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操作系统”教学中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和探索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Linux操作系统具有丰富的思政资源,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等信息类专业中拥有广泛的授课对象,Linux课程思政研究有利于理工类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教育。以Linux操作系统为课程载体,积极开发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优化教学设计,研究并探索信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在课程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Linux操作系统;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28-0050-02
   一、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我们要旗帜鲜明,在持续提升思政课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他课都要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高校要明确所有课程的育人要素和责任,推动每一位专业课老师制定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1]。相对于人文思政类课程来说,高校理工类课程教学更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如何在理工类课程中引入思政要素存在一定难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挖掘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加强和完善学科和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师德师风建设,从而落实思政育人的价值使命。
   二、Linux操作系统实施课程思政的意义
   “Linux操作系统”是电子信息、物联网、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包括Linux操作系统安装、软件包安装、文件系统操作命令、用户和用户组及权限管理、GCC编译器的使用、Shell编程、服务器配置与安全防护。学生在学习“Linux操作系统”课程后,可以掌握Linux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管理操作以及一些简单的Linux编程能力。
   Linux操作系统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云计算、金融IT服务、嵌入式设备操作系统、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计算机应用等诸多专业均开设有Linux操作系统课程。“Linux操作系统”课程蕴含国产化独立自主创新精神、开源分享互助精神、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防御计算机入侵与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责任等思政元素,可以在讲授过程中让学生理解Linux知识点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内涵:我国操作系统与CPU等IT产业基石独立自主创新的发展成果,工程师工匠精神,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关注国家网络安全等。
   高校针对大学生进行的是专业化教育,学生公共课程比重并不高,而思想政治类课程占比更低,专业课程教师通常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教书而无“育人”,忽视学生“德育”。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方位育人”。[2]高校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书育人,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校需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3]。
   三、Linux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目标
   本课程选择Ubuntu桌面版的Linux操作系统为蓝本,以系统字符界面操作、文件系统操作、用户与用户组管理、编辑器与GCC编译器、Shell编程、服务器维护与配置为专业知识主线,以“立德树人、专业育人”为课程思政主线,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思政目标包括:
   (一)专业素质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新工科”在工程教育中微改革理念和信息工程技术类人才培养要求,在讲授Linux操作系统理论与应用过程中,通过课堂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并通过精心设计实验,促进学生理解Linux操作系统技术原理,掌握Linux操作系统下编程技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主动学习能力,在课内完成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二)课程育人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格素养、端正的理想信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价值观,涵养学生家国情怀,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创新创业实践意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弘揚工匠精神。
   四、Linux操作系统课程思政融合点
   将思政元素融入Linux操作系统课程改革过程中,挖掘课程授课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契合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案和课程资源是关键。在教学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应注重爱国主义的宣传及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方面的正确导向,培养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工匠精神,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满足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信息工程人才的要求。
   (一)自主可控,大国崛起必经之路——学以致用,科技报国
   自2018年以来中美之间冲突不断,中国出口美国高端制造商品被大规模加征关税,华为被美国列入“实体名单”,这一系列事件表明我国IT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缺少核心技术,国产厂商市场占有率低,凸显出中国在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自主可控的紧迫性。    在“計算机概率”这一章中,可以通过介绍个人计算机体系结构,进一步介绍华为海思、中科龙芯、申威、天津飞腾、兆芯等国产CPU,北京中科红旗Linux、上海中标麒麟Linux、广州新支点等国产操作系统,东方通、金蝶中间件、中创等中间件基础软件,南大通用、武汉达梦、人大金仓、神舟通用等数据库软件,展示我国在IT基础设施发展成果,借此引导学生了解国内IT领域“卡脖子”技术,引发学生爱国热情,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勇于担当,争取能够为祖国IT发展关键技术贡献一分力量。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开源自由分享互助
   Richard Mathew Stallman在1984年发起了GNU项目,该项目的目的是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Unix操作系统,同时还草拟了有名的通用公共许可证(General Public License,GPL),GNU GPL使得程序开发者可以相互学习他人的程序编写技巧,自己编写的代码他人也可以提意见帮助改进,这极大地推动了开源自由软件的发展;芬兰人Torvarlds采用GNU项目提供的base工作环境软件以及GCC编译程序等自由软件,编写出Linux的初代版本,而后在全世界开源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发展成当前被广泛使用的各种Linux发行版本。
   在“Linux操作系统简介”这一章中,可以通过介绍Linux的发展背景、历程,给学生诠释自由开源精神的含义——自由开源分享互助,自由开源推动了软件发展。借此引导学生理解我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理念,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三)敬业守法、专注创新——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维护需求日益复杂,系统能否稳定安全运行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对信息技术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上由于Linux系统运维出现“删库跑路”严重影响企业运行的事件时有发生,例如:2018年9月,顺丰一位高级工程师在升级系统数据库时,不慎将RUSS数据库删除,导致了顺丰线上发车功能约10小时无法使用,负面影响严重。2020年2月23日晚,微盟公司员工贺某酒后因个人原因,在其住处通过电脑连接公司VPN、登录公司服务器后执行删除任务,将微盟服务器内数据全部删除,导致微盟商家系统瘫痪,300余万用户无法正常使用该公司SaaS产品,经8天14个小时抢修才恢复运营。
   在授课中可将以上案例作为反面教材进行解读,引导学生在Linux学习过程中养成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职业精神,涵养职业道德,最终成为技术全面、素质过硬、德才兼备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网络空间安全——构筑国家网络长城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6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时提出:“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4],Linux操作系统作为网络空间基础设施,在保障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辨是非善恶,端正自身价值观,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要教导学生增强保护个人的信息隐私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五、结语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是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为物联网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笔者对其课程思政作了教学内容设计探索性改革,在教授学生Linux开发与运维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内容结合时事要闻和现实案例,课程思政有效地融入课堂知识点,能够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成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2]吕晓娟,倪桂杰,梁东义.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农家参谋,2020(24):190.
