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版刻本的解读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必定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而基于原版刻本的校注,才能准确真实地还原历史风貌。
  广西之美,在山,在水,更在于歌。山歌之美,好比春江之水。广西的壮、汉、瑶、苗、侗等世居民族皆能歌善歌,古已成风。《〈粤风续九·瑶歌〉译注》的面世,不但为读者阐释了300多年前广西瑶族民歌音韵之美,更让久庋密室的我国第一部多民族情歌集——《粤风续九》重见天日。《〈粤风续九·瑶歌〉译注》出版后,广西的民间歌谣研究有了新突破,让隐匿了两个多世纪的奇书《粤风续九》得以更完整明晰的方式再度浮现于世人面前。
  明清时期,岭南一带的壮、汉、瑶民歌在刘三姐歌谣的推动下渐趋靠拢,逐渐形成以越文化为底蕴、以稻作文化为核心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歌之风——粤风。清初,广西浔州府推官吴淇及当时的一些文人被粤风民歌所吸引,将民歌精心收集整理编撰成书,吴淇担任主编。吴淇对粤风民歌的评价颇高,认为其有楚风之遗韵,甚至将粤风民歌与屈原的《九章》《九歌》相提并论:“种种各臻其妙,遣词构思迥出寻常词人意表,完全可以续《九歌》《九章》,故名之《粤风续九》。”收集内容主要包括汉歌、瑶歌、俍歌、壮歌、杂歌,文人所赋《百粤蛮风诗》和《题粤风四种诗》110首,还有《歌仙刘三妹传》以及若干篇论述性序文等,成书于康熙二年(1663)。这些民歌原汁原味地反映当时广西汉、瑶、壮等民族的爱情观、人生观,且辑者评点论述精彩。在问世之初,《粤风续九》就被文人墨客视为文学珍品,辗转传抄。如清代诗坛泰斗王士祯在他的读书笔记《池北偶谈》中就摘录有《粤风续九》中的歌谣并称赞“颇有乐府清商、子夜、读曲之遗”。名士陆次云的《峒溪纤志志馀》、屈大均的《广东新语》等也都有所涉及。它是一部研究岭南一带汉、瑶、壮等民族历史文化、婚姻习俗的重要文献古籍。
  100多年后,四川才子李调元得到朋友相赠的《粤风续九》,亦为其中的民歌所深深吸引,惊叹“其词粤而古……深山穷谷之中,抱瑾握瑜之余波犹在也……可以补三百篇(注:指《诗经》)之余也。”并将书中歌谣重新编辑整理后,更名为《粤风》,刊入自刻的《函海》丛书中。不知何故,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粤风续九》就销声匿迹了。20世纪20年代,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兴起歌谣学和民俗学,《粤风》成为众多学者追逐研究的对象,顾颉刚、胡怀琛、钟敬文、容肇祖、乐嗣炳等都介绍评价或整理翻译过《粤风》。1936年,商务印书馆的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将《粤风》收入其中,更进一步扩大了《粤风》的影响。之后整个20世纪,学者对粤风民歌的研究,甚至到了2010年由壮学专家梁庭望所著的《〈粤风·壮歌〉译注》(广西民族出版社),均以李调元的《粤风》为蓝本展开。囿于无法见到原著《粤风续九》,人们将众多的溢美之词给予李调元,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粤风》即为李调元个人劳动成果,其中诸多观点有失偏颇,忽略了吴淇主编的《粤风续九》应有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000年,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收历代典籍219种,多为罕见珍本。其中第七十九册收录了杭州图书馆馆藏的《粤风续九》清康熙二年(1663)刻本的影印本,使得这部多民族情歌集再度浮出水面。《粤风续九》最近几年再度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在校勘、文本比较、作者考证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粤风续九·瑶歌〉译注》即是目前这个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作者以吴淇的《粤风续九》为参照底本,同时结合李调元的《粤风》版本,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既有对全书的整体把握,又突出研究的重点,侧重对其中瑶歌部分的全面剖析,在研究的方法上、深度上和材料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这也是瑶族古籍整理中少见的汉文古籍版本整理。
