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视域下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体系建设

来源 :农村经济与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时期,社会矛盾的转变对国土资源开发和利用提出了全新要求,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为了进一步优化开发利用格局,建立健全开发、利用、节约、保护的新机制.国土空间规划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面临着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系统发展的全新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与自然资源部门职能的调整对国土空间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实施全域覆盖、全过程覆盖、高质量推进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能够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国土空间规划框架,在全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应该明确全新使命,把握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鲜明特征,进而提出适应生态中国发展要求的综合体系,解决当前依然存在的客观问题与现实挑战.
其他文献
农业农村现代化背景下,工商资本下乡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途径之一.通过对江西省石镇三个村下乡企业的调查发现,下乡企业的程序合法到实质合法需要持续不断的关系嵌入,土地个体性和集体性的相互冲突又制约着企业的空间嵌入,关系和空间两者的张力使得下乡资本在文化意义上脱嵌;其中,租棚农户完成了技术嵌入的生产社会化,构成农业生产知识结构中的反思性力量;大棚雇工则在习得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中调整原有的生活,重新建构对家庭生活的认知.
沱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和污染较严重的流域之一,对长江流域水环境有重要影响.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背后是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已然失衡的利益格局.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其自身的利益诉求和多重利益目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与博弈,从而影响水污染治理的效率与效益.界定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厘清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各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关系,研判和调整利益格局,是构建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协调机制的必要基础.
以赣县河埠村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5级:极度敏感、高度敏感、中度敏感、轻度敏感和不敏感;在地域分异规律上,敏感性程度大致由西向东逐渐增强;划定的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东侧坡度较陡的丘陵地带,以林地、草地为主;划定村庄建设用地允许开发边界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3.23%,分布在村庄东南部和东北部平坦的区域以及东部两条山间沟谷地带.
当前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耕地非粮化现象,准确提取耕地非粮化信息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西省鹊岗村等村落为例,采用实地勘测和卫星遥感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实地调研回收的240份问卷及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获得了研究区的居民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现象的分布特征、产生原因及管理对策。研究发现,不同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程度稍有差异,同
八都岕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城以西,下辖五个行政村(小浦、方一、方岩、潘礼南、大岕口),户籍人口11670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3万余株原生态古银杏散落分布,其中百年以上3600多株、千年以上5株,拥有“十里古银杏长廊”,享有“世界古银杏之乡”“中国最美银杏文化小镇”等美誉.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景区体系,美丽生态没能充分带来美丽经济,机制动能不足约束了生态优势转化、影响了群众增收致富.2019年,八都岕积极探索共同富裕发展新路径,五村抱团联合成立小浦镇八都岕经济联合
期刊
可达性和公共性是步行空间网络在传统聚落空间中的两个重要基本特征.本文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以步行为主导的湖南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寨市古镇公共空间进行网络抽象建模和量化分析,结合统计学分析方法,得出寨市古镇公共空间存在集聚发展的公共核并整体呈现“核心-层级”结构,公共空间层次丰富.本研究为寨市古镇公共空间的空间更新及其文旅融合传承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指标.
水利工程建设一般投资和土建规模较大,施工中极易产生大量的弃渣.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弃渣场设置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从水利工程弃渣场设置规范、布设原则以及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弃渣场的建造规程,以期为水利工程弃渣场布局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摘 要]好玩与否,是中文语境下游客对旅游体验最普遍与最生活性的评价,但一直以来却鲜有对旅游好玩的理论解构研究。该文借助建构扎根理论,以关于好玩的网络游记为基础文本数据,发掘旅游过程中影响好玩体验的过程性因素,并据此构建游客好玩评价的过程模型。研究发现,旅游好玩评价是建立在大众旅游基础上,以“快意”为主导的综合性与终极性旅程体验结果表达,是游客经历了难忘的快意旅程,并由此产生依恋性情感后,最终对
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农户作为气候变化直接感知者与决策者,研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及其影响要素对农户应对气候变化及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粤北山区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其影响要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结果表明,影响粤北农户气候感知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分为:平均年收入、年龄、受教育阶段、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从事农业劳动人数、农业补贴、获取气候信息的途径数、作物耕种面积以及看天气预报的频率.
随着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完善,村庄规划作为乡村地区详细规划的定位也得以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专项规划,其主要内容应纳入村庄规划中。在研究村庄规划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融合的必要性。从村庄规划范围与整治区域、指标体系、国土空间、项目类型及政策五个方面提出了二者融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