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子两三岁的时候,特别爱涂鸦。我便提供纸和笔让他随意画着玩。
有一天,孩子爸爸郑重地对我说:“我发现一个问题,儿子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呀。你得帮他纠正一下。”我当时不屑地回答:“他只是拿着画笔随意涂着玩,又不是正经写字,长大自然就会握笔了,到时再教他也不晚。”
虽然孩子爸爸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也没再细究。只是此后,儿子再涂鸦时,他只要看到儿子错误的握笔姿势便纠正一下,看不见的时候,儿子依然用他顺手的错误的姿势握笔。有时我看到他的姿势不正确了也没当回事,不去纠正,顺其自然。
后来上了幼儿园,开始学习握笔写字的时候,问题出来了。那天晚接的时候,老师将我留下,说我儿子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帮他纠正着,也希望我在家的时候留心提醒他,这样才能争取尽快纠正过来。不然,他只是在幼兒园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回家又错回去了,等于白费力。
老师的话好像比孩子爸爸的话更具有圣旨的威力,我开始留心纠正儿子的握笔姿势。每次他把作业带回家做,或是画画的时候,我都在一旁监督着,提醒着:“握笔姿势不对,这样握……”小家伙倒是接受批评,立马改正。但是他改得快,忘得也快,一扭头,握笔姿势又错了。我只有守在一旁一遍遍地提醒。提醒的话语也越来越精短,从“注意握笔姿势”到“握笔姿势”再到“姿势”,我的耐心也被考验到了极点。有时,干脆就是对着他吼起来。儿子呢,也感觉很无辜,很委屈。他说也想改,可总是写着写着,握笔的手就不知不觉地转换了姿势。他觉得原来的姿势习惯了,舒服,一换正确的姿势就不会写了。
单是这个握笔姿势,纠正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我不曾想过,这一个无意间养成的小小的错误习惯,纠正的过程会如此之长。一直纠正了一个学期,也没完全改掉这个握笔姿势,当然情况比最初好多了,但是,他偶尔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又回到最初握笔时的姿势。这期间花了多少时间去提醒他改正啊!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当初就费点力气,从一开始就注意教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呢!还是像一张空白纸好涂写,一旦上面有了错别字,擦掉再改就更费时费力了。
由此,在对待孩子的成长上,我也长了一个大大的记性:纠正他一个坏习惯,远比当初帮他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对于孩子其他习惯的养成同样如此。
幼儿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良好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就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也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家长是习惯的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重要的便是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引导和养成,从小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是不容易被撼动的。自然,如果是坏的习惯,改起来费劲;而若是好的习惯,则受益终身。
有一天,孩子爸爸郑重地对我说:“我发现一个问题,儿子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呀。你得帮他纠正一下。”我当时不屑地回答:“他只是拿着画笔随意涂着玩,又不是正经写字,长大自然就会握笔了,到时再教他也不晚。”
虽然孩子爸爸表示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也没再细究。只是此后,儿子再涂鸦时,他只要看到儿子错误的握笔姿势便纠正一下,看不见的时候,儿子依然用他顺手的错误的姿势握笔。有时我看到他的姿势不正确了也没当回事,不去纠正,顺其自然。
后来上了幼儿园,开始学习握笔写字的时候,问题出来了。那天晚接的时候,老师将我留下,说我儿子的握笔姿势不正确,她在幼儿园的时候帮他纠正着,也希望我在家的时候留心提醒他,这样才能争取尽快纠正过来。不然,他只是在幼兒园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回家又错回去了,等于白费力。
老师的话好像比孩子爸爸的话更具有圣旨的威力,我开始留心纠正儿子的握笔姿势。每次他把作业带回家做,或是画画的时候,我都在一旁监督着,提醒着:“握笔姿势不对,这样握……”小家伙倒是接受批评,立马改正。但是他改得快,忘得也快,一扭头,握笔姿势又错了。我只有守在一旁一遍遍地提醒。提醒的话语也越来越精短,从“注意握笔姿势”到“握笔姿势”再到“姿势”,我的耐心也被考验到了极点。有时,干脆就是对着他吼起来。儿子呢,也感觉很无辜,很委屈。他说也想改,可总是写着写着,握笔的手就不知不觉地转换了姿势。他觉得原来的姿势习惯了,舒服,一换正确的姿势就不会写了。
单是这个握笔姿势,纠正起来就是一把辛酸泪!我不曾想过,这一个无意间养成的小小的错误习惯,纠正的过程会如此之长。一直纠正了一个学期,也没完全改掉这个握笔姿势,当然情况比最初好多了,但是,他偶尔还是会不知不觉地又回到最初握笔时的姿势。这期间花了多少时间去提醒他改正啊!早知道如此,还不如当初就费点力气,从一开始就注意教他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呢!还是像一张空白纸好涂写,一旦上面有了错别字,擦掉再改就更费时费力了。
由此,在对待孩子的成长上,我也长了一个大大的记性:纠正他一个坏习惯,远比当初帮他养成一个好习惯更难!这只是其中一个缩影,对于孩子其他习惯的养成同样如此。
幼儿时期,最重要的,不是对孩子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良好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就像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的:“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也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家长是习惯的教师。”由此可见,家庭教育,重要的便是家长对孩子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引导和养成,从小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是不容易被撼动的。自然,如果是坏的习惯,改起来费劲;而若是好的习惯,则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