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批评》的“开炮”与新批评的召唤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elphi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文学批评、文艺批评屡受质疑、诟病,那些披着含情脉脉的“人情”面纱的虚伪赞美词,那些在资本掌控的“车间”的流水线上整合出来的“广告批评”,无不让人憎恨,可又深感无能为力。幸而,让人振奋的是,在上海,新诞生不久的《文学报·新批评》专刊逆势而行,开始频频“开炮”,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首当其冲,即便是本地的作协主席也没有享受被批评的“豁免权”。在一片貌似繁荣和谐的赞美大合唱中,《新批评》的这些杂音显得势单力薄,却因为靶标精准、切中时弊而掷地有声,在批评界、文化界引起不小的反响。有人为之捏把汗,也有人誉之为对中国文坛的一种“拯救”,是开拓性的创举。
  在《新批评》创刊半年之际,本刊记者特别采访了作为主要策划人之一的《文学报》总编陈歆耕以及多位资深评论家,从《新批评》谈至目前的批评生态。事实上,《新批评》的出现是对文艺批评顽疾的对症下药,《新批评》的发展是批评发展的检验石和助推器,而对《新批评》的赞誉与推动也是对新批评的召唤与期待。
  《新批评》的“开炮”
  “一部伟大的小说,是能以朴素的富有诗意的方式,写出人性的美好和庄严的小说。然而,莫言似乎缺乏这样的能力……通过明显过于简单的方式,他把人物写成了一群举止异常的怪物。”
  “其(贾平凹的《古炉》)历史观和人生观充满着怪力乱神的因果论和奴性思想,审美观上则是一如既往地继承了此前小说中粗鄙的病态特征,叙事上鸡零狗碎,杂乱无章,令人难以卒读。”
  “王安忆需要的,是在完善并正确运用已有写作技法的前提下,问一问自己,究竟有没有一部自己心中的小说?有没有听到过自己心灵的呼唤?有没有一种心中小说已积聚到了想要喷涌的感觉?”
   “将‘画分九品说’比较于古代画品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充斥范曾的画品观念的,不是对传统国画精神的追溯和发扬,而是他急于在绘画史和当代画坛争名逐利的‘画王排名’冲动。”
  ……
  这些都是源自《文学报·新批评》专刊的声音,在长期以来批评家与作家之间一片甜蜜的“暧昧”中,不禁让人耳目一新,为之一振。《文学报·新批评》创刊于2011年6月,隔周一期,8个版面。诞生初,有人就怀疑会否是“虚晃一枪”,然而《新批评》却是“动真格”了,“炮声阵阵”。半年来,以文学批评为主战场,炮口直对莫言、贾平凹、王安忆、刘震云、毕飞宇等著名作家,郭敬明、安妮宝贝等畅销书作者,毫不回避文学批评缺乏盛气、散文年选质量堪忧等尖锐话题。同时《新批评》也涉及影视、美术等艺术批评,对不好惹的“范曾大师”、对新《水浒》《宫》等影视剧、对影视创作的“啃老”等文化现象进行了犀利的批评。
  一个正常的批评状态,应该既有赞扬声又有批评声,为何《新批评》编辑部策划或选登的文章都是“好话全不讲”,只揪住“问题”开火呢?《文学报》总编陈歆耕告诉笔者:“《新批评》起步的时候定位就很明确,就是批评性的姿态。现在就整个文坛,整个批评界来说,几乎大部分媒体都在说好话,可是大量被吹得天花乱坠的作品,几乎无人问津,而在市场热销的作品,却得不到有专业水准的引导。文艺批评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诚信危机。为了使文艺批评树立它应有的独立品格,我们觉得‘矫枉必须过正’,通俗的讲,大家不敢‘骂’,我们从‘骂’开始;大家都不敢得罪人,我们从‘得罪人’开始,当然‘骂’的质量要好一点。”何谓《新批评》的“新”?陈歆耕如此阐述道:“所谓的‘新’是针对当下批评界令人堪忧的现状而言的。以往报刊也登批评性文章,但作为全是以批评性为主的批评专刊来说,目前全国独此一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批评史上可能也是先例。”
  《新批评》创刊之际就鲜明地提出了文艺批评的“三倡导、三反对”原则,即:“倡导真实、真诚,又自由、锐利的诚意批评,反对谩骂式的人身攻击;倡导‘靶标’精准、精到的及物批评,反对不及物的泛泛而论;倡导轻松、幽默、透彻的个性批评,反对故作高深、艰涩难读的‘学院体’。” 这些“倡导”正对文艺批评顽疾,引起不小的反响。
