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木麻黄防护林天然更新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

来源 :福建林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leic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相邻格子法、空间换时间法和格局分析法,调查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天然更新的木麻黄防护林,分析种群结构、编制静态生命表并探讨空间分布。结果表明:①木麻黄天然更新种群径级分布趋于反“J”形,从第Ⅰ到第Ⅶ径级均有分布,幼苗数量足,占总数的73%,种群处上升阶段;②种群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型和III型过渡型;种群具有2个死亡高峰。③小尺度下,80%的调查样地呈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数最大为2.87,最小为-4.00。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木麻黄防护林的可持续经营和保护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导读:叶用薯是武汉市黄陂区重要的蔬菜产业支柱,2020年种植面积达2万亩(1333.3 hm2)。为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贯彻绿色植保理念,推进农药减量控害,提质增效,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叶用薯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措施,主要从做好病虫测报,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用量方面进行了介绍。
通过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条件,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HS)4个处理,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马银花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马银花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片的萎蔫干枯现象越来越明显;叶片相对含水量缓慢降低,而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渐升高,细胞膜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受损;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包括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大量积累;细胞内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长时
于2016年在福建省武夷山市洋庄乡毛竹笋竹两用林设置喷灌组、滴灌组、常规毛竹林经营措施(对照组)处理,研究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笋产量和毛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对毛竹笋竹两用林各项生长指标均具有显著影响,毛竹笋竹两用林冬笋数、春笋数、成竹数量、平均胸径、平均高度、立竹数均为滴灌组>喷灌组>对照组,各组之间的经济效益均有显著差异,喷灌组、滴灌组年总产值分别为(46867±1402)、(50026±1378)元·hm-2,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0.0%、17.4%
导读:发明的早熟辣椒—水稻—荸荠轮作有机栽培技术,通过合理选择轮作作物,采用科学的轮作顺序,选用紫云英培肥与改良土壤,配套使用各种栽培技术措施等,解决了辣椒忌连作及有机栽培技术难题。该栽培模式可以实现在为期2年的轮作周期内,利用同一栽培基地生产出有机早熟辣椒、有机水稻和有机荸荠,并确保多周期栽培仍能获得早熟辣椒、水稻和荸荠的高产、稳产。
为探究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控区访花昆虫物种组成及其行为节律,于2019-2020年采用循环路线调查法、定点观察法及追踪观测法,对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油茶病虫害绿色防控区的访花昆虫种类、数量及其活动规律和行为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本区域访花昆虫共有47种,隶属于5目17科36属,以膜翅目和双翅目为主,其中以细黄胡蜂、油茶地蜂、大分舌蜂和黑带食蚜蝇数量最多,是该地区较好的油茶授粉昆虫,主要活动高峰在10∶00-11∶00、12∶00-13∶00。建议通过合理间种或套种,以及保留林下植物,适度控草,提高油茶林地
采用定位观测、野外调查及室内测定等方法,对福建省三明罗卜岩保护区闽桦形态和材性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闽桦树高可达40 m、老树树皮纵裂、叶缘具刺芒状规则单锯齿,叶下面仅基部疏生腺点、果穗3~5穗簇生于小枝顶端等形态特征明显区别于亮叶桦树种。闽桦的材性特征测定结果表明,闽桦的气干、全干密度分别为0.683、0.634 g·cm-3,其硬度在5796~7775 N之间,闽桦木材材性属于中等偏硬木材,其木材密度中等,差异干缩值较低,具有较好的机械加工和应用性能。
2019年8月,在福建省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不同生长环境中选择3株倒伏多年、根部离地的格氏栲枯死古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法对格氏栲古树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格氏栲古树早期生长缓慢,树高、胸径、材积快速生长期较迟,树高快速生长期出现在20~30 a间,持续时间比较短;胸径快速生长期比树高迟2~3 a,但持续时间较长;材积从30 a开始缓慢积累,50 a后加速生长直至140 a后,材积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相交于140~148 a间,数量成熟期出现在147.5 a,生长后劲大,适宜培育大径
为了提高青海云杉采种林种子产量和质量,于2018年在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南山村青海云杉人工采种林,采用人工疏除部分雄球花的方法对比研究不同雌、雄球花比例(1∶1、1∶2、1∶3、1∶4、1∶5、1∶6、1∶7)对球果生长发育、产种量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疏除部分雄球花后,青海云杉球果长度、直径、鲜重、产种量、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随着雄球花比例的减少先提高后降低,当雌、雄球花比例为1∶3时,球果长度、直径、鲜重、产种量、千粒重、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均最高,分别为10.25 cm、4
2018-2019年,在福建省泰宁国有林场苗圃将1年生的闽楠轻基质营养袋苗直接移植到不同材质的无纺布营养袋、塑料营养钵、塑料薄膜营养袋中进行培育,并对移植1 a后的生长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容器材质对闽楠移植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材质容器对闽楠苗的移植效果有显著影响,以无纺布营养袋移植的闽楠苗木生长最好,塑料营养钵的苗木生长次之,塑料薄膜营养袋移植的苗木生长最差。移植1 a后无纺布营养袋的平均苗高达58.7 cm,平均地径达0.57 cm,苗高≥50 cm的株数比例达83.5%,平均主根长度达28.
2020年8月,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维管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重庆罂粟科植物新记录种--鄂西黄堇(Corydalis shennonginsis H.Chuang),并描述该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凭证标本保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CQ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