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内向审视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li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备课的外在要求作为备课之“术”固然十分重要,但备课的内向审视更加可贵,它基于教师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能力,包括教师对教学本质的认识,教师的综合素养,整合教学资源和语言表达能力,最终达到备课的内外兼修。
  关键词:备课内向审视内外兼修
  备课的内向审视,是相对于备课的外在要求而言的。毋庸置疑,备课首先是“术”,即外在要求。特级教师于漪“三次备课出名师”的总结,绝非煽情之辞。她采用的方法是:先“无他”备课(不用任何参考资料),再“有他”备课(大量参阅相关资料),最后反思性备课(上过课之后作修正性备课)。从表面上看,于漪老师的“无他”“有他”和“反思性”备课是“术”,实际上蕴含着最重要的备课之“道”,就是教师自我认知和自我能力的内向审视。
  以语文学科为例,教师的自我认知,核心是对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语文教学不以追求简单的掌握语文知识和习得基本技能为目标,而应该追求语文教学的诗意和美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已成为共识。语文教学不应使学生因学习成绩而陷入知识的深渊不能自拔,而应使人永远保持好奇心、求知欲、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洞察事物本质的思维能力。语文教学应该有两个“不刻意”和“刻意”。第一,语文课堂没有教师的才情展示,就不会有学生智慧光芒的闪现。但我们的课堂,教师不应刻意追求自己的才情,而应刻意张扬学生的个性、释放学生的活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促进者,在设计课堂教学时,首先不应该忘记的是语文的本真——工具和人文。工具可以传递,但运用工具,需要主体的实践。达到灵活运用工具的程度,有两种方法:一是简单地重复;二是智慧地运用。其次不应该忘记的是学生。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想的是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程度。在诸多选择中,教师最需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适切、有效。第二,语文教学不应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应刻意地将知识融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之中,以能力立意,让学生的思维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轻舞飞扬;以人文立足,让学生在独立的思考中形成发现美、体悟美和欣赏美的智慧。这种认知,决定了教师在备课时的目标定位,也就是备课备什么的问题。
  语文教师的自我能力,首要的是综合素养,即教师丰富而深刻的心灵世界。从激扬生命的角度来理解教学,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精神世界的引路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润,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馳骋。例如,长期以来,人们把冯骥才的《珍珠鸟》这篇文章作为人和自然和谐一体的典范来教学,几乎所有语文教师都认同这一观点,或者教参这么说,语文教师也便这么教,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考试时不失分。但当我们将这篇文章放在特定的文化背景里,用“敬畏生命”的现代伦理去审视它,我们发现,这篇旧式花鸟虫鱼的小品文实际上呈现的是一种双重悲剧:鸟被囚反以为安全,人作恶反加以把玩。进而,我们发现了主体性自由与依附性安全的悖论——本文实际是研究中国作家自由缺失的下意识表现的最好案例。鸟儿依附于人的肩头,跟知识分子依附于权力者何异?这便是知识分子几千年来未曾突破的“屈原人格”。又如泰格特的《窗》,这不是一扇普通的“窗”,而是一扇折射人物心灵之“窗”。它通过两位病人面对窗外自然景色的态度来解剖人物的心灵。当我们穿透这间病房里两个人物的内心之后,就会发现作者要表达的独特内涵:这病房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病房,而是一个病态社会的缩影,作者是多么渴望窗外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美好的现实世界,可是病态的社会不仅使人身体不健康,更扭曲了人性,让人看不到希望,“一堵光秃秃的墙”是作者对病态社会的猛烈抨击。这也是文章的深刻性所在。当教师将一篇篇经典文章放在一定的文化背景里去解读的时候,就会有不同的发现。这种素养,决定了教师备课乃至教学时的价值取向,也就是为什么备、为什么教的问题。
