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靠什么让学生喜欢你\记住你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j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些天,我和几个毕业的学生聊天。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谈到了校长,赞誉之词自不,必说,单就一口一个“我们校长”“咱校长”都让人惊叹不已。那语气似乎在说校长是他们的亲人,仿佛校长仅属于他们这些毕业生一般。惊叹之余我又不禁纳闷儿,是什么原因让这群孩子对校长总是念念不忘而且还显得那么亲近呢?
  有了这个疑问,我就开始注意观察校长的举动。我发现,课间,校长常在校园里转悠,他还经常走到玩耍的孩子中间,看他们玩,不时问问他们活动、玩耍的规则,还会组织他们玩得更有意义、有趣味,甚或拿起他们的玩具很孩童般投入地玩一番,参与到游戏中间……后来有了机会,我就问校长这个问题。校长说,只要没有什么紧要的事情,下课我就会在学校里转,一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二来可以与学生多接触、交流。我突然明白,一个校长让学生愿意亲近、能够记住的秘密了。
  一个能够让学生亲近、记住的校长是最关注学生心里想什么的人。从心理学意义上说,关注学生心里想什么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校长,这个学校里最特殊的人物,是学生心目中最“厉害”的角色。他比普通老师更具号召力,更具影响力。如果校长能够关注学生玩什么、做什么、想什么,那学生将感受到的是无上的荣光和骄傲。这种心理感受是兴奋、愉悦和激励,更是想与校长亲近,认为校长值得信赖、有亲和力。特别是校长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会让学生产生“知心人”的认同感。
  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学生的毕业庆典上,校长李培根校长16分钟的演讲被学生的掌声打断了多次,他还被学生亲切地称呼为“根叔”。我想,不光是李校长讲话中引用了不少网络热词,让学生感觉新鲜、亲切,更重要的是他给了学生人生忠告,给了学生不喜欢“被”的深深理解。
  一个能让学生记住的校长是愿意亲近学生的人。愿意亲近学生的校长会以学生为工作的重点对象,无论多忙,他都会抽出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学习,论人生,甚或拉家常。
  据说,当年,燕京大学创始人司徒雷登先生,每年开学的时候都要在居所临湖轩小院里为全体新生举行茶话会。那一天,他早早地备上清茶、糕点,再站到居所外,笑容可掬地招呼大家。他会和每一位新生握手、交谈。每个周末他还会邀请部分新生到他的住所吃顿便饭,唠唠家常。试想,一所大学的创办者不可能不忙,但是他却能够抽出身来接见学生,与学生亲近、聊天。这真让人感慨。
  这其中的原因,我想是不言自明的他愿意、乐意和学生亲近。校长工作忙,是实情,无可厚非,但关键还在于校长有没有一颗真正喜爱学生、亲近学生的心。
  我们常说“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如何做到?就需要多接触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需求。校长有了愿意亲近学生的意愿、心思,他就会乐于走到学生中间,感受学生的生活,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想学生之所想,爱学生之所爱。因为学生是教育的目的,是学校真正的主人。
  一个能让学生记住的校长是能够忘却自己校长身份的人。忘却自己校长身份的校长,在看待学生的时候是平视的。平视是一种尊重,是弯下腰来的和蔼可亲,没有高高在上的“尊贵”和不可侵犯的“神圣”。忘却校长身份的校长,在看待自己的时候是俯视的。俯视,让自己更容易看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不足,更容易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更利于纠正工作中的失误、错误。忘却自己身份的校长塑造的不是外表的权威、神圣、伟大,而是树立一种内在的人格的伟岸、精神的高大。
  校长,靠什么让你的学生记住你,让你的学生对你一口一个“咱校长”?这不是“官位”能主宰的,也不是你多么“厉害”“了不起”能决定的,而是你心中是否常装着学生决定的。
  心中装着学生,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念。(文章摘自《教育时报》)
其他文献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蓬勃发展,油气生产单位的自动化装置及仪器仪表数字化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油气生产单位的特殊性,决定了自动化仪表和装置需要有较高的冗余、容错、生产连续性以及设备运转完好率.这些要求共同决定设备的精度和生产数据的稳定性,是石油企业实现生产装置实时监控的重要参数来源和保障基础,一旦参数发生偏移,往往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结果,因此提升油气生产单位的仪器仪表及自动化装置的管理和安全控制,获得最佳的产品应用效果,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本文讨论的主要方向,旨在寻找出一定的规律,方便日常工作的开展.
诗人说:教育是人们心中永不凋谢的花朵,香气四溢,艳丽迷人。  歌唱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经久不衰的歌谣,激越澎湃,和谐优雅。  哲学家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绚丽多彩,令人神往。  伟人说:教育是人们心中一座不朽的丰碑,壮丽辉煌,令人遐想。  历史的车轮走进这金秋十月,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迅猛发展;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新月异,法律意识的深入人心。当前,人们谈论得最多的是教育问题,说得最多
期刊
所有的农村中学现在都碰到了同样的困境:学校条件差,待遇低,难以留住好教师;教师“走教”严重,教学积极性不高;学生进城借读泛滥,生源不稳定;学生素质较差,管理难度大;因而学校管理工作难度大,教学质量亦难以提高。那么,农村中学如何在这种艰难中求生存,实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共创良好环境,提高师生教、学动力  (一)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师积极性的发
期刊
出席嘉宾:  陶西平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  吴遵民华东师大终身教育中心主任  李烈国务院参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张基广湖北武昌实验小学  蔡元培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容器。”陶行知先生说:“育的最高目的不是要培养人上人,也不是培养人下人,而是要培养人中人。所谓人中人,就是具有人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大型项目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给当地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然,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群众及利益相关方造成一定影响,这些影响会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进而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更好的开展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有效识别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以根据存在的风险制定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从而降低社会风险等级,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出和谐的社会环境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国家
自2007年开始,我国的会计财务报告准则向国际趋同.在此形势下,本文研究我国A+H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对其年报所展示出来的净利润、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三者的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评估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虽然我国的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效果显著,但仍有一小部分的差异,研究表明这些差异与中国的制度相关,需要进一步结合时事政策和中国国情进行完善更新.
沿边地区是我国当前新发展格局的开发开放战略前沿.设立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试点旨在支持沿边地区贸易方式转变、深入推进兴边富民,但是其政策效果如何有待验证.本文基于2009~2019年中国69个沿边县域的面板数据,将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视作一次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和检验了政策试点对沿边县域经济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政策效果的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试点政策的实施显著促进了沿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使实验组比对照组提升约18%.进一步分析发现,重点开发开放区政策试点的建设,尚未对邻近地区产生正
标准化建设在联合站管理工作中是重要的基础,而项目施工中安全管理更为重要,是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在确保环保、安全、无意外事故的基础上,强调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是联合站管理工作开展的重点.文章分析联合站工作场所特征,阐述联合站标准化管理的意义.联合站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首先应确保资料完善、其次完善奖惩制度,并在实际管理当中培养职工标准化方面的意识形态,从而保证标准生产.
结合多年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坚持“一个标准”  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学困生应使用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学困生常使老师产生偏见,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若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
期刊
一、幼儿园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实践  熊猫集团幼儿园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延续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理念,在幼儿园新视野全面质量管理层的指导下,成立了三个全面质量管理团队,即学习活动质量管理团队、游戏活动质量管理团队和生活活动质量管理团队。全面质量质量管理团队的作用是: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利于全园参加管理、有利于发现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有有利于保教人员岗位成材、有利于改善幼儿园与家长、教师与幼儿之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