  为了还原《粤风续九》应有的价值地位,作者详细介绍了《粤风续九》是一部怎样的书,重点突出《粤风》与《粤风续九》的比较研究。作者从收录篇目、内容结构、编排顺序等方面,对《粤风续九》与《粤风》进行了一番比对,并就《粤风》与《粤风续九》的关系问题做了客观判断。《粤风续九》分《粤风》《瑶歌》《俍歌》《僮歌》《杂歌》5卷,共收录民间歌谣121首。而《粤风》只有《粤歌》《瑶歌》《俍歌》《僮歌》4卷,收录歌谣111首,删减了民歌5首,师童歌5首。《粤风续九》正文前有吴淇写的总序、《百粤蛮风诗》(90首)、《题粤风四种诗》(20首)、《歌仙刘三妹传》《始造歌者刘三妹遗迹》,每一分卷都有辑者写的分序,书末有《题五溪峒女诗并序跋〈粤风续九〉后》《自跋〈粤风续九〉后》等,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是精华之所在,而《粤风》统统删去不录。此外,《粤风续九》中的粤风民歌几乎每一首都有简短的点评,而《粤风》只保留了3处。还有瑶歌、俍歌、壮歌部分,《粤风》只保留原著的词解和大意,评点统统略去。《粤风续九》每卷都注明原辑者、校者、评者,《粤风》只保留原辑者,其余删去。因此,《粤风续九》的篇幅要远远大于《粤风》,全书27000多字,而《粤风》只有7000字左右。可见《粤风》是在保持原著核心内容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删减、书名重命名而形成的。故作者在书中观点鲜明地指出:尽管李调元在保存和推动粤风民歌的发展方面作出了贡献,但“确实有掠人之美的嫌疑”。
  《〈粤风续九·瑶歌〉译注》侧重于瑶歌的解读。《粤风续九》中共收录瑶歌21首,均为汉文记瑶音的形式,保持了瑶族民歌的原貌。过去学者在研究《粤风》时对瑶歌的解读虽有所涉及,但因他们都非瑶族人,对瑶族的语言及风俗文化没有透彻的了解,多存在断句错误、释义不明或不准确等问题,就连《粤风续九》瑶歌卷的原辑者赵龙文给出的一些原文注解本身就存有疑惑。在关于瑶歌研究的总论中,作者从语言学、文学、民俗学、民族学等角度出发,就所辑瑶歌的产地、支系所属、音韵、文字、艺术特色与格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尽的阐释。盘美花是土生土长的瑶族人,从事多年的瑶族语言及文化研究工作,在撰稿前进行了充分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因此她对《粤风续九》中瑶歌系属的判断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阐明观点所运用的材料丰富新颖,翔实可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作者对每首歌先给出题解,后列出原文、原注,然后进行校注与翻译。内容包括订正原著的错误,补充新的词解,并以田野调查为依据,说明每一首歌在瑶族现实生活中保存的状况,最后以原文、国际音标注音、拼音瑶文、直译、意译五对照方式展现每首歌的内容、读音与结构。直译讲求准确、简洁、直白、明了,意译则凸显意境和韵律。这种对照注译的形式既遵循一般的古籍整理规范,又有自己的创新之处,整理方法科学,体例设计合理,利于释读,对于不懂瑶语的普通读者来说也能进行赏析研究。特别是作者所进行的实地考察和田野调查法的成功运用,值得研究《粤风续九》其他部分歌谣的学者借鉴与参考。这是迄今为止,无论是吴淇版本的《粤风续九》或是李调元版本的《粤风》中的瑶歌首次被完整地翻译注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这本书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作者在附录部分全文收录了《粤风续九》,并进行了两项有意义的工作:一是给原文加上标点;二是对原文进行校勘,就原文存在字迹模糊的地方,或疑似错误的文字,通过对照其他版本,予以订正,为后人做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必定会衍生出不同的版本,而基于原版刻本的校注,才能准确真实地还原历史风貌。吴淇的《粤风续九》被束之高阁两个多世纪,面世之后因学术隔阂尚未能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藉由《〈粤风续九·瑶歌〉译注》的出版,期待这些古老的歌谣能由后来者续写传唱的华章。
其他文献
出版有生命力的书、有价值的书、长寿的书——精品书,而非跟风书、快餐书、铜臭书、市场奴隶书——速朽书,是品牌经营最起码的要求。因为,品牌经营的目的,无非是创造有生命力的“文化价值”,这种价值的积累和传承,甚至超越了人和时代。  “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让人不由想到书业一句老话:“书比人长寿”。而戏剧界也有同工之语:“戏比天大”。说的是一个态度,一
期刊
正如“一万小时定理”所指出的那样,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一万小时”是必须付出的代价。因此,初学者应当调整心态,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长期性,而不是一味追求“终南捷径”,否则只能误己。  [作者简介]贾艳丽,白城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英语学习大国,每年有上亿人参加各种各样的英语考试。但是,没有多少中国人的英语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很多人耗费了十几年,仍然无法流利地用英语来交流,原因
期刊
