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萎缩呈束周分布的青少年肌炎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2008h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出现束周萎缩的青少年肌炎患者的临床及肌肉病理特点。

方法

对21例肌肉活检病理以束周萎缩为病理特征的青少年肌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改变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临床表现:21例中11例确诊为青少年皮肌炎(典型皮疹),9例为可能的青少年皮肌炎(不典型皮疹),1例为混合结缔组织病。21例中19例有肌肉无力表现。9例肌酸激酶正常,4例轻度升高(3倍以下),8例明显升高(3倍以上),其中11例确诊的皮肌炎患者中10例肌酶正常或轻微升高。6例患者合并肺间质病变,11例抗核抗体阳性。2例合并EB病毒感染,1例巨细胞病毒感染。肌肉病理:21例均可见束周萎缩,其中4例束周萎缩形态学不典型,但相应束周肌纤维还原型辅酶、乳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染色异常;12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9例显示膜补体攻击复合物染色阳性。比较分析发现肌酸激酶升高程度与肌纤维坏死相关,与束周萎缩无明显相关;膜补体攻击复合物沉积的标本中束周萎缩、局灶损伤及线粒体异常的病理改变更突出。

结论

肌肉萎缩呈束周分布现象主要见于典型或不典型皮肌炎,可能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和小血管异常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术前行介入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手术风险、围手术期转归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配对研究的方法,比较术前介入治疗组与未行介入治疗的配对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转归特点及应对措施。共纳入手术患者105例(其中82例患者采用肝区域选择性适时血流阻断的方法行复杂肿瘤的肝切除),按1∶2配对,介入治疗组患者35例,配对对照组患者70例。结果介入治疗组患者术前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为(119.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引导下乳腺肿瘤穿刺定位及活检的临床适应证,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MRI引导下穿刺定位或活检的乳腺微小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MRI引导下穿刺定位或活检的情况及病理和随访结果。结果30例患者的微小病变全部准确穿刺成功,其中病理诊断为浸润性癌6例(20.0%),导管内癌9例(30.0%),良性病变15例(50.0%)。22例患者经超声和钼靶等影像学检查未能发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数学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反向思维等能力考查逐漸深化,要求愈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学科教学十分重要的一种思想,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地将数形结合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为“数形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小学阶段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