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和椎体高度恢复的程度,研究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2004年至 2009年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 58例,共 79椎体行经皮后凸成形术。对患者术后疼痛缓解和椎体恢复高度进行了观察。结果: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平均压缩为 57.9%,术后高度恢复到 88.6%。后凸畸形 Cobb角基本矫正。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以及骨水泥渗漏至椎管或椎旁的现象。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206-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传统的保守治疗疼痛缓解缓慢,需要较长的卧床时间,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自 2004年至 2009年间,本院共开展此项手术 58例,79椎体,获得了优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8例,共 79个椎体。男 19例,女 39例,平均年龄为 69.5岁(55~87岁)。单椎体骨折患者 35例,多椎体骨折 23例。均为跌倒后受伤,病程平均为 1.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行 X线、MRI、CT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椎具有完整的椎体后壁,脊髓无明显压迫。术前采用 VAS评分为 6~10分,平均 8.4分。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局部麻醉后,在 C形臂 X线透视下,定位伤椎椎弓根。在 C形臂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进入伤椎。抽出针芯后,依次置入导针、扩张套管、工作套管,建立工作通道。拔出导针和扩张套管后,钻入精细钻,通过 C形臂 X线确认钻头位置和深度。置入球囊,通过高压注射器缓慢注入造影剂,保持椎体恢复高度后,抽出造影剂。而后在 C形臂 X线透视下,缓慢低压注入骨水泥。术后观察患者注入骨水泥后反应 15min。术后行椎体正侧位 X线复查。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平均压缩为 57.9%,术后高度恢复到 88.6%。后凸畸形 Cobb角基本矫正,由术前 25.7°矫正为术后 9.3°。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 11.5个月,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以及骨水泥渗漏至椎管或椎旁的现象。
4 讨论
1984年 Galibert和 Deramomd等 [2]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PVP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活动早、长期卧床并发症风险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998年,Kyphon公司在 PVP的基础上,通过球囊膨胀扩张,使得伤椎高度复原,之后再注入骨水泥,即经皮后凸成形术(PKP)。
PKP术后,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缓解,目前认为 PKP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作用,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3-5]:①通过球囊膨胀扩张,使椎体复位,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序列及力线,增加脊柱力学稳定;②骨水泥增加了椎体支撑力,承担了部分轴向应力,恢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增加椎体内微骨折的稳定性;③骨水泥聚合反应产生热能,破坏骨水泥周围组织,同时破坏组织内神经末梢,抑制痛觉。本组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总之,PKP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局部疼痛症状。
骨水泥外渗是 PVP和 PKP最常见的并发症。同 PVP相比,PKP具有更低的骨水泥外渗率。这是由于 PKP通过球囊膨胀扩张,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外周包裹由松质骨压缩形成的骨壳 [2]。同时由于椎体内事先形成空腔,PKP可以用更低的压力注入骨水泥,避免骨水泥的外渗。同时,PKP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后,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恢复脊柱力学传导,方便患者运动,从而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6]。
综上所述,经皮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即时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召民,李佛保.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问题与对策 [J].中华医学杂志,2006;28( 27):1878-1880
[2] G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b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Neurochirurgie 1987;33(2):166-168
[3] Bostrom MP,Lane JM.Future Directions:Augmention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ies[J].Spine,1997,22(1):38-42
[4] Lim TH,Brebach GT,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an Injectabl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gt for Vertebroplasty[J].Spine,2002,27(3):1297-1302
[5] 唐海,戴賀,陈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 11):835
[6] 闵继康,杨文龙,王丹等.经皮后凸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浙江创伤外科,2009年 8月,14卷 4期:360-361
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1-0206-02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一种临床常见病。传统的保守治疗疼痛缓解缓慢,需要较长的卧床时间,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经皮后凸成形术(PKP)具有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已经成为国际国内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1]。自 2004年至 2009年间,本院共开展此项手术 58例,79椎体,获得了优良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58例,共 79个椎体。男 19例,女 39例,平均年龄为 69.5岁(55~87岁)。单椎体骨折患者 35例,多椎体骨折 23例。均为跌倒后受伤,病程平均为 1.5个月。所有患者于术前行 X线、MRI、CT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椎具有完整的椎体后壁,脊髓无明显压迫。术前采用 VAS评分为 6~10分,平均 8.4分。
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局部麻醉后,在 C形臂 X线透视下,定位伤椎椎弓根。在 C形臂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进入伤椎。抽出针芯后,依次置入导针、扩张套管、工作套管,建立工作通道。拔出导针和扩张套管后,钻入精细钻,通过 C形臂 X线确认钻头位置和深度。置入球囊,通过高压注射器缓慢注入造影剂,保持椎体恢复高度后,抽出造影剂。而后在 C形臂 X线透视下,缓慢低压注入骨水泥。术后观察患者注入骨水泥后反应 15min。术后行椎体正侧位 X线复查。
3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 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术前椎体前柱高度平均压缩为 57.9%,术后高度恢复到 88.6%。后凸畸形 Cobb角基本矫正,由术前 25.7°矫正为术后 9.3°。全部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 11.5个月,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以及骨水泥渗漏至椎管或椎旁的现象。
4 讨论
1984年 Galibert和 Deramomd等 [2]首次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血管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PVP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患者活动早、长期卧床并发症风险少等优点,逐渐成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1998年,Kyphon公司在 PVP的基础上,通过球囊膨胀扩张,使得伤椎高度复原,之后再注入骨水泥,即经皮后凸成形术(PKP)。
PKP术后,患者的局部疼痛症状能够得到明显缓解,目前认为 PKP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作用,达到缓解疼痛的作用[3-5]:①通过球囊膨胀扩张,使椎体复位,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序列及力线,增加脊柱力学稳定;②骨水泥增加了椎体支撑力,承担了部分轴向应力,恢复椎体的强度和刚度,增加椎体内微骨折的稳定性;③骨水泥聚合反应产生热能,破坏骨水泥周围组织,同时破坏组织内神经末梢,抑制痛觉。本组全部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由 8.4分(术前)下降至 2.3分(术后),58例术后 6个月均无疼痛复发。总之,PKP能够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局部疼痛症状。
骨水泥外渗是 PVP和 PKP最常见的并发症。同 PVP相比,PKP具有更低的骨水泥外渗率。这是由于 PKP通过球囊膨胀扩张,在椎体内形成空腔,外周包裹由松质骨压缩形成的骨壳 [2]。同时由于椎体内事先形成空腔,PKP可以用更低的压力注入骨水泥,避免骨水泥的外渗。同时,PKP有效纠正后凸畸形后,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恢复脊柱力学传导,方便患者运动,从而进一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6]。
综上所述,经皮后凸成形术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疼痛缓解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能够即时恢复伤椎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郑召民,李佛保.经皮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问题与对策 [J].中华医学杂志,2006;28( 27):1878-1880
[2] Galibert P,Deramond H,Rosat P,et al.Preliminary note on the treatment of vertebral angioma by perbutaneous acrylic vertebroplasty.Neurochirurgie 1987;33(2):166-168
[3] Bostrom MP,Lane JM.Future Directions:Augmention of Osteoporotic Vertebral Bodies[J].Spine,1997,22(1):38-42
[4] Lim TH,Brebach GT,et al.Biomechanical Evaluation of an Injectabl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gt for Vertebroplasty[J].Spine,2002,27(3):1297-1302
[5] 唐海,戴賀,陈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 11):835
[6] 闵继康,杨文龙,王丹等.经皮后凸成形术在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浙江创伤外科,2009年 8月,14卷 4期: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