   [3]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2):50-58.
   [4]陈力丹.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闻前哨,2018(2):59-60.
  ◎编辑 尹 军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of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Linux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LIN Yi-sen,XIE Ren-en,ZHU Chang-hong
   Abstract: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course ha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sources,and has a wide range of teaching objects in electronic information,computer and other information majors,which is conducive to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uses Linux operating system as the curriculum carrier,actively develop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the curriculum,optimizes teaching design,researches and explores the“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information majors,and guides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in the curriculum. The socialist cause trains qualified builders and reliable successors.
   Keywords:curriculum ideology;linux operating system;comprehensive education
其他文献
从《心迷宫》到《暴裂无声》,青年导演忻钰坤显现出稳定而出色的类型偏好和作者风格。他讲述的故事悬念环生、逻辑缜密,又留给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然而,忻钰坤并不满足于讲述一个悬疑故事,他对电影类型的探索始终扎根于中国的现实土壤,聚焦当下的社会问题,在看似冷静的剥离背后却不乏深情的底层关怀。
梅洛·庞蒂的身体现象学将身体的论述从社会经济实践延展到现象学、心理学、绘画等诸多学科,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全面深入地论述了身体的各个方面。VR影像艺术作为全面沉浸式的艺术形态,改变了以往艺术种类根植于实体空间的体验方式。体验者佩戴VR设备后,将与现实空间隔离,自此,其身体也进入到虚拟的全息空间之中,体验者的“身体图式”也将发生转变。尤其是在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与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技术飞
自从1932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诞生以来,电影节已经逐渐成为了推动电影艺术发展与交流?促进电影工作者之间的交往合作以及提升国家民族文化交流的平
期刊
[摘 要] 在对临夏州经济、人口、教育、支柱产业进行了解的基础上,探讨了西北地区临夏州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梳理了临夏州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成、现状及不足,并提出全方位融入“工匠精神”的改善对策,以期优化临夏州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和外延,提升临夏州职业院校的育人能力。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临夏州;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摘 要] 为了解决在职业发展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难于组织、形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以及考评不科学等问题,武昌工学院探索了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为导向,设计若干个实践项目承载实践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校情、学情组织实施与考核,有利于提升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 键 词] 职业发展规划;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探
2020年,作为建党百年献礼之作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热播,该剧在开播之初便获得了广泛关注,高品质的剧作质量让其迅速成为了年度电视剧现象之作,受众群体也随之逐步扩大,不少“95后”新青年表示“边查党史边追剧”。该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期内,一批以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和工农大众为代表
[摘 要] 在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做好与中学物理的有效衔接问题,是每位大学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学生在大学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影响了大學物理的教学质量。从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物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出发,分析了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的差异,提出了解决大学物理与中学物理衔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 大学物理; 中学物理;有效衔接 
2020年,全球影业陷入低迷。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得当,我国电影产业在下半年逐步恢复生机,全年票房超200亿元,成为全球第一大票仓。当前,抗疫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电影产业即面危局又逢变局,如何化危为机,不仅“活下来”还要“活得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  电影产业包括制片、发行、放映三大环节,制片是后两者的基础。离开优质的电影产品,就不会有健康的电影产业。我们需要创作出更多兼具艺术感染力和市场号召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发展逐步转为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迫在眉睫,高校也在不断扩招,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又受到公共卫生事件等多种因素叠加的影响,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就业方向较多转向公务员、教师等稳定性相对更高的职业。高职院校师范生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能成为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的可行之路,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是不容易的,主要在对高
力学作为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充满青春活力的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充分挖掘思政素材,依据学科特点有效实施课程思政势在必行.结合力学课程特点,对其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