  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评论家梁鸿鹰感慨道:“这些年来,大众对文学批评有不少意见,其中比较突出的一点是,现在的批评大多只说好话,敢于指名道姓、针对具体作品的批评十分稀少。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报》率先推出《新批评》专刊,确实在社会上产生了非常好的影响,值得肯定。”
  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何建明说道,“我觉得这样的批评一定要有。《文学报》这种对文学负责的态度,哪怕是有一点点进步,我们都要充分肯定。”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评论家何向阳盛赞《文学报》能拿出8个版面来做《新批评》很不容易。“《新批评》倡导一种真诚的、善意的、锐利的文学批评,这个定位是非常好的。批评和创作是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有了评论强有力的支撑,整个文学才能飞得更高,走得更稳当。《文学报》此次做了一个开拓性的创举。”
  “《新批评》开了一个窗口,激活了作家本位和文学现场。在目前的中国,这种做法是逆势而进。”《文学自由谈》副主编黄桂元如此评价道,他还将《新批评》比喻为:对中国文坛的一种“拯救”,必将被以后的文学史所记载。
  《新批评》的新“纪律”
  在批评圈,《新批评》一次次的“开炮”广受好评,然而这些“炮弹”在作家圈内激起的却是各异的表情。“中弹者”中,理解和宽容者有之,表示只要是有关文本的分析,说好说坏都能接受;漠然无视者有之,对于郭敬明、安妮宝贝等不在体制内生存发展的作家,批评之声反倒可能增加他们的“码洋”;当然跳脚者、暴怒者也有之,甚至怀疑有人在背后整他。
  前不久,《文学报》内部明确了一条尚未成文的“纪律”:凡拟在本报刊登的批评文章,编辑部人员不得在文章刊出前,将选题透露给被批评者本人。否则视情况将给予扣发奖金等不同程度的惩处。为何要作出如此规定?陈歆耕一脸无奈地表示,前一段时间,有位大学教授给《文学报·新批评》荐来一篇由在读文学博士写的批评某作家作品的文章。在文章拟发排前,被批评者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获知信息,一个电话打到某大学教授那儿,责问:“听说《文学报·新批评》准备刊登批评我的文章,文章是你推荐的?”这位大学教授非常尴尬恼火,打电话责问陈歆耕是谁将信息泄露出去的,并要求将文章撤下来。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各类报刊中并非罕见,《新批评》“纪律”的颁布也是为使文章在刊发前尽可能少受干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李建军在《新批评》上对新获“茅奖”的莫言的《蛙》“开炮”时就指出:“获奖与其说是终结,毋宁说是开端——它不应该被当做对一部作品的‘盖棺论定’,而应该被当做它接受社会检验的‘剪彩仪式’。换言之,它在接受鲜花和掌声的同时,还必须承担这样一个义务,那就是,接受更加挑剔的阅读和更加严格的批评。”
  有效的批评有助于创作的提升,然而不少作家为何会惧怕批评,建立“个人批评”的防线,甚至采取非正常手段干扰文学批评的进行呢?陈歆耕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中国作家长期习惯了听好话、听吹捧的话,无论这种吹捧是何等肉麻,乃至无耻,他们也照单接受,但就是听不得逆耳之言。这种状况的形成,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长期被评论家的不实吹捧‘宠’坏了;另一方面有些作家创作成就被评论高估,而因此从体制内获得种种好处,害怕因批评而失去光环、利益受损。”遗憾的是,作家们在此方面的不断“需求”得到了批评家的热切响应。“这些年来,文学批评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即,批评不再是真正的批评,它已成为一种资格。我们可能需要成为著名的学者、专家、批评家后,才拥有某种资格。然后,我们用这个资格去参加各种研讨会,肯定各种作品。有评论家谈到,我们容易抽象否定,微观肯定。为什么?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透支或者个人利用了一整套的文学评价体系,将之作为某种人情私下送给了某个个人。”北大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忧心忡忡地说道。然而,批评家们的“附从”换来的并非是尊重。有一次,邵燕君读到某作家的一个访谈,这位作家说自己有个困惑,无论他写什么,批评家都会说好。还有一位作家表示,作家对自己作品的好或不好,心中自有一个判断。如果他写了一个他觉得不怎么好的作品,而评论家却一味表扬他,他心里便会看不起评论家。这样的例子给邵燕君很大的刺激,“这等于说批评家没有尊严了。”
