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 面(外一首)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如止水是谎言
  我总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
  这样的情绪来自风
  来自湖底的冲突
  有山,晃成一池碎银
  有船,镇不住鱼虾的蹦跳
  这种波纹起源于旷远
  绵延到海面
  根子在雪山
  停 电
  一声惊雷
  我们学校这一片就停电了
  像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一样
  没有预告
  教学楼那边传来孩子们的惊叫
  他们从光明进入黑暗
  同样,猝不及防
  现代科技让我颓废得四体不勤
  不习惯再用纸笔墨砚
  一停电
  我就没法正常书写了
  坐在电脑前发呆
  望,看不見的天花板
  望,窗外突如其来的黑暗
其他文献
一定要缄默  保持七分春水  三分颜色  给桃花  春天是个幻想的季节  蝴蝶幻想着鲜花  河流幻想著碧海  我幻想着长出翅膀  姹紫嫣红是春梦  希望在梦里生长  穿过三月的微澜  只等风一吹  剪出杨柳丝丝  等你入画  拉着白云的手  跪拜春天  一次叩首一生虔诚  和着风和雨 入泥  长出新的大地  叶子在涨高的池水里  染绿几只归燕  荡起满天春光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又是一年绿荫幽草胜花时。石榴迎夏,芍药新开,像姑娘翩翩飞舞的裙摆,碧草连绵,绿水逶迤,是最能代表夏的色彩。  趁着夏天来临,快去探访那淡淡夏味吧,轻衣软履,邀友呼伴,远离市井喧嚣,一路边走边看。有清泉可汲水,有草木可亲近,有小花可簪头,有一声声笑语回荡在耳畔,恰如南风般温软。世间纷纷扰扰,心要澄静简单,只有那些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人儿,才值得让我们为之颔首低眉,倾心相待。
作者简介:蔡明巍,男,交通银行总行作家协会会员,现就职于交通银行大连分行。2017年夏天,夜读辛弃疾同名词,正值浓雾遮月,空闷无雨,有感而作。  雾满楼阁夜,  纵然他,月归何处,月疏离别?  不见瓢泼空遮月,  只道欲语还缺。  风未到,蝉鸣如咽。  望眼浓云偏不雨,  算不过,池潜金鳞血。  待風云,催梦觉。  人生路远亭阁列,  怎奈他,其修上下,关河路绝。  谁道风烟卷地尘,  吹落泪干何
双雪涛作为“80后作家”中的一员,初出茅庐就被寄予厚望,时至今日关注度依旧很高,他的许多小说作品被改编为电影即将上映,他无疑是当代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小说家之一。2015年出版的小说《平原上的摩西》,自出版就以其书写的沈阳故事、营造的悬疑色彩受到一大批读者的喜欢,其中刻画的人物命运更耐人寻味,还包含着淡淡的宗教意味。对《平原上的摩西》进行解读、评价的文章不在少数,多数的讨论重点在双雪涛对于东北沈阳铁西
清明时节雨纷纷。  我仰望天空,远在天堂的外公外婆,你们还好吗?是否一如既往地相亲相爱?  聽妈妈说,外婆出生于大富人家,是名门闺秀;外公出生于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是寒门子弟。  外婆毕业于某师范大学,外公是飞行员。  外婆文采飞扬,外公才华横溢。  外婆端庄美丽,外公英俊潇洒。  当年,外婆的父母因为外公家境贫寒,坚决反对他们的婚事,命令她,要么与外公断绝来往,要么与家人恩断义绝。外婆毅然选择了后
只要我对着风喊一声  你就会出现  在梦里 是从不间断地思念  被阻隔的乡音 从未改变  我曾认真抚摸过一块石子  认真仰望过一片星空  它总在 无意间  唤醒我似有若无的记忆  我更像被故乡遗弃的孩子  却从不哭泣  我背着一口老井 四处奔波  它记得我离开家乡的日子  也记得母亲日渐深邃的皱纹  还有父亲 越来越佝偻的身形  越来越孤独的乡音  找不到一个可以与之对话的灵魂  老井越來越老  
应是寒梅隔岸开,清风月影暗香来。  小桥独步思飞远,却把人生走一回。  蒔田歌  桃红落尽柳飞绵,布谷声声催莳田。  一垅新禾千点绿,纵横参破水中天。
《好人宋没用》是任曉雯首发于《十月》杂志的小说,本书以一个小人物的名字来命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奠定了底层叙事和日常性书写的基调。我国的长篇小说多是以历史和社会为容量,以抽象性、哲学性或者是历史性的名称命名。像《好人宋没用》这样以底层小人物来命名的长篇小说非常少。任晓雯打破常规将“宋没用”以主角的身份推到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与读者见面,让读者开掘一篇心灵史诗,一种小人物的生存哲学。  不同于历史与宏观的叙
你是要给足我正能量吗?铺开镰刀  和斧头。而我  看你的眼睛越来越疼  墙上挂的稻穗,已经一株一株在夕阳里  暗淡下来。我想喊一喊:爸爸  像小时候骑在你的肩上  春天多嫩,多绿。多像我们给老迈的牛  喂水,梳洗,在草料里添把盐  我卻在青草的深处找到白发,一生  多短啊!现在,在风吹过的河堤  我的白发一如你的昨日。下午的阳光  羞涩地躲进黑云  你已是步履蹒跚。你手举麦苗  是要给足我雨水还是
剧情片《十七岁的单车》聚焦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通过复现该时期北京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属性,进而围绕“单车”这一富有象征意味的物象,叙写了不同阶层少年在此语境下的爱恨纠葛。作为第六代导演中颇具思想性的一员,王小帅在《十七岁的单车》中藏埋的深层意旨,无疑是耐人寻味的。主人公小贵永远横亘在远方的乌托邦式城市梦、单车饱蕴的文化符号意义、北京城作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空间呈现,诸元素在王小帅的镜头下,似乎都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