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被众多企业所应用,但是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麻烦,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为此我们就要关注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通过多种手段维护个人隐私信息,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治,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隐私信息;信息安全保护
1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
1.1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网络用户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拥有者,也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传播者,还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窃取者,无论网络用户是哪种身份,其和个人隐私信息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有些网络用户没有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能很好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例如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浏览不正规网站,下载不正规软件,将病毒携带到了电子设备当中,从而泄露了个人隐私信息。有些网络用户不了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中传播了他人的隐私信息。还有些用户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非法窃取、售卖他人隐私信息,让他人隐私暴露在网络之中,不仅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还让他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2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不重视
互联网企业是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合法收集者和保管者,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互联网企业都不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没有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而许多企业制定的制度都不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无法适应多变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企业无法监督员工的工作过程,这就给部分员工提供了违法犯罪的机会。第二个方面是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只注重员工的学历,因此招收到的员工无法满足信息保护工作的需要。另外,企业开展的培训过少,而且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1.3政府制定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不合理
法律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主要工具,但是政府制定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时效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只注重解决当下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没有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性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途径的多样性,无法长期发挥保护作用。第二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实效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没有考虑到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实际情况,致使法律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不能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使用价值不高。第三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适用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不了解网络用户的实际情况,法律的针对性不足,不适用于实际的隐私泄露问题。
2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
2.1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
网络用户要增强个人隐私保護意识,发挥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作用。网络用户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关注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网络用户在是使用手机,电脑时要注意网络的安全性,要浏览正规网站,下载正规软件,避免病毒或黑客截取个人隐私信息,同时在电子设备上还要安装防护软件,例如腾讯管家、360管家等,构建防御机制,抵挡网络中的潜藏的各种危险,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第二个方面是自觉保护他人隐私信息。网络用户要了解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危害性,不做他人隐私信息的传播者,主动举报网络上的非法传播行为,提升网络的安全性。第三个方面是提升思想素养。网络用户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认识到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抵制个人隐私信息窃取、转卖行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安全。
2.2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
互联网企业要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提升网络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经济利益,进而加强企业网络防御建设。企业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企业要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不良行为,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同时监督员工的工作过程,让员工主动承担起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工作任务,从而加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方面是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员工作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一线工作者,其自身素质和技术影响着信息保护的效果。企业在招收员工时,要择优挑选,将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吸纳到企业之中,提升内部团队的整体实力。另外,企业还要开展培训,通过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等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让员工能应付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
2.3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
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发挥出法律的作用,减少个人隐私信息问题的出现。政府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制定高时效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时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重点研究网络环境的变化性和个人隐私泄露途径的多样性,提升法律的时效性,让法律能够适应多变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制定高实效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之前要先了解实际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情况,要和网络用户和互联网企业积极沟通,从而提升法律的实效性,提高法律的使用价值。第三个方面是制定高适用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时要主动了解网络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网络规范守则,提出针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条款,并积极听取网络用户的建议和意见,以此提升法律的适用性。
3 结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数据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信息数据处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用户要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互联网企业要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促进安全网络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洁.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J]. 图书情报研究,2016,9(02):32-37.
[2]张铭茁. 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初探[J]. 法制与社会,2018(18):152-153.
[3]周姗姗,徐坤.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权保护[J]. 现代情报,2015,35(11):43-48.
关键词:大数据;个人隐私信息;信息安全保护
1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
1.1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强
网络用户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拥有者,也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传播者,还可能是个人隐私信息的窃取者,无论网络用户是哪种身份,其和个人隐私信息都有着割不断的联系。有些网络用户没有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不能很好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例如利用手机或者电脑浏览不正规网站,下载不正规软件,将病毒携带到了电子设备当中,从而泄露了个人隐私信息。有些网络用户不了解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中传播了他人的隐私信息。还有些用户为了获得个人利益而非法窃取、售卖他人隐私信息,让他人隐私暴露在网络之中,不仅影响了他人的正常生活,还让他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1.2互联网企业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不重视
互联网企业是用户个人隐私信息的合法收集者和保管者,在实际的生活中,许多互联网企业都不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安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企业没有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工具,而许多企业制定的制度都不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无法适应多变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同时企业无法监督员工的工作过程,这就给部分员工提供了违法犯罪的机会。第二个方面是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只注重员工的学历,因此招收到的员工无法满足信息保护工作的需要。另外,企业开展的培训过少,而且培训的内容较为单一,不能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1.3政府制定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不合理
法律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主要工具,但是政府制定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时效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只注重解决当下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没有考虑到网络环境的变化性和个人隐私信息泄露途径的多样性,无法长期发挥保护作用。第二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实效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没有考虑到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实际情况,致使法律无法发挥实质性作用,不能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使用价值不高。第三个方面是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的适用性不足。政府在制定法律时不了解网络用户的实际情况,法律的针对性不足,不适用于实际的隐私泄露问题。
2 大数据背景下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
2.1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
网络用户要增强个人隐私保護意识,发挥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作用。网络用户要做好三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关注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网络用户在是使用手机,电脑时要注意网络的安全性,要浏览正规网站,下载正规软件,避免病毒或黑客截取个人隐私信息,同时在电子设备上还要安装防护软件,例如腾讯管家、360管家等,构建防御机制,抵挡网络中的潜藏的各种危险,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第二个方面是自觉保护他人隐私信息。网络用户要了解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的危害性,不做他人隐私信息的传播者,主动举报网络上的非法传播行为,提升网络的安全性。第三个方面是提升思想素养。网络用户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建设,认识到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重要性,抵制个人隐私信息窃取、转卖行为,保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安全。
2.2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
互联网企业要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提升网络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提高经济利益,进而加强企业网络防御建设。企业要做好两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制定全面的管理制度。企业要通过管理制度来约束员工不良行为,端正员工工作态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同时监督员工的工作过程,让员工主动承担起保护用户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的工作任务,从而加强企业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第二个方面是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员工作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的一线工作者,其自身素质和技术影响着信息保护的效果。企业在招收员工时,要择优挑选,将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吸纳到企业之中,提升内部团队的整体实力。另外,企业还要开展培训,通过技术培训、职业培训等来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让员工能应付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
2.3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
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发挥出法律的作用,减少个人隐私信息问题的出现。政府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制定高时效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时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重点研究网络环境的变化性和个人隐私泄露途径的多样性,提升法律的时效性,让法律能够适应多变的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第二个方面是制定高实效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之前要先了解实际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情况,要和网络用户和互联网企业积极沟通,从而提升法律的实效性,提高法律的使用价值。第三个方面是制定高适用性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政府在制定法律时要主动了解网络用户的使用习惯和网络规范守则,提出针对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的法律条款,并积极听取网络用户的建议和意见,以此提升法律的适用性。
3 结语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数据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信息数据处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人类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背景下,网络用户要增强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意识,互联网企业要重视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政府要制定合理的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法律,这样才能有效的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促进安全网络环境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于洁.大数据环境下情报分析对个人信息安全的影响[J]. 图书情报研究,2016,9(02):32-37.
[2]张铭茁. 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隐私保护初探[J]. 法制与社会,2018(18):152-153.
[3]周姗姗,徐坤. 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服务中的用户隐私权保护[J]. 现代情报,2015,35(11):4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