  长期以来,众多批评家写惯了“文艺表扬”,《新批评》的热情邀约是否遇到冷对的尴尬?对此问题,陈歆耕坦言:“目前有相当多的老一代的功成名就的批评家已经不太写这类批评了,这也有可以理解的一面,他们在文坛跟作家也都非常熟悉,有的是非常好的朋友,要他们来写批评性文章,确实有很大的障碍,我也不太寄希望这些评论家。现在会写批评性文章的批评家屈指可数,因此要把《新批评》持续性做下去的话,比较急迫的问题是,培育新的力量,我们刊登的文章中也有不少作者是知名高校的文学博士,还有一些非学院派的文学爱好者。他们以前名不见经传,但我们只要觉得文章好,就照发。”
   “现在作家和批评家走得是太近了。”某知名作家感叹道,他表示自己在参加研讨会这方面是很节制的,保持一定的距离是好的。当笔者询问他对于批评文章包括批评他本人的文章的看法时,他略加思索后回答道:“我想把话反过来说,批评家也没有必要在意作家回应什么,去印证什么。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支’的事情。作为一个写作的人,首先要做的是有一个认真敬业的态度,认真不认真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结果是非常巨大的。当然,我们不能仅仅把批评看成说好话或坏话,这样很没意思。小说家最想要的是找到知音,好话和坏话都是次要的,如果批评家和作家能够产生共振,作家都是愉快的。”这里需要提一笔的是,当此作家接受采访之后,很快又反悔“发言”了,似乎顾虑重重,让人稍感遗憾,也深感批评生态的复杂。
  人情幌子背后的拜金主义与自我缺失
  在各种为文艺批评建言的座谈上,不少批评家抱怨“人情社会”带来的阻碍,不过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肖鹰认为,用“人情社会”来为批评家阿谀逢迎的批评做借口,是非常无聊的,甚至是非常可耻的,实际上是拜金主义污染了纯粹的乡情、友情。“现在是国际化的都市,流动性非常厉害,楼上楼下的邻居几乎不说话,小月月事件也体现了社会的冷酷。在这样的社会中,所谓讲人情本质上讲的还是金钱,利益。”作为一个向春晚、向赵本山、向范曾等“开炮”的犀利评论家,肖鹰向笔者坦言,除了受到亲友告诫提醒不要得罪人等有形压力外,更多是无形的压力,“最大的压力是缺少自由发表评论的空间,常常严重被打压,很难在纸媒上发表,即便在博客上也会被‘做工作’。其中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批评对象背后往往有很大的后台或势力。”前几天,肖鹰在自己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博文,指出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并非在国内媒体上看到的“观众一致好评”,在美国众多评论家的笔下,《金》片不仅没有得到一句好评,而且被指出了三大严重局限。博文发布当晚新浪推荐,然而第二天早上很快被撤掉了,不符合常规,不禁让人联想影片背后的势力。
  事实上,在美国,评论家的声音能左右影片的票房,而且评论家跟作家、艺术家是保持一定距离的,一起喝咖啡可能会成一则丑闻,对批评家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在肖鹰看来,现在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困难在于,不以标准和原则为批评的起点,“在西方社会,如果你真的想靠批评吃饭,对每句话都要负责任,如果你胡吹乱捧,可能就没有刊物肯登你文章。可是在中国,批评家不负责任地吹捧,没有任何代价,照样可以做一个大批评家,可以呼风唤雨,而且会有更好的市场,因为恰恰你肯胡说八道,有更多的人来跟你做生意。中国作协名单里不就出了几个贪官作家么?像被某著名批评家捧为‘知行合一’的‘新儒生’的冯伟林,其涉嫌抄袭的作品居然获得多项重要文学奖!在国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的话,评委至少要向读者作一个公开道歉,但是在国内没有人为此负责任,也没有人提出需要他们负责任。”
