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异常运动造成的灾害及应对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o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下水运动作用于地下的物质和空间,此类运动不仅受动力学因素的影响,也受地下物质和空间条件的影响。地下水运动具有规律性,深刻认识地下水运动的规律并将其加以利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下水异常运动引起的灾害损失。基于此,本文简要介绍了地下水水文与运动,分析了地下水运动异常可能带来的地质灾害,以便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运动;异常运动;灾害;应对措施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入渗,并通过地下渗流的形式补给到河流、湖泊、海洋等地方,上层土体中的水分可通过直接蒸发或植物根系吸收后再蒸发而回归到大气之中,由此参与到地球水循环的过程,以及岩土溶蚀、滑坡、盐碱化等过程之中,可见,地下水运动是构成自然界水循环系统的重要一部分。
  一、地下水异常运动造成的灾害
  (一)砂土液化
  砂土液化是指水饱和的细沙土在剧烈震动下突然被破坏而液态化的现象,原因是空隙中的水压力过高,而有效应对减小,导致砂土瞬间由固态变为液态。砂土液化会在地震灾害中大规模发生,并造成十分严重的危害,例如,在1966年的邢台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地震中,大规模的砂土液化导致很多建筑物下沉、歪斜和毁坏,另外,超高的压力甚至会导致部分地下结构浮升到地面以上。
  (二)岩洞塌陷
  岩洞塌陷多发生于山体集中的地区,断裂带部位尤其容易发生。地下水的异常运动导致大量水不断冲刷路面下的浅层土质,并与岩土体之间发生各类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及动力学作用等,这会逐渐改变边坡岩土体的性质以及边坡体的硬度与强度,进而对边坡稳定性与山体牢固性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近年来已有数例岩洞塌陷灾害发生于正在开山的施工地区,导致很多施工人员遇难。
  (三)地基变形
  地基变形是指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岩土体遭到强烈压缩,导致地基发生变形,如果地基的变形过于严重,不仅会影响当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会危机周围大片建筑物的安全。地基变形主要分为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其中,次固结沉降又称为蠕变沉降,此类沉降的发生概率很小,只在地层中含有厚层黏土时才有可能发生。地基变形的主要原因也是地下水异常运动,地下水对表层土壤的过度冲刷很可能导致地表建筑物的沉降量及沉降差增大,甚至引起建筑物的局部倾斜。地基是有一定容许变形值的,如果地表建筑物的沉降量及沉降差高于容许变形值,相关部门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四)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是指地面下沉,又称为地陷。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地面沉降现象十分普遍,经勘查,该地区发生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地下水异常运动。长三角地区多发展水田种植业,过分开采地下水而导致地下水运动异常,这属于典型的抽水沉降。究其原因,是过量抽汲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在长江三角洲这类欠固结的土层分布区,本就松散的土质脱离了地下水的支撑必然会发生下陷和沉降。除此之外,我国的天津和华北平原也因为过量抽取地下水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过度的地面沉降会造成海水倒灌,尤其在天津地区这类离海较近的地方,当地面沉降到接近海平面的高度时,很可能发生海水倒灌,使得土壤和地下水都发生盐碱化改变,严重威胁当地人们的生存安全。为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应当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并针对问题发生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
  (五)边坡变形
  边坡变形受以下因素影响:内在因素对边坡造成的影响是长期且缓慢的,主要包括地下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岩体的结构等,其主要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外在因素对边坡的影响较为明显且迅速,主要包括气候变化、人类工程活动、地震等,但是外在因素的影响是以内在因素影响为基础的,只有在内在因素的长期影响导致边坡失稳的情况下,外部因素才能造成短暂而明显的影响。
  二、地下水异常运动灾害的应对
  (一)强化监测
  相比地表水,地下水的运动较为复杂且不易被人直接观察到,但是地下水运动与地表建筑物是息息相关的。尽管地下水的异常运动对地下浅层土的破坏不易被察觉,但是长期积累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地下水运动进行长期的动态监测是很重要的。地下水运动的监测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检测中心、通信网络、控制终端、水位监测记录仪。先进的地下水运动监测系统具有灵活可靠且功能多样化的特点,可对地下水的异常运动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二)合理利用
  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从城市给水、工矿企业用水和农业用水三方面着手。以农业方面为例,使用地下水应当做到合理灌溉,并将排水和灌溉相结合,这就需要对当地的水文条件、气象条件及农业用水条件进行全面了解和规划。地下水利用规划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将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使用,做到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第二,根据地下各含水层的补水能力对水井数量和开采量进行合理規划,将浅层水、中层水和深层水结合开采;第三,与当地旱涝碱咸的治理方案相结合,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既要保证农业灌溉,又要防碱防渍。
  (三)处理措施
  针对地下水异常运动,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从问题产生原因入手,针对原因寻找相应的处理措施。在实践中常用的加固及处理方法包括:构建排水洞、排水盲沟等,排出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盲沟用不含泥的块石、碎石填实,两侧和顶部做反滤层。利用植物加固土壤,尤其是采用根系发达的植物,具体应根据区域气候、土壤来选择。也可以喷射混凝土护面,减少雨水下渗引起地下水位变化。
  三、结语
  地下水运动异常与很多地质灾害的发生是息息相关的,为了保证地表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次数,我们有必要对地下水异常运动进行相关了解和分析,从而尽量减少不当人为工程,有效保护地下水。
  参考文献:
  [1]石义强.关于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J].文摘版:自然科学, 2016(1).
  [2]高星.探讨地下水环境变化与地质灾害的预防[J].山西建筑,2014(18).
  [3]王昌益.运动的水对滑坡体产生的机械作用[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74).
其他文献
[摘要] 美术欣赏教学不同于单纯的美术技能或美术创作教学。美术欣赏需要通过对作品进行富有丰富深刻含义的解析,培养学生对于美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并拓宽美术类的知识层面,为学生游刃有余的创作奠定基础。本文首先说明了当前高中美术欣赏教育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了当前美术欣赏教学的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适合于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可行性方法,有望对高中美术欣赏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和改善。  
介绍河海大学力学实验中心近年来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阐述大学生力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力学创新基地建设、创新实验项目确定、大学生的能动性、
[摘要] 实验教学是高校管理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当前经济环境的大背景更加需要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出更多的管理类创新型人才。但是现有的管理类实验教学体系在管理体制、实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结合大连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在2009年教学改革中积累的经验,探究有利于培养管理类创新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  [关键词] 管理
根据目前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状况,提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这一明确目标展开,并强调要以课程与教学作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
对于非线性发展方程的数学模型研究能够使人们认识和解释数学物理界的许多现象,而求解这些非线性发展方程数学模型的解的性态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这些方程的显式解更是尤为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面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问题。入侵检测是一种积极主动防御的网络技术,它通过对系统或网络中的若干关键点的信息进行检测分析,从而发现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提供了对内部供给、对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按照检测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分为异常检测和特征检测。文章比较了各种入侵检测技术,提出了利用基于状态的
按城市化程度差别选取廊坊市的市区、郊区和农村3个样区,通过样线法调查每个样区不同生境的狼蛛科蜘蛛种类。采用陷阱法和手捕法共采集到狼蛛标本1288头,经鉴定统计,共发现狼
对含氮双相不锈钢0Cr32Ni7Mo3N进行了1180℃、1200℃和1220℃的固溶处理,采用OM、EDS及电化学工作站研究了固溶处理温度对双相不锈钢显微组织和耐晶间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