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楼市职业维权人:真实诉求在于推销装修业务

来源 :现代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s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两年,在房价调控之下,不少房企为获取利润缩减成本,房子的品质也受到影响。业主不信任房企,甚至出现了“购房即维权”的现象。
  这催生了一群职业维权人,他们有房地产相关行业的从业背景,相比业主,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进入施工现场的便利。他们或者自己开公众号,或者混迹于各个新房业主群中,通过维权获取业主信任,但这背后,其实藏着一门赚钱生意。
  通过维权获取业主信任从而推销装修业务
  “我们小区业主群里,疑似来了一个‘职业房闹’。”黄小姐告诉记者。
  她买的×楼盘今年上半年交付。黄小姐说,这个疑似“职业房闹”“老Z”,很早就出现在业主群里。
  去年,业主发现楼盘质量存在诸多问题,但其中不少问题很难找到确凿证据。“后来有人发现房子的外墙保温材料防火等级不达标。因为有了这个证据,业主代表开始跟开发商谈判,开发商答应整改。当时,老Z出了力。”大家觉得老Z是业主,加上他在维权中体现出专业性,于是老Z在小区业主群里有了一批追随者。
  后来,开发商同意将外立面升级为铝板。“这时老Z在群里说,供应商由开发商找不放心,他这边有认识的铝板供应商可以推荐。”当时业主没有觉得老Z的做法有何不妥,毕竟大家对开发商信不过,既然在维权中出了力的老Z有熟识的供应商,可以更放心。
  不过后来又连续发生了两件事,让一些业主开始怀疑老Z的身份。
  第一件事,是洋房业主敲墙事件。黄小姐说,小区有一批洋房,有一面非承重墙设计很不合理,导致采光、格局、动线等都格外别扭。但因为×楼盘是精装修交付的,业主们都觉得最好由开发商统一敲墙。经业主代表和开发商协商后,开发商同意以每户3000元的价格帮业主敲墙。
  “那时候老Z又跳出来说,这个价格太贵了,他这边认识做敲墙业务的人,只要一半价格就可以搞定。”黄小姐说。
  因为价格便宜一半,有洋房业主选择了老Z推荐的人来敲墙。“但后来有业主反馈说,老Z推荐的人收费敲了墙,但后续的地板、墙纸、吊顶等想要恢复到跟屋内整体装修一致就做不到了,比如屋内精装同款地板找不到货,业主家里处于未完工的状态,就这么耽搁着,家具也没法搬进去,业主很烦心。而相比之下,开发商的价格是全包的。”
  第二件事,是房间窗户整改及包阳台事件。另一位业主小姚说,当初样板房里,窗户开启扇和不可开启部分的比例是8∶2,但实际交付时,这个比例变化比较大。业主代表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开发商以赔偿换窗的费用,统一给业主包阳台作为补偿。
  “但老Z不同意业主代表的方案,他提出的方案是开发商给业主赔钱,业主拿到这笔钱后,再招投标找外面的装修公司来给业主包阳台。”
  三番两次下来,黄小姐和小姚都觉得,这老Z怎么看着有点像是在推销装修业务?
  借親朋名义或者充当“李鬼”潜伏进业主群
  楼盘业主群里,对老Z身份产生怀疑的业主还有不少。先是有业主挖出来,经常在群里跟老Z一唱一和、互动很频繁的一个ID,其实是老Z的小号。后来又有业主挖出来,老Z之前还出现在隔壁楼盘的业主群里。
  通常购房者不会在相邻的两个楼盘里各买一套房,所以有业主质疑老Z是否真的是业主。“老Z当时在群里晒了购房合同,但是合同上面购房者的名字并不是他本人。老Z辩解说,这是他以亲戚的名义买的房子。”小姚说,现在很多业主认为,老Z更像是装修行业的人,借亲戚朋友名义潜伏进各大新楼盘的业主群里,寻找维权机会,趁势推销装修业务。
  职业维权人背后的“产业链”变了
  随着业主的维权意识越来越高,维权方式越来越专业,原先的“职业房闹”已经没有优势。如今的职业维权人背后的“产业链”变了——大多数是那些有工程、装修背景的人,潜伏进各大新楼盘业主群,找楼盘工程质量问题,伺机推销自己的业务。
  在杭州,甚至有人为此做了微信公众号,针对各大在建及进入交付期的楼盘,专门挑这些楼盘的刺,向开发商施加压力。因为高举高打,很快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而该自媒体背后的真实诉求,其实是向开发商推销装修业务。
  (摘自《钱江晚报》    本文作者:徐叔竞)
其他文献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一方面,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更加复杂,科学技术方面的封锁成为一种更加具有确定性的策略。另一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抗疫成为高校的工作重心。2020年也是“双一流”建设第一个周期的收官之年,全社会对这项教育领域的“千亿工程”建设效果如何充满关切。在这个特殊时刻,很多人都在对“双一流”政策进行再审视。  首先,“双一流”政策最为核心的关切是顶尖科学技术和顶尖人才培养。当前
期刊
