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人的书香生活

来源 :祝您健康·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dx0544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74%的荷兰人有阅读习惯;出版业异常繁荣,全国有2500多家出版社;各城镇分布有1500家书店,5分钟路程最多竟可见近20家书店,图书销售总量多达4500多万册;荷兰人在图书、报纸、杂志和文具上的年消费总额为63.5亿美元。荷兰可谓是个“书香国度”。
  为了“鼓励”阅读,政府也推出了不少有意思的活动,每年3月举办的“荷兰读书周”就是其中之一。自1932年起,读书周陪伴着荷兰人已经走过了80多年光景。读书周每年变换主题,还会选出一本荷兰作家、学者撰写的优秀著作作为赠书——只要人们在各大书店购买一本12.5欧元的荷兰语书,就可免费得到这本指定赠书。
  2002年荷兰铁路公司成为读书周的主要赞助商后,赠书开始有了更有意思的功用。读书周期间,荷兰国铁会指定一个周日为“火车读书日”,这一天只要你手持赠书,便等于拥有了一张火车通票,可免费搭乘火车畅游全国,在荷兰任何城市间往返。
  这似乎也结合考虑了荷兰人的阅读習惯——事实上,超过70%的荷兰乘客都有在火车上阅读的习惯,每列火车专门设有“无声车厢”,并在车窗玻璃上明确标示。在这节车厢里,乘客禁止交谈,意在为想要安静读书的乘客创造更舒适的环境。
  荷兰人很节俭,这一点在买书上也有所体现。除了常常光顾售卖新书的书店外,荷兰人对二手书店也情有独钟。一本普通的新书价格不菲,少则也要15欧,若是印刷精美,价格更是一路攀升。二手书店的价格则相对温和,能让爱书之人在同等预算中多收获几本至宝。
  旧书市场是荷兰人的“福地”。代芬特尔(Deventer)在荷兰的艾瑟尔省,这里每年8月第一个周日的“旧书市集”闻名遐迩,堪称欧洲最大露天书市。
  此外,不少荷兰人还有订阅过期杂志的习惯。“阅读圈”是荷兰小有名气的专门订阅过期杂志的公司,客户可订阅从新出版到过期12周的杂志。你可以任意选择过期周数,当然价格也就随过期时间增加而递减。公司送货上门,订户有一周的阅读时间,然后由公司收回,送到下一个订户手中。杂志在订户手中传递,直到满12周。此时,杂志内容可能过时,并且途经多人之手已存在程度不一的破损,最后一位订户可选择低价购买或由公司收回统一处理。
  (摘自《看天下》)
其他文献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逝世。生前,许世友希望党中央批准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他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死后能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邓小平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为了减少中央领导因采用鲜见的土葬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他的葬礼只能在秘密狀态下进行。一方面,部队派人在许世友的家乡(河南新县田铺乡许家村)许家祖坟上开挖墓穴,等工程完成后,再引灵柩下葬;另一方面,将许世友生前在老家定
期刊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一月,光绪皇帝和大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一对母子,两个政敌,一个是38岁的盛年,一个是78岁的老者,他们的死相隔不到20小时。这仅仅是历史的巧合吗?一百多年前,光绪帝被谋杀的说法就开始在民间流传。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的研究还基本认定光绪是因常年体弱,自然死亡。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历史的认识终于被科学的证据再次更新。  一场版本众多的谋杀案  民间
期刊
画坛里爱吃的人林林总总,最有名的一位,不仅画画得好,艺术造诣颇高,人品更赞,从不“文人相輕”,而且将吃奉为人生最高的艺术,无人出于其右。他就是爱美人、爱艺术、爱美食的“川人”张大千。  据说他极爱吃无锡小馄饨,弟子方召麐擅长做此物。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旅居巴西圣保罗,有一次误以为方召麐要来他的“八德园”,极其开心,后来发现弄错了,小馄饨也吃不到了,伤心地大哭了一场。真性情跃然纸上,对吃的热爱可
期刊
出生于1913年的兹德涅克·库贝克,曾是捷克斯洛伐克最优秀的女田径运动员。不过,她的外表很男性化。库贝克本人也不想当个女人。她做了变性手术。第一例男变女的性别置换手术发生在1931年,在1936年动手术的库贝克成为女变男变性人的先驱。  1936年术后,库贝克先生接受了一家美国杂志的采访,说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我从来也不知道男人的西装那么贵,也不知道它们比妇女服装贵那么多。变成男人的正式手续是非
期刊
经常有人抱怨刚吃完东西,很快就饿了;也有人表示,有时过了饭点也没感到饿,这是怎么回事?其实,饿不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所吃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容易消化,哪些食物在肠胃停留的时间又比较长呢?  水果20~30分钟 水、蔬果汁以及新鲜的水果是在胃部停留时间最短的几种食物。水和蔬果汁20分钟内就从胃部出去了,真的是“穿肠而过”。水果停留的时间也比大家想象的短多了,比如西瓜在胃部大概只停留20分钟,橘子、葡
期刊
古人将烧蚊香驱蚊称为“熏”,这也是古人夏天对付蚊虫最早也最流行的方法。《周礼》“翦氏”条记载:“翦氏掌除蠹物,以攻禜(yíng)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蛊之事。”  翦氏就是负责给周王家驱虫的官,其工作方法有两种,一是祈祷神灵驱虫害,一是点燃莽草熏虫。前一种借神力驱虫当属迷信,但祈祷神灵时如果燃香,客观上会有一种驱虫作用,这也是庙堂不生蚊虫的原因。而后一种“熏之”,便是古人最常用的对付蚊虫的方法。 
期刊
有人喜欢喝浓茶,或者会在大吃大喝后喝浓茶解腻消食,但部分人会在喝茶后出现头痛、恶心、站立不稳、手足颤抖等症状,这就是明显的醉茶现象。一旦出现醉茶,最簡单的办法就是赶紧吃点甜食,不适就会大大缓解直至消除,如巧克力、糖果、点心等。  (摘自《江门日报》)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养生文化更是如此,就连坐下歇息的地方都要有所讲究。都说“夏不坐木,冬不坐石”,这句谚语到底有何科学依据呢?又有什么措施,能减少坐木凳、石凳对人体的不良影响?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中医师邓葵兴。  木凳石凳暗藏“邪气”  邓葵兴表示,“夏不坐木,冬不坐石”这句谚语不无道理。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这些外来的“邪气”入侵人体时,人就会生病
期刊
衰老:25岁后皮肤就会开始松弛没有弹性。  紫外线:紫外线会伤到真皮层,令之干燥形成小断裂,表现在外部则是出现细小的皱纹。  动作:习惯性的面部动作会加剧皱纹的显露。比如喜欢沉思的人,额头眉间皱纹较多;感情丰富爱哭爱笑者,眼尾纹易出现。  体重波动:体重的大起大落会导致皮下脂肪忽然减少或突然增多,当皮肤“吃”胖后,若短時间内又忽然减瘦,皮肤就会明显松弛,产生皱纹。  缺损:牙齿的缺损造成口周皮肤松
期刊
皮肤专家介绍,女人一辈子有3个年龄段最易长斑。  青春期 雀斑主要和遗传有关,并且随着年龄增长增多,多出现在面部,尤其是鼻部、眼周和两颊。  青年期 和体内激素水平及紫外线照射有直接关系。通常在孕期内或口服避孕药之后容易长斑。同时,情绪不佳、肝郁,勞累等导致内分泌失调时,黄褐斑很快就会长出来。  中年期 女人到了40岁,面部两颊都会长一些褐色色斑,随着年龄增长,越长越多、越长越厚,50岁之后会特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