  邵燕君也深有同感,“其实最本质的原因是学术内部的原则性的丧失,没有一个很好的价值体系和监督机制。如果说好说坏都无所谓,何不卖个人情,这也是一个很自然的心理。”
  此外,在肖鹰看来,拜金主义对文艺批评界的严重渗透和腐蚀,带来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作家和批评家自我的缺失。“现在很多作家为什么抵制批评,甚至打压批评,因为其骨子里丧失了文学理想,文学理念。他们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不能对他们做手术,甚至不能吃药,这怎么可能走上健康之路?同样的,中国的批评家群体现在为何这么堕落呢?也是缺乏自我意识,无耻地去吹捧一部烂作品,却没有精神上的负担,因为他没有把自我的独立价值看成是批评家的生命的基点,而更看重自我之外的东西,譬如金钱。
  李建军告诫批评家要有羞耻感,“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并不复杂,只需有一定经验的积累和一个比较的视野。但现在有的学者和批评家,没有最起码的事实感,随意云山雾罩地扯,再烂的作品都敢往天上吹,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
  事实上,当批评家有了自我,有了羞耻感、责任感,充满了对文学的热爱时,精彩到位的批评并非那么困难。现年52岁的唐小林是《新批评》撰稿者中的活跃分子,文笔犀利老道,其实他的学历只有高中,全是靠下班后的业余时间写作,“这是个爱好,我不在乎文章发不发表,就是觉得写起来心情比较舒畅。”唐小林笑着说道,因为热爱,在深圳打工的他把大量积蓄用于买书自学,并热切关注着文坛动态,譬如为了研究贾平凹,二十多年来一直追踪,不管是散文、诗歌、小说,还是关于贾平凹的评传,只要能买到的全部买来阅读。为了买到贾平凹的老师评论他的书,唐小林在网上找了好几年,最后终于在辽宁的一个书商那里以高价购得。大量的阅读研究和坚持自我的判断使得“业余批评家” 唐小林的文章在专家们雷同的“文艺表扬”中凸显出来,引起不小的反响。在访谈时,唐小林有些激动地表达了对《新批评》的感谢,“虽然我年龄不小,但是写作上还是一个新人。以往从来没有编辑跟我说,我的文章哪些地方写得不好,或者怎么去修改。而陈歆耕总编在很忙的情况下,还给我打了好多次电话,对于我的写作给予指导,包括一次我的文章举证不当,害《新批评》也要公开道歉,但是编辑并不计较,很快又用了我的其他稿子,我很感激他们。”
  文学批评的失效,伤害的不只是文学
  邵燕君对于《古炉》的批评文章是《新批评》的“第一炮”。在受访时,邵燕君告诉笔者,她关注贾平凹的写作,不仅仅是对他的创作脉络、作品的关注,她更关心的是在当代文学的整个创作脉络之中,《古炉》包含了什么重要的问题。邵燕君说,“对作家而言,批评家应该是一个知音、诤友。对于读者而言,批评家的批评应该是一个有信誉的专家意见。”
  “为何多年来没有多少作品被普通大众关注、认可,文学正在远离我们普通的读者,除了虚假的炒作外,批评要负责任。”肖鹰严厉地指出,“当批评成为空洞的包装,变成厚厚的虚假的美妙的但是没有真实性的外壳,本应是桥梁的批评实际上把作品与读者隔离了。优秀的作品,需要批评家发掘作品的价值、内涵,并为普通读者带来更为积极的引导,使得他们的阅读更加有效,同时提升大众读者的视野、判断力。其实,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读者是非常需要推荐和指导的。批评家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与判断,这是对读者负责。”可惜的是,目前不少批评家并非对读者负责而是对作者“负责”,一阵吹捧形成了“洛阳纸贵”,当读者们争相购买阅读后,或误以为此就是文学的高峰,或发现如同嚼蜡顿失兴趣。
