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思维导图教学优势的实证研究

来源 :教育学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符合大脑运作模式、辅助大脑外在思考、可视化的图解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建立知识连接,加深知识理解,推动知识转化,促进能力提升,激发大脑潜能.为探讨思维导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以临沂市兰山区某中学八年级两个班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法,通过前测与后测,对比分析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在语文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两方面的不同.结果 表明,实施四个月的思维导图教学之后,实验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均有显著提升,常规教学模式下对照班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性思维变化不大;实验班学生的两个维度总体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班学生.
其他文献
从校长、中层管理者、教师视角研究了我国大学校长胜任力的潜在类别,以厘清我国大学校长胜任力现状,从而提高我国大学校长的胜任力,进而提高大学办学质量.使用大学校长自评胜任力问卷、中层管理者评价大学校长胜任力问卷、教师评价大学校长胜任力问卷分别调查66名校长、105名中层管理者、431名教师,运用潜在剖面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发现,三组被试对校长胜任力评价存在着差异,自我视角中的校长胜任力潜在剖面分析结果与中层管理者视角、教师视角中的校长胜任力潜在剖面分析结果相比而言,在类别上缺少了一个低胜任力类型,而且在高胜
为了促进我国高职院校特色化、高水平发展,对教育部公布的197个“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分布特点、专业群布局特征及其集聚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从区域上看,双高院校省域间分布差异较大,东部地区在数量和建设水平上均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从类型上看,双高院校以工科类院校为主,国家示范(骨干)院校是双高院校的主力军;从专业群布局上看,双高院校专业群建设布局具有多元化特征,大多数专业群建设能够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从空间集聚上看,双高院校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主要集中分布在苏浙鲁粤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后,提出
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新中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师资保障.全面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历程,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大力发展幼儿教师教育与职后培训、重视教师法律法规建设、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无疑是新中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经验.展望未来,应持续提升我国幼儿教师职业吸引力;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持续深化幼儿教师培养与综合管理改革,提升职前幼儿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优质幼儿教师的持续供给;强化对中西部以及乡村幼
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振兴行动进程中,乡村学校大龄教师“留守”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乡村学校大龄教师发展问题值得引起重视.当前我国乡村学校大龄教师存在四种发展形象:现代教学“无可奈何”的适应者、专业技能停滞不前的“传统派”、自我认知迷茫无措的“文化人”以及“农民”与“教师”的双重角色.面对自我发展困境,乡村学校大龄教师已逐渐形成一种积极而韧性的自我建构:挣扎中的自我主体意识觉醒,“被迫”现代化际遇中的创新意识蒙发以及面向现实的朴素发展观.自我建构内在地重塑了乡村学校大龄教师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形象、文化与价值
本研究借助“疫情背景下初中生生命态度”的问卷调查,揭示疫情常态化期间初中生生命态度现状,发现初中生当前面临的生命问题与困惑,为改善初中生生命态度和今后开展更有效的生命教育提供数据支撑.调查显示,疫情背景下初中生生命态度总体较好,但死亡态度与生命自主能力亟待提升.学生之间生命态度差异大,群体间生命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生命态度明显高于男生,初一年级生命态度明显高于初二、初三年级,家庭结构完整的初中生生命态度更积极,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待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态度差异显著,身边有人感染新冠肺炎的初中生生命态度
学术沙龙活动对于提升研究生的学术知识储备和学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其制度运行绩效影响最终的培养效果.文章基于制度分析与发展(IAD)框架,探讨了在外生变量的影响下,研究生学术沙龙活动中的相关行动者如何在该行动舞台上进行行为策略选择,这些行为策略选择的相互作用又是怎样影响沙龙活动的最后结果.首先从行动者的强制参与程度、边际效用两个方面出发,定义了师生潜在的四种行为选择模式,即积极参与、积极制度建设、偶尔参与以及消极应对;归纳出外部环境、利益诉求、共同话题是影响沙龙活动中行动者行为选择模式的关键因子.得出结
国外访学是高校教师进行学习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学术性、主动性、自为性、文化性等特征.高校教师兼具经济人和学术人的特质,高校教师的访学行为是融合多重动机的选择.为此,管理部门应当充分认识教师访学动机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引导教师回归访学本真,创造条件改进内驱动力,强化外驱动力,构建教师访学的混合驱动力体系,提升教师国外访学效益.
以1209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自我描述问卷、师生关系量表收集数据,以验证师生关系在家庭环境亲密度与青少年情绪稳定性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 发现:青少年家庭环境亲密度、情绪稳定性与师生关系两两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家庭环境亲密度能正向预测青少年情绪稳定性;师生关系在家庭环境亲密度和青少年情绪稳定性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即师生关系的高低会影响家庭环境亲密度对青少年情绪稳定性的作用.
我国高校艺术特长生招生政策源于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美育工作和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政策实践三十多年来,大致经历了兴起与松散期(1987-2002年)、规范与调整期(2003-2014年)、刹车与严控期(2015年至今)三个阶段.在这个发展与演化的过程中,政策变迁在类型上呈现出理想导向和移植扩散的特征;在变迁模式上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政策“原则”与执行者在政策“空子”之间的上下博弈,以及制定者“理想导向”的合适逻辑和实施者“利益导向”的结果逻辑间的冲突;在变迁过程上呈现出公平优先于效益,但也有“素质考评”向“应试
父母和同伴对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通过测量父母和同伴对青少年不同行为的态度,研究青少年的父母社会化和同伴社会化之间的交集和冲突.同时,探索父母和同伴对个体多样化行为的态度与同伴依恋或父母依恋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显示,对于与父母关系亲密的青少年,父母和同伴在未来的问题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对青少年个人更尊重.然而,无论亲子关系是否亲密,对一些社会较有争议的行为,父母和同伴都持有或多或少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