编辑至少要经常拷问自己三个问题:我责编的图书在内容上有什么独特之处能满足读者?在形式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能打动读者?在营销上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吸引读者?  专业的编辑、优秀的编辑经常有一种自虐式的职业拷问——读者凭什么要买我责编的图书?凭什么?  是的,现在是买方市场,书店里、网站上各种图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相近、相似的图书多如牛毛,而且图书替代品众多,可供读者选择的东西太多太多,读者凭什么要买我责编
期刊
以体育精神文化劳动成果为内容,通过一定的平台或者载体进行传播的文化活动,我们称之为体育出版。体育出版在我国图书出版行业所占比重甚微,体育出版领域范围较小,但却独具特色。如何修炼体育出版的“内功”与“外功”,我们尝试进行多位面研究。  体育出版业曾为我国图书出版市场的繁荣、推动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传播体育精神文化作出贡献。但是,通过与其他出版领域的横向比较,与发达国家体育出版业的比较,我们可以清
期刊
互联网已然成为当今的先进生产力,如何强化互联网思维,增强借力发展意识,发扬攻坚破难精神,真正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弯道超车”,达到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最佳效果呢?  美国未来学大师约翰·斯比特的超级畅销书《大趋势》全球销量超过1400万册,书中关于未来的预测目前来看没有一条是错误的,它的核心观点其实就是一句话:美国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或美国正在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渡。无论他的预测是否准确,不可
期刊
“小布老虎丛书”能够铸就品牌并持续发挥品牌力量,与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经营方式有着密切关系。  据统计,全国581家出版社中有523家在出版少儿读物。近五年来,少儿出版实现持续增长,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在激烈的童书市场竞争中,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小布老虎丛书”凭借优良的品质成为业界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在少儿读者的书架上站稳了脚跟。“小布老虎丛书”能够铸就品牌并持续发挥品牌力量,与其独特的编辑理念和经
期刊
[摘要] 文章以2013年版的《体育与健康》为例,针对教材内容、文化内容、心理发展以及编写水平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教材的编写及出版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材;编写原则;出版问题;建议  [作者简介]杨尚千,沈阳体育学院。  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体育教材的编写原则和其他相关事项,对推进高校体育教材出版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以当前
期刊
[摘要]微信已经成为继网站、微博之后的又一新媒体传播平台。报纸媒体借力微信可以拓展信息传播渠道,将微信平台作为服务转型的突破口,培育黏性用户群落。本文以河北省纸媒微信平台的编辑实践探索为例,管窥我国报纸媒体借力微信平台实现突破的新媒体转型之路。  [关键词]纸媒;微信平台;编辑  [作者单位]张艳,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杜友君,上海体育学院。  [基金项目] 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
期刊
农业图书虽然属于科技图书,但其特点又决定了它不同于一般科技图书。一方面,农业图书的出版过程与投入(包括选、组、审、编等各个环节)与其他科技图书类似,而且在发行方面要求更高(需要深入基层一线和更广泛的销售网点);另一方面,农业图书的读者特点又决定了它的定价水平一般相对低廉,因而其经营风险相对更大。  一直以来,化学工业出版社在与化工有关的农药、化肥等部分涉农专业图书出版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但整个大
期刊
欧·亨利用诙谐、风趣的笔调描写了当时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生活,但同时描绘了在这种生活中也还是不会磨灭的爱。  《麦琪的礼物》是美国著名文学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描写一对小夫妻在圣诞节的前一天相互赠送圣诞节礼物,然而阴差阳错,两个人本来都十分珍惜的宝贵礼物在对方那里却变成了无用的东西,然而通过这件事,他们却得到了更加珍贵的爱。小说的主旨就是让人们学会尊重别人的爱,也要学着如何去爱人。通过《麦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