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草的女人(外一首)

来源 :诗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向阳的坡地上,有人在埋头专注地薅草
  从那顶遮住脸庞的帽子,可以看出
  是个女人,从女人白皙细腻的双手
  可以看出,她很年轻
  也许是劳作的时间长了,她已经双膝着地
  还得用左臂支撑着身子,右手中指、无名指和
  小指团起
  只用拇指和食指,在一撮花生秧子下快速地拈
  起小草
  阳光直射在她的后背上。地上短短的影子
  说明时近中午。没有风
  一米多远处,那排核桃树也热得蔫头耷脑
  树荫下的青草独自茂盛着
  再远处,山脚下的梯田层层叠翠
  山路飘带一样蜿蜒,奶头花大片盛开
  放羊男子的歌声,被山雀带到干净的天空
  晚春,我有幸经过一个名叫陆庄的村子
  在一片新月形的坡地上,看见这个薅草的女人
  她劳动的姿态,让我懂得了
  什么叫做隐忍和虔诚

剥玉米的人


  玉米秸放倒以后,视线豁然开朗
  才感觉玉米地有多么遼阔
  剥玉米的人矮下身子,像一个黑点
  看不出他在移动,随手甩出去的玉米
  金子一样,堆成一座座小山
  从这头到那头,从那头再回到这头
  或许要耗上一天的时间
  往返其间的人,缓慢安定
  用一生的时间来种植玉米
  他的根和玉米的根
  扎到一起,并因此纠缠不清
  玉米秸整齐地铺排,好像要延伸到落日中去
  顺着这条天路到达天上的人
  有的成了星辰,有的悄然返回
  你看那些玉米,脱去饱满的籽粒后
  露出了硬实的骨头
其他文献
大雪深深,落在院子的明处  大风滚滚,滚上有狗尾草的墙头  ——狗尾草是一个错觉  雪也来自线装书——辽宁教育出版社  十五年前北方的雪,已徒负鹅毛的虚名  天气预报形容其为大,盖住一串脚印的雪  从西连到东,再折成直角弯,向北  树上的梅花昨夜突然开了  而地上的脚印只属于一人  以邻居家小女孩的屎橛子——昨天傍晚的产物  为原料捏成  我在中间做了一个梦  提鞋,吹灯,在此之前还要把橘子皮  
期刊
一条大河啊  就这样正正经经地活着  几千年,几万年,几百万年  就像我年事已高的父亲  倒下了,也要向前,向前  倔强的河水,执拗的脾气  你是怎么爬起来的啊  波浪汹涌,一如壮年的岁月  目光里都是闪亮的漩涡  ——那是我熟悉的色泽与味道啊  赭黄里的黝黑,苦涩而清新  哦,你劈山开路的双臂  牵着我勇敢的双臂  牵着冬去春来的双臂  累累疤痕,河床崎岖  从北向南的雄心  顶天立地的壮志  
期刊
我的心在春天的微风里流浪  停留在盛开的桃花上  粉红的花瓣是温暖舒适的床  我的目光在蝴蝶的翅膀上流浪  追随着花开的方向  轻轻地抖落满地欢快的歌唱  我的梦在春夜的小雨里流浪  轻轻敲打着无眠的小窗  湿漉漉的发梢,滴着透明的希望  我的爱在春天的门口流浪  轻拂的微风带我走进新芽的故乡  那里有许多的花儿等着开放  我喜欢在春天里流浪  静静的春夜  伴着一地如水的月光  我喜欢在春天里流
期刊
蒋庄  虽说是外婆的庄子  我却去得很少  从未见过外婆的我  总想找到一点外婆的痕迹  那河边仅存的老屋  一定是岁月的馈赠  断壁残垣上零星的诉说  无法还原外婆的身影  母亲关于母亲的回忆  从来都是断断续续  陈芝麻烂谷子似的往事  给我更多的唏嘘  母亲对母亲的印象已很模糊  我每一次的追问  都让80多岁的母亲  莫名其妙地想哭  历史被翻过去的那一页  没必要再多么好奇  蒋庄只是长
期刊
是谁打翻了汶川的琉璃盏  是谁碾碎了玉树的琼花枝  站在瓦砾废墟间等候  我做你耳边淡淡的音符  告诉你生命中的奇迹  相信明天一定會有  如苦难里坚强的甜菊  春雨来亲吻它的脸颊  夏阳也会温暖它的嫩芽  当秋露终于来临的日子  它的花朵又将灿烂绽放  虽然花盆碎了  但景色依旧  如你长发时美丽动人  但短发时一样顽强刚毅  拉起我的袖角  擦干你的眼泪  滋润你的沙哑的喉咙  化去你惊恐的眼
期刊
再走走吧  不用管晚风  你看那夕阳  刚添过煤深夜积木  在早起的第一个人  清醒之前,我必须  将楼群、街道、公园、行道树  路灯、公厕、报刊亭、早点部  车站、圖书馆  一件一件放回原处  而原本没有的  一一拈出来  揣进布口袋  让那个揉眼睛的人  以为自己仍在梦中  然后,在他的咕哝声里  我悄然退去  好了,明夜再来接着玩  只是手脚还得麻利点儿  否则,一个不利索  小城可就炸窝啦
期刊
游泳  怕喝水学不会游泳  淹死都是会水人  故乡人常说的两句话  简单却颇有哲理  村前的小河,是童年的蜜罐  我就是一只淘蜜的蜂  那年夏天,禁不住河水的诱惑  跟随大人们去游泳  模仿,浅滩处扑腾  看着大人們深水中畅游  白白的肚皮晒着太阳  羡慕,复活蠢蠢  悄悄地向深水游去  学大人的模样,手脚并用  如折翅的鸟儿,断线的风筝  我拼死找寻一根稻草救命  不知是谁最早发现  轻轻一提,
期刊
母亲端坐在门前小竹椅上  驼背弯腰,并不很显眼  显眼的是她身上穿的  姐姐刚给买的大红羊绒袄  和头上稀疏的白发  晌午,阳光慈爱  她轻轻打了个呵欠  努力抬抬满含菩萨笑意的眼神  面前,自家柴垛,邻家屋顶  昨天降下的雪,正在融化父亲  也許是年岁大了,喜欢穿深色衣服  喜欢扛把锄头到田里转悠  不肯让那把锄头生锈  耳聋,看到别人和自己打招呼  总是憨厚地笑着回应一声  他很少知道村子里发
期刊
父亲瘫痪在床多年  平日里看看电视听听收音机  打发时光  有一天忽然说  要买副象棋  看看自己的棋力有没有增长  当年在工厂  父亲的象棋水平很高  百十人的小厂无人能望其项背  妹妹妹夫两人合着不是对手  铩羽而归没了杀棋的渴望  听说我要回家  父亲的脸上露出笑容  你哥哥还行  能和他杀上几场  父亲的盼望是急迫的  我归家的脚步也很匆忙  回家的第二天  我和父亲就擺开了战场  父亲的
期刊
回老家收拾  北屋东屋  锅头过道  还有那些旧家当  都布满了岁月的灰尘  想着第一次踏入  这个家的情形  想着公公婆婆方桌前  打扑克的画面  想着枣树下  孩子们的笑声  从2002年搬到城里  转眼已经十七年的时光  这个家就成了  我们的老房子  老房子里  有关于几代人的回忆  跋涉再远最终都要  叶落归根  漂泊再久也要有  生命的歸宿  等把老家收拾好了  接婆婆回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