  语文教师的自我能力,重要的是具备“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能力,即整合教学资源的能力。怀海特曾经指出:“教育的目标应是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这一句话包括三层含义:第一,试图把森林直接呈现给学生是不现实的;第二,教育只是一个由点到面的过程;第三,教育的关键是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如何内化为丰富多彩的、各具特色的智慧和精神。比如,古诗词教学的备课,首先应当做到把握物象特点,探秘诗情画意。古诗词中有解不开的“愁”结,“剪不断,理还乱”。古诗词中表现这种情怀有极其生动的形象和极强的感染力。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具备这一特点的经典之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首小令,却由11个物象组合而成。眼前的景色满目凄凉:藤是枯萎的藤,已经没有了生命;树是老树,冽冽西风中更见它的孤独和无助;“已是黄昏独自愁”,更哪堪乌鸦绕树觅栖宿——鸟也想回家,人怎能不想家?忽见一座小桥,桥下流水脉脉,人家房顶炊烟袅袅,可这不是我的家。我还骑在羸弱的马背上,漂泊在荒凉的古道上,面对如此萧瑟的景象怎么能不断肠呢?这是多重物象凝聚一种情怀的表现手法。其次,把握成像技巧,提高赏读水平。如白居易的《池鹤》,此诗借物抒怀,以池鹤自喻,描写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风格的与众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声音美。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宦海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这就是“对比经营法”。又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阕中的“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群山高原”都是实景,“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虚写,虚实结合构成了北国大雪之后的壮丽美景。这就是“虚实经营法”。而这首词的整个上阕,综合了空间、动静、色彩和虚实四种成像技法,特别壮阔、绚丽。懂得这些技法,对于把握诗词内容、提高鉴赏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能这样备课,就一定能“使学生通过树木而见到森林”,为学生更高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语文教师的自我能力,还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任何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总是和他的语言世界相连接、相吻合的,精神世界的开拓同时就是语言世界的延伸,语言世界的扩展也同时就是精神世界的充实。”语文教学的艺术,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语言的艺术,这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优美的教学语言,不仅能给学生以享受,而且可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启迪学生的智慧。诗人说,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人,不会成为真正的诗人。依此推理,一个只会冒烟而不会燃烧的语文教师,肯定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一个只有冒烟而没有燃烧的语文课堂教学,绝对不会有语文教学的高效益。何谓“冒烟”?何谓“燃烧”?比如,一位教师在备曾传华的《苦瓜》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赵忠祥主持的《人与自然》节目中有这样两句话:自然因为色彩而美丽,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如果说色彩是自然美丽的外表的话,那么生命就是世界精彩的本质,我们欣赏自然,观赏社会,不仅要看到他们的外表,更要看到他们的本质,然而,自然也会有“撒谎”的时候,人类也有受蒙蔽后的悔过,不是吗?精致优雅的教学语言,总能营造一种诗意的学习氛围,在不经意间传达着教师对生活、对世界的关注和热爱。这种情绪也会不着痕迹地传递给学生,改变着学生对生活的理解。这是备课时解决怎样表达的问题。
  武侠小说中常论剑道,将侠客剑术分三类。第一类,手中有剑,心中无剑。这类人,应该算是学剑之人,无任何剑术可言。第二类,手中有剑,心中也有剑。这类人,可算是一般的剑术高手。第三类,手中无剑,只有心中有剑。这类人,虽然手中无剑,但心之有所向,剑就有所指,用剑无痕,随势而行,属于真正的武林高手。如果将武侠中的剑道用于教学之道,把备课看作手中之剑,把教学看作心中之剑,可否作这样的类比:一个能精心备好每一节课的人,能根据教案去上课的人,并不一定是真正会上课的人;一个能够把教学之“剑”用得得心应手的人,并不一定需要把教案写得完完整整,井井有条。这充分说明,备课不仅仅是“术”,也是“道”的体现。当教师将备课之“术”融于教学之“道”时,就实现了备课的内外兼修,从而提高教学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中,不可全然淡化、忽视、弃置学生的“已知”,要尊重学生的阅读初体验,立足共识点、浅识点和共生原点,细致辨析和筛选其中的价值,恰当地解决学生的认知链问题,有效激发个体自身的价值智慧、理性智慧和实践智慧。  关键词:阅读 初体验 知 识 智  “学生已知的不讲,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这是教师熟知的原则。然而,我常常思考:对于学生所谓的“已知”,真的应该完全淡化、忽视、弃置吗?  建构主义
期刊
