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yk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依据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记承天寺夜游》
  二、设计思想
  《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因“鸟台读案”被贬滴黄州任有职无权的闲官团练副使时写的一篇短文。这篇短文,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学习本文时,应引导学生走近苏轼,了解苏轼;走进课文,与苏轼同游承天寺。并引导学生欣赏作者笔下如诗如画的月色。抓住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与苏轼谈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能背诵并翻译此文,且能理解下列重点字词:念、寝、欣然、空明、遂、盖、但、耳。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教师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并运用适度补充课外知识的方法提高学生兴趣,让学生充分采用自主式学习,分组讨论式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苏轼。虽然他命运多舛,但依旧处之泰然,對困难一笑置之;一个变磨难为动力,让自己在华夏文坛中熠熠生辉的一代才子的形象!让学生深深体味到: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四、教学重点
  理解并背诵此文,提高学生欣赏水平。
  五、教学难点
  克服时代的局限,走进作者心灵,体味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安排好学生预习。
  (2)准备好备课教案。
  (3)收集苏轼生平、诗词方面资料。
  (4)准备好针对此文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
  (1)预习好此文,对不认识的生字早查阅好。(2)搜集一些苏东坡的诗词。(3)搜集一些古人写月的诗句。
  七、教学过程:(1课时)
  1.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月亮?(八月十五)为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畅所欲言),那么平时你喜欢在心情好时还是心情不好时赏月呢?(学生各抒己见),其实,当我们有心事时,把心交给月亮,与月亮对话,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情趣。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苏轼去欣赏他笔下的月色美景,体味他赏月的特殊心境。(利用多媒体出示课题)
  2.朗读感知
  ⑴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⑵学生个性朗读。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选1-2位同学,朗读后由同学点评,老师补充)。⑶全班齐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走近苏轼,了解苏轼
  本文作者宋代大诗人苏轼,我们在七年级上学期曾诵读过他的一首词,叫《浣溪沙》。哪位同学还能背诵?(指名背诵这首词)
  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命运不佳。他因“乌台法案”被贬到黄州,其心情可想而知, 但他善于自我解脱,与友人张怀民一起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显得澄澈透明,如诗如画。诗人陶醉于迷人的月色中,随缘自适,自我排遣,自豪地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
  〖多媒体镜头1〗承天寺图片资料
  4.走进课文,与苏轼同游承天寺
  ⑴疏通文意:(合作探究:分四人一小组讨论)。要求:①看注释,查工具书,正音正字,翻译全文。②不懂的字、词、句勾画出来,小组内共同讨论解决,小组内不能解决的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讨论后,由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解答,老师点拨)
  ⑵考考你:
  〖多媒体镜头2〗
  ①理解下列带点词的含义。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乐者( ) 遂至承天寺( ) 亦未寝( )
  积水空明( ) 盖竹柏影也(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
  ②翻译下列句子意思: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由学生解答后,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正确答案)
  ③由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④全班齐读课文,加深理解。
  5.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苏轼谈心
  ⑴与作者一同赏月:作者为什么夜游承天寺?又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呢?请大家围绕大屏幕上的问题自由讨论。
  〖多媒体镜头3〗
  ①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夜游承天寺?②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③讨论,如果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学生自由讨论2分钟后,师生互动,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后明确:A.因为月色很美,于是到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同赏月。B.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积水空明:比喻庭院中月光的透明,给人一种静谧之感;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真可谓精妙。给人一种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两个比喻描绘出一个皎洁、空灵、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C.以水喻月,本来并不显得新颖;新奇的是作者不用普通的明喻,而以隐喻先声夺人,造成一种庭院积水的错觉,进而写清澈的水中交错着藻荇,把隐喻又推进了一层,使人感到水月莫辨。正当读者恍惚迷惘加以体味时,作者却轻轻点出:“盖如柏影也。”于是恍然大悟。D.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⑵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作者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如诗如画的月色下,其心境如何呢,请围绕大屏幕上的问题思考。
  〖多媒体镜头4〗
  ①“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下,其心境如何?找出文中最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中的诗句加以评析。   ②作者遭受冤屈被贬都如此洒脱、安闲,可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探究,老师点拨)
  A.作者漫步在这如诗如画的月色下,心中有被贬谪的悲凉,有赏月的欣喜,有漫步的悠闲,有对人生的感慨。最能体现他心境的是“闲”字。
  B.人生仕途不顺,难免心中不快,但却表现得非常洒脱、安闲。闲中生愁,对愁又能以超然的态度对待,这就是苏东坡。一个乐观、旷达的苏轼。
  (利用多媒体逐一出示探究结果)
  〖多媒体镜头5〗
  贬謫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体现了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C.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心境。
  ⑶与苏轼面对面谈心。
  同学们,本文篇幅很短,但却表达了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作者一生多才多艺,但却因不附权贵,一生仕途坎坷,此文写于宋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已经四年了,与初贬到黄州的张怀民有较密切的往来,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此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在被贬期间,作者全身心投入到写作之中,写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①这期间,作者写了哪些优美诗词?最好能找出其中的几句你喜欢的句子。
