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效果.方法 收集50例经单纯手术切除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分别采用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分离与富集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采用上皮细胞和肝细胞肝癌组合标记的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循环肿瘤细胞,探讨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富集和鉴定的效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的数量变化.结果 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均可有效分离和富集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单纯手术治疗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前外周血经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后循环肿瘤细胞检出率为96.0% (48/50),7.5ml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位数为16个.术后7.5 ml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中位数为17个,术前为2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1).结论 采用纳米磁珠负性富集和CaptorTM无标记捕获系统均能有效分离和富集肝细胞肝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手术前后循环肿瘤细胞数目存在差异,动态检测肝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辅助了解肿瘤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微小RNA-155(miR-155)在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并初步筛选其下游的靶基因.方法 联合应用氧化偶氮甲烷(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C57BL/6小鼠发生结肠炎相关结肠癌,得到从结肠炎到结肠癌的3个不同阶段的小鼠模型(分别命名为AD1、AD2和AD3),同时设立无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和只给予DSS来模拟慢性炎症的DSS组,取各组小鼠的结肠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成
目的 了解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及临床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间术后留置导尿管引起尿路感染患者的尿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6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231株,革兰阳性球菌97株(41.99%),革兰阴性杆菌121株(52.38%),混合真菌13例(17.77%).结论导尿管引发的尿路感染以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