摘 要:以“氧化还原反应”高三复习课为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具体教学时,选择净水剂为复习素材,让学生在寻找更安全、更高效的净水剂的任务情境中逐步学会如何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物,从而能正确写出真实情境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由此生发感悟:化学教学应该以“一境复习法”贯穿始终,清晰逻辑主线;以“真实背景素材”为载体,强化学科表征能力;遵循在实证中辩证、在辩证中实证的螺旋设计,培养
期刊
摘 要:好的教学设计应该基于知识结构,一线串通、精中求简,让学生学得轻松。这正是教育数学的追求。基于教育数学理念的“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可以安排如下课时内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矩形和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和正方形;矩形和菱形;从正方形到平行四边形;梯形。基于教育数学理念的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整体性;重构性;重复性;现实性;发展性。  关键词:教育数学 知识结构 平
期刊
摘 要:教学设计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进行的系统规划,它对课堂教学具有定向作用。以《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一课为例,说明数学教学设计的四个基本点是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两个关键是设计“自然的”过程、设计“好的”问题,一个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设计 “四个理解” 过程 问题 数学思维能力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
期刊
摘 要:历史学术型教师,不仅是优秀的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习于研究、富有思想、开拓创新且饱含学科素养的教师。从“研究者”“思想者”和“创新者”的视域,探讨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学术型教师的思想内涵与学术特征:历史学术型教师是历史专业的研究者、历史教育的思想者、历史课程的创新者。  关键词:学科素养 学术型教师 内涵 特征  历史学术型教师,不仅是优秀的教书育人的教师,还是习于研究、富有思想、开拓创新且饱
期刊
摘 要:数学的基本特性决定着数学学习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的必要性。为此,以“每日一题”为载体,构建微型学程,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采用先自主探究后小组交流的实施方式。以“网格背景下求锐角三角函数值”问题为例,阐述微型学程构建的基本原则、基本板块和学习成果分享的意义。由此得出:“深度”生成的缘由有任务聚焦点,开放自主编,成果必展示;激活“深度”的启示有“一题一得”比“多题多得”更深刻,开放探究比封
期刊
摘 要:安德森等人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础上,从“知识”与“认知过程”两个维度将认知领域的目标进行重新分类,从而辨识目标的确切含义与精当指向。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题目表述恰好符合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特点,故基于认知目标分类学思想来研究语文高考试题,以期寻得命题规律,进而有根据、有指向地设计备考策略。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学 知识 认知过程 古代诗歌阅读  美国课程理论与教育研究专家安德森等人修订的《
期刊
摘 要:“BYOD”教学方式就是让学生自己带着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来到学校,并把这些设备(技术)用于学习。“BYOD”教学方式具有情境整合性、学习驱动性和生成多样性等特点。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9.4(2)做菱形》一课为例,说明“BYOD”教学的基本环节:通过课前任务驱动性学习,促进学习资源创生;通过课中多维交互性学习,促进知能结构建构;通过当堂检测及时反馈,促进补偿强化学习。  
期刊
摘 要:结合一份初中数学期中测试卷的考查内容(知识)、对象(学生)、手段(试题)和结果(成绩),指出其中存在的命制问题:难题过多,超出学生现有解题水平;考点重复,逼迫学生重复相同错误;编排混乱,造成学生思维跨度过大;容量偏大,给予学生解答时间不足。由此,给出试卷命制的建议:面向全体学生,紧扣现状命题,力求“考在当下”;梳理全部考点,编排匹配考题,指向“把脉学情”;摆正命题心态,有序呈现试题,确保“
期刊
摘 要:在认真研究盐城市近两年中考卷最后一大题最后一小问的解法特点与破题关键的基础上,选取“形散神聚”的主题来统领,并且设计“浅入深出”的环节来展开,开设中考二轮微专题复习课《无处不在的边角关系》。“微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立意有:深刻理解中考把关题的主要难点,精准提炼教学主题;从简单出发生长拓展又渐次呈现,谋篇布局教学环节;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递与渗透,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关键词:中考复习 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