  (学生开始翻阅课前准备的资料)
  A.《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B.《调仙歌》: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
  C.《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D.《临皋闲题》: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②假如苏轼就在你面前。你最想和他说什么?……
  ③开展背诵竞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本课总结
  通过学习此文,我们了解了一个真实的苏轼:他命运多舛,却依旧处之泰然,对困难一笑置之;一个变磨难为动力,让自己在华夏文坛中熠熠生辉的一代才子的形象!苦难,对强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7.作业
  课外继续收集有关描写“月”的古诗文。
  八、教学反思
  “寄情于月”的诗文常见,学生对此文的欣赏一般停留在“语言美”的层面上,我们在教学中则要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当时的境遇:在贬居中寂寞寡欢,即使是多年的老朋友,也不敢跟他通信来往。天上的月亮并无势利之心,而人间却多势利之徒。这是作者的悲愤,这悲愤笼罩着贬谪生活的浓重阴影。此文显示的是诗人在漫步中领略月光的美好,在漫步中思索人生的哲理,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鄙弃人世的喧扰,在清寂中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纯洁的境界,这份人生的豁达,则是同学们应该学习和体会的。
  (作者单位:542803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鹅塘二中)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群,信息技术一直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状态之中;作为一门与时俱进的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也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毋庸置疑,信息技术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向前发展的。相比于一些传统学科,信息技术教育的历史很短,在教学上积累下来的可借鉴的东西不多;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的教学理论与实践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总结和升华的领域,需要我们广大的一线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发挥集体作用、集中
期刊
【摘要】当今,合作意识的培养与训练已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更有必要提高“小组合作意识”的有效性,这就需要教会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合作的意识,学会用倾听、讨论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继而用数学语言解决一系列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数学 合作意识  当前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不仅使学生相互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
期刊
【摘要】知识经济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使我们进入了多元化社会。作为主要的信息处理工具——信息技术正日益变得重要。而目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出现了种种不合理现状,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更滞后了素质教育的正常进行。通过对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种种现状的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善现在的信息技术现状,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促进学生的全
期刊
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世界。越来越多的现代信息技术不仅涌入到科学领域、文化领域,而更多地渗入到了教育教学领域,并逐渐进入到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课堂教学引入到全新的境界,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目前有些教师过多过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宗旨,使学生在课堂上走马观花,导致课堂教学流于形式,更谈不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了
期刊
【摘要】用教师的形象魅力、人格魅力、知识魅力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是使学生爱学、乐学不倦的根本途径;只有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觉地成为教学主体,把教师的要求转变为自己的需求时,教学工作才会有真正的效果,恰当的教学评价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 教学质量 策略  本人在14年初中生物教学中,一直探索生物教学理论与实践方法。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根据
期刊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公认的从事语文教学的根本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在语文教学中,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教给必要的朗读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能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习惯呢?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
期刊
有三个学校,分别是16中、34中和21中同时组织去务农。一天晚上,三个校长一起散步,交流工作经验。突然间,有一头牛挡住了去路。怎么办呢?  34中的校长说:“我来吧,肯定把它赶走!”对牛说:“你这个打靶仔,敢挡住我去路,我放烂仔打死你!”那头牛无动于衷。  16中的校长钟XX说:“你不行的,我来吧,它一定走。”就对牛说:“乖,如果你能让一下,我包你能读最好的大学。”那头牛仍然无动于衷。  21中的
期刊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4.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责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
期刊
我作为新疆阿瓦提县的一名普通水利工作者,现结合我区的水资源和用水问题,分析浪费水资源的几个问题,提出几点节约用水的看法。  我们身边宝贵的淡水资源浪费严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洗手、洗脸时,水龙头开得特别大、特别猛。直到洗完才发现,有许多水原本很清亮、无污染,但却被白白地浪费掉了。还有许多小孩子,喜欢开水龙头玩水,把贵重的水資源互相泼来泼去。更有甚者(包括大人),把水龙头开得很大,但自己却不去用,任
期刊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路是腳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 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 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 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