语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与翻译研究
摘 要:在当下,各国之间的交流发展越来越密切,而维持这种友好发展状态的基本原因就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发展。针对于英美国家来说,英美文学作品就代表着各个时期的英美文化发展特征。基于跨文化视角下,要想真正理解英美文化,就应当从文学作品的角度入手,学会分析和欣赏作品中的语言艺术特色。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英美文学;语言艺术;赏析  作者简介:于欣玉(1989.1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师
作者简介:李通(1994.1-),男,汉族,山东济宁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河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方向:戏剧与影视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在多年来的研究中,周星驰这个名字逐渐成为了喜剧电影的代名词,但他本人却说自己是一个悲剧演员。周星驰影片中的悲剧色彩从来没有直接的表现,而是蕴含于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之中。
期刊
摘 要: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对《人间天堂》的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作者得出翻译策略是以目的论原则为最高原则的,不同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所得出的翻译文本也是不同的。  关键词:《人间天堂》;目的论;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2--01  一、引言  《人间天堂》是由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所创作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