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形式单一、忽视应用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常见问题,本文从着眼整体、说文解字、弄清技巧、活学巧用等方面谈谈如何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文言文;有效教学;说文解字;技巧
  一、文言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每个必修版块都设置了一个文言文单元,可见文言文教学仍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民族优良文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碰到了诸多的问题,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易感知,容易遗忘
  由于文言文距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久远,再加上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学生在缺乏必要的古汉语基础的情况下学习文言文难度较大,不易感知。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基本没有应用实践的机会,容易遗忘,学习成效不大。
  2.形式单一,强制记忆
  虽然学生的古汉语基础较薄弱,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受到课程繁重、时间有限等条件的限制,教师无法在课堂上细致地为学生逐一介绍文言知识,只能按照串讲的形式讲解文言文,这就造成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再加上很多文言文名篇都要求学生背诵,教师只能让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的学生强制记忆,造成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排斥心理有增无减。
  3.只重识记,忽视应用
  很多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只注重文言字词的梳理与识记,却忽略了文言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方面的应用价值,没有引导学生从文言文教材的学习中寻找写作资源、借鉴写作技巧,所以造成了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懂活学巧用的问题。
  二、对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几点看法
  文言文教学确实要注重文言知识的积累,但不能变成孤立无依的字词梳理、支离破碎的字词训练,只有对症下药、在整体阅读中积累才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改变现状,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着眼整体,提纲挈领
  (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在讲解文言文教材之前,让学生了解作者的相关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让学生积累相关的文化常识,又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括文章的内容及主旨。如在讲《兰亭集序》时,应先介绍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严酷、权利斗争复杂尖锐等社会背景,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当时文人“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的生存状态,才能理解作者“死生亦大矣”,“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生死观的积极意义。
  (2)加强诵读,感知内容。“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诵读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感知和领悟课文的过程,所以文言文教学很有必要加强诵读教学。当然诵读并不是让学生盲目地读,教师应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可先让学生听朗读带泛读,听朗读带前提醒学生注意读音、句读和情感,然后再组织朗诵比赛,看谁能读准文章的感情、读出文章的气势,进而把握文章的情感、主旨。
  (3)丰富形式,创意再现。在讲解《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课前创作的课本剧。这样既可以改变文言文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现状,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表现;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2.说文解字,重点击破
  在学习文言文时,加强文言知识的积累是重中之重,但是逐字讲解既耗费时间,也不能让学生明了重点,可谓劳心劳力又收效甚微。所以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应抓住重点字词,各个击破。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呢?笔者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与其让学生死记硬背,不如教他们一些活学活用的方法。这里笔者举两个方法为例:
  (1)字形推断法。汉字中有80%以上的字都是形声字,因此学生在遇到一些陌生却又关系整句话的意思的重要实词时可根据这个字的形旁推断其含义。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夜缒而出,见秦伯”一句中“缒”的含义理解起来有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举学生学过的如“自缢于庭树”“同舍生皆被绮绣”等引导学生归纳形旁“纟”的字多与“绳索、丝织品”有关,让学生结合语境,推断出“缒”的意思应该是“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2)联想迁移法。在文言文学习中,可引导学生联想学过的知识,学会迁移知识,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归有光《项脊轩志》中的“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一句时,很多学生不明白“垣墙”一词的含义,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氓》中的“乘彼垝垣”一句,结合语境,推断出“垣墙”的含义应是“砌上围墙”。在学习《琵琶行》中的“低眉信手续续弹”一句时,可根据成语“信口开河”“信口雌黄”等推断出“信”的含义是“随意、随便”。
  3.弄清技巧,活学巧用
  现行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编排的文言文大多是名篇,在选材立意、谋篇布局方面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所以教师除了讲解课文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弄清写作技巧,从中借鉴学习。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让学生感受文中情节的“三起三落”,引导学生了解一波三折法在制造文章波澜、描写跌宕起伏的情节方面的独特作用,然后让学生练笔,读写结合。在学习《劝学》时,可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先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然后论证学习的意义与作用,最后阐明学习的方法与态度,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逐层深入地论证论点的写法;同时还可让学生学习本文的比喻论证,并且可与练习、写作相配合,让学生活学巧用,将文言文学习与写作巧妙融合。
  综上所述,文言文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坚持不懈、活学巧用,也需要教师的适时引导、启发点拨,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笔者也将继续努力,让文言文课堂“活”起来,使之更有趣有效!
  参考文献:
  [1]安传芳.关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8).
  [2]王娜.有滋有味学文言——文言文趣味教学小议[J].学周刊,2011(10).
  [3]陈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1).
  [4]许春卉.“生命语文”观照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6).
其他文献
文章以《中小学语文课标》为依据,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口语交际、写字教学的力度,强化文本的"用件"性质,以读促写,落实合作探究教学本义的策略,从而
我校践行“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开设了种植、养殖课程。根据聋生的特点,我校一直注重利用教师资源和地区资源,以培智、聋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
本文结合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确立了高分子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并且从探讨了高分子专业英语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激发学生学
<正>骨髓多能干细胞发育成为各种功能齐全的免疫细胞的各个阶段,均接受数量巨大的基因群调控,其中某个或某些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这一分化过程受阻,影响某些细胞的数量和(或)功
目的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有关症状进行评价并探讨适合于国人的诊断标准。方法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成人2486人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记录有关症状,按Manning标准筛出IBS的症状
金元以来,新声四起,曲本渐繁,至元末,已出现曲韵、曲目的编纂以及曲集的编刊,是为曲学之肇始。明建以来,元曲本却渐次湮没,个中原因实与明前中期官方演剧制度与演剧环境息息
对历史上出现过的诸多修辞的定义与理解,可以依据修辞的功能与形式加以分类整理,即关注修辞在不同文化语境中的不同作用及具体表现形式。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问题,旨在引起学界
混合性脑中风中医辨治特点初探上海市普陀区中医医院上海市中医中风医疗协作中心原金隆(200062)关键词混合性脑中风,中医辨治特点混合性脑中风为出血与缺血共存或相继发生的脑血管病。
针对微网经济优化运行问题,建立了集中控制式微网的优化调度模型,提出了其经济优化运行策略,采用自适应烟花算法在MATLAB软件中对算例的冬季并网运行进行仿真求解,通过对算例
摘 要:传统的《机械制图》教材存在着内容陈旧、缺乏实用性等弊病。本文就中职《机械制图》校本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改革思路,从教学内容的更新与实用性、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能全面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顺应中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关键词:中职教育;机械制图;教材编写;实用性    一、目前中职《机械制图》教材存在的问题  1.与学生层次不相适应。中职生的年龄偏小,思想不成熟(入学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