2018年8月2日,苹果成为史上首家市值达到1万亿美元的公司。这个数字的确大到超乎想象,1后面跟着12个0。苹果的单股价格在当天中午之前达到207.05美元,其中大部分涨幅发生在蒂姆·库克任内——自他执掌苹果以来,苹果的股价翻了3倍,苹果公司也因此呈现出一派蓬勃景象。  苹果的成功从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库克甚至是整个苹果而言,iPhone几乎是史上最成功的产品,因此想在手机业务上再寻突破绝非易事。但
期刊
20世纪60年代末,硅谷的IT公司巨头们在开会时发现,9成以上的人都曾在仙童公司工作过。仙童公司成就半导体产业的做法并非靠自身发明了多少产品,创造了多大的市场,而是靠不断地分离出子公司和孙公司,让半导体公司在旧金山湾区遍地开花。截止到2017年,从仙童公司直接和间接分离出去的大中型公司多达近百家,它们包括英特尔、AMD等知名公司。另外,今天苹果公司第三位创始人、公司第一任董事长马库拉也来自于仙童公
期刊
一个人比别人活得焦虑,一定是比别人活得更在意。在意得多了,超出来的部分,就成了心灵的重荷。  心底阔大的人,可以活得优哉游哉。因为从来不想事,所以心头始终不多事。同样是活在这个世界上,你心头千事万事,而别人不余一事,这差不多就是命运的区别了。  这句话的另一种表达是:所谓命好的人,其实是那些能扔掉更多的人。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焦虑的人,是既有远虑更有近忧。原本是为了跳脱,到头来却是更深的
期刊
“读书”对现代人尤其年轻人的意义,正是我想说的。  在我看来,阅读,不仅是一项生活内容,还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人的知识构成、价值判断、审美习惯,多来自于阅读。我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生人,我的青春期没有互联网,我是在读书中长大的,它帮我完成了和历史上那些优秀人生的交往,有了书,你就不孤独,即有了全世界的旅行,即可领略全人类的精神地理和心灵风光。  在这个电子媒介时代,我尤其推崇纸质阅读。抚摸一本好书,
期刊
每当我走进一家书店——任何一家书店,我出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书店——总是满怀暗喜。按理我不该如此:我在书店度过了大半生,当过书店店员,也做过出版社的销售代表;即便在我退出这个行业后,仍然是个不可救药的书店常客,每周至少要去书店5次。难道我还不厌倦吗?可是,在如此恬谧的早晨,书店的陈列整整齐齐,书架清洁并充满希冀。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家商店——当书店开门迎客,世界的其他部分也随之而来,当天的气候,当天的
期刊
“出租微信加我,长期有效”“高价收微信,不想卖的可以租,一天180元”……近期,朋友圈、微信群里出现类似“广告”。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人贪图小利,把微信号租给别人,这些微信号大多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诈骗、洗钱等犯罪活动。  为贪小利付出沉重代价  2019年10月,河南新乡某技校学生李某、毕某发现了一条“生财之道”:把微信号出租给他人,每天只需同步登录一下微信电脑版,就有80元的报酬。发现有利可图
期刊
没到泰国之前,我并不知道大城的存在,这个名字太过于大路货,它到底有着怎样的景色?  在胜利纪念碑坐中巴出发,出了曼谷后就是一路田园风光,低厚的云层飘荡在旷野之上,景色辽远而广阔。一个半小时后,抵达大城。下车后看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女孩踉踉跄跄从自行车上下来,也没等她停稳就问询起来,她友好地指指前方,于是我们顺利地租到自行车,开始了大城的骑行。  按照车行店主给我们的简易地图,踏着阳光的碎影和一路黄花,
期刊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移动设备已经成为支持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利用移动设备更好地辅助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对于移动学习是否真正能够促进学习绩效,学界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基于2011-2017年国际英文期刊92项移动学习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表明:利用移动学习确实能够显著提升学习者的认知类学习绩效,总效应量高達0.85;不同类型的移动设备和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移
期刊
我是一个经常要寄信、跟邮局关系十分“密切”的人。在没有出国之前,我以为全世界的邮局、邮箱都跟中国一样,是绿色的。  到了美国,寄信到中国,找不到绿色的邮箱,我才注意到,美国的邮箱是蓝灰色的。  于是,我开始注意各国邮箱的颜色。每到一个国家,看见邮箱,我就顺手拍一张照片。我发现,选用红色或者黄色作为“邮政专用色”的国家颇多,可能是因为这两种颜色十分醒目。  比如,意大利、澳大利亚、加拿大的邮箱是红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