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必要性探究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jiao610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春季,导学案教学模式开始在我镇点上开始实施,经过四年的摸索,教学成果、学生素质都明显提升,也总结了实践经验。目前,这个模式正在我镇全面铺开,我们认为导学案的推行是很有必要的。
  一、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流派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人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学案导学教学模式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迎合了当前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自学和探究能力是有着积极作用的。
  2.两千年前的孔子倡导的“循循善诱”可以认为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最早理论根源
  诱即引导,循循善诱出自《论语·子罕》,表示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学案导学教学中的导即开导、启迪之意,导学不是传统教学意义上的辅导教学,这里的导学是以学案为依托、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对学生进行的导思、导读、导练的过程。
  3.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
  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这是导学案课堂模式的基本构架,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不教”。
  4.近年,国内一些学校也推出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纵观這些教学模式都是学习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在教学中的体现
  主要代表是: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东庐中学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模式。
  5.尝试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
  学生有原有的知识结构,又有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思维属性,所以学生能尝试。同时,学生的尝试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尝试,尝试的任务又是完成教材中的一定教学目标,而教材又是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和方法编排的,所以学生具备成功的条件。在尝试成功的条件下,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成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设置的自学导航、合作探究、达标检测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尝试的机会。
  二、实施的必要性
  1.导学案是响应新课标的有效教学模式
  它是在新课程改革和省“五严”规定的背景下,针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提出的,是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载体。
  2.导学案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导学案导学,自始至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拿到导学案后,记忆开始了主动学习,这时导学案是学生很好的指导教师,通过导学案学生可以明确了解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的重点,并自觉地进入预习状态,80%的学生能解决80%的基础知识,并重新发现和确认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自觉地做好了课前准备。课上,学生在教师的动态点拨和导学案的书面指导下,或自学或互学,或自我钻研,或小组讨论,或研讨或探究。学生始终自觉地参与在群体中,融入到学习的每一个环节。这里没有教师陈述式的讲解,完全成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3.导学案真正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能忽略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学生的学习将成为盲目的、无序的、无目的、无方法、无目标的学习。导学案导学,从研制导学案开始,教师就已进入了指导角色,因为从学习目标的确立,学习方法的设计,学习内容、学习环节的设计,无一不是教师个体和群体的智慧体现,课堂上教师随时把握和调节学生学习的环节和节奏,并根据教学环境不断的变化随时给与帮助和点拨,利用启发机智促进知识的生成和能力的提升。教师既不是目中无人的讲解者,又不是冷眼袖手的旁观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真正的启发者、点拨者和诱导者。
  4.导学案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导学案导学再也不是教师一人讲大家听,齐步走随大流,更不是大屏幕上幻灯片过眼云烟式的展示,而是真正的异步学习异步指导。学生手头有导学案,每个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和学习速度,教师则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状况或集体点拨或个别指导,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身上,并根据他们的不同特征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独立钻研,或请教老师,请教同学,按需索取,自由的完成学习任务。导学案虽然明确了学习要求和具体的方法指导,但它绝不是一个僵化的教条,而是一个动态的学习线路图,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地、自由地设计和实施自己的学习策略,教师则可以根據教学情况因人、因事随机做好指导。
  5.导学案真正给了学生展现自我的平台
  不论是预习还是课堂学习中,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问,小组分享积极踊跃,学习成果展示时严密解说,学生成了表演者,解说家,个个告别了自卑,充满了自信,乐在其中,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最好的提升。分组学习,培养了协作精神;小组比赛,促使其积极进取,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没有歧视,人人平等;没有男女生界限,没有优劣之分,学生在“扶、帮、带”中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导学案的好处一定不止这些,它是一种让师生都会越来越喜欢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标下很值得推广和实施的模式。
其他文献
自2005年以来,我县先后通过实施“普九”“普实”和 “双高普九”“教育强县”工程,使全县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校舍美观程度和安全实用程度不断增强,学校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突出行业特点,彰显个性特色,教育教学资源的现代化、信息化程度不断得到提高,城乡学校的办学硬件和现代化优质教育资源的差距不断缩小,并将逐步拉近。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作为教育发展的主体、第一位的教育资源—教师,其结构状况在农村学
期刊
自2014年起,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增城一中”)逐步确立了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20+20”高效课堂模式、“1”创业特色课程、科技体育、积极教育为四驱动的工作重点,打造广州市最具特色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先后成功申报了第二批(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广州市特色学校、廣州市科技特色项目学校、广东省(第二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目前正在申报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
期刊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必须自己主动学习。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
期刊
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社区,社区是社会环境中与幼儿园关系最密切的一部分,与社区的紧密结合其实是我们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教师要充分的挖掘社区资源,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使社区真正成为我们教育的大课堂。  在这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们大班开展了系列的社区活动:如宝墨园秋游写生、高明盈香生态园亲子野炊、英德实践行、韶关体验行、重阳村居慰问特困老人、探访福利院、走进消防体验
期刊
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的指导息息相关的,好的引导,能让复杂的问题变为简单化,学生也更能轻松地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挖掘课本中的素材,抓准知识的“突破口”,让学生大胆对问题进行猜想,学生将要学的知识进行揣测,在推测过程中进行创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创造思维,那么如何创设“突破口”呢?  一、創设问题的情境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思维思维自主创造  巴尔扎特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
期刊
一、园本教研的特点  (一)园本教研具有园本性  园本教研的宗旨是为了幼儿园的更好发展,它所依托的是幼儿园自身的资源与优势,所解决的是幼儿园自身所面临的问题,园本教研必定立足在本园。  (二)园本教研具有人本性  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园本教研更应追求幼儿、教师、家长的发展与和谐统一,它是落实“纲要”以人为本理念的极好途径,  (三)园本教研具有辐射性  园本教研的园本性、人本性、辐射性大大促
期刊
一、现象透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考卷中占40分,仅次于作文,是语文考卷中的“二哥”。阅读解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成绩,比较近四年广州市语文中考阅读题的得分情况:(表格一)  表格(一)的数据说明:近几年的阅读题平均分低下,2014年虽有所上升,但得分仍很不理想。提高学生阅读解题能力迫在眉睫,其实,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也会经常指导学生解决阅读题的方法,特别是九年级,每天的阅读
期刊
Ⅰ.Discussion  1.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China Family Education.  1.1The definition of Family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in the home by their parents or other older people, the younger generation,
期刊
一、认真排查,确定薄弱  以年段为单位,经过对全校三十四个班级所有的“后进生”进行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各有其薄弱之处。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特点:一是思想品德不到位;二是学习成绩低下;三是两者兼之即所谓“双差生”四是身心素质不佳。  二、分析原因,找出病根  初中生正是由儿童过度到青年的少年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对新事物及为感兴趣,且正好进入叛逆期,如没引导好很容易就成了后进生。经过分析,发现导致
期刊
本研究旨在结合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体育耐久跑教学中容易出现事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高中体育教师能更安全的在实践中进行耐久跑教学,促进学生体能和耐力的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一、易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一)教師缺乏对特殊体质学生的了解  在体育授课中,教师不单要了解学生的生理特征,同时也要详细了解心理特征,还一定要详细知晓学生们以往的疾病状况,尤其是那些有特殊体质的学生,这样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