  “其实像贾平凹和莫言这些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作家,我批判得比较多。为什么?因为他们身上凸显的问题最严重。他们的学养比较差,经验也比较贫乏,在文学观念和批判精神方面不如60后、70后,却把60后、70后作家遮蔽了。这种情形导致了整个时代文学趣味的败坏。真正的好作品不为人知,不入流的作品却屡屡获奖,上排行榜,上销售总榜,胡吹乱捧的批评文章连篇累牍。难以卒读的《秦腔》受到了包括获奖在内的种种鼓励,这使得作者的胆子更大,写得更粗枝大叶,然后才有了同样难读和糟糕的《古炉》。它完全不顾及普通读者的感受,没有基本的结构,没有基本的典型概括,没有用心的推敲和打磨,然而,这却毫不影响出版社和市场的炒作。这就带来了文学意义上的巨大腐败。它败坏的是文学生态和我们的文化环境。”李建军有些激动地说道。
  如果说创作是对人的命运、灵魂的追问和呈现,关乎民族和人类的基本价值,那么批评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其水准的高低,也关乎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反思、文化发展的能力。“批评并不是伤害,而是帮助,批评不是简单说好话,实际上是提供一种创造的可能,这是批评的价值所在。有效的批评最后有利的不仅是文学、艺术,而是整个社会的文化,包括端正健康心态的发展。批评是对人性的自我挑战,我们从一个理想化的、合理化的理念出发来进行判断,这是批评的根本含义。之前我也曾撰文提到,真正的创新必须要有一种批评的尺度、理念。”肖鹰说道,他认为,在批评严重商业化、娱乐化中,急需有针对性的、严肃认真的、为社会文化负责任的新批评,他希望《新批评》这块难得的阵地,要保持他的独立性、纯粹性,凡是值得批评的东西,不要在意批评背后的复杂关系,因为批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文学,为了文化。“我觉得犯错误并不是《新批评》面临的危险,事实性的错误我们可以道歉,可以更正,问题在于要坚守我们的批评理念,如果还有‘新批评’这面旗帜,就要把这旗帜真正地举起来。如果《新批评》能坚守下去,相信它有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
  要坚守下去,当然离不开批评的环境与自由度,用这个问题问陈歆耕,他说:“我觉得类似《新批评》这样的空间和自由度是有的,我们现在没有碰到来自环境的阻力,比如批评王安忆《天香》的文章很尖锐,但我们并没有感到来自王安忆本人、上海作协的任何压力。其实,《新批评》产生的影响力超出我们预期,没想到反应那么强烈,读者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主管部门也表扬了我们。事实上,我们常常是自己把自己束缚住了,在环境允许的情况下也不愿意去突破。”
其他文献
期刊
<正> 我国的广播事业发韧于本世纪20年代。20年代末,30年代初,民营广播电台的大量出现,带来了我国广播广告业的第一个相对繁荣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使中国的广播广告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综观解放初期我国大陆的广播广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私营电台的广告。一、人民广播电台的广告: 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一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广播电台全部由国家经营。1950年全国广播电台共有65座,发
1.绝缘在线检测技术研究的开展 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设备状况紧密相关,而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备的绝缘性能,根据我国对大型电力变压器事故的分析结果,其
该文论述了按MPEG-1标准压缩的数据的软件解码方法,以及使用DirectDraw来提高图象显示速度的技术,并实现了位流的读取及变长码和宏块的解码。
近年来,数据压缩作为实际图象传输和存储应用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受到日益重视。该文在分析研究视频数据压缩应用中不同运动矢量搜索算法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对穷举搜索、三步式搜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