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的退耕还林还草决策分析——以通辽地区为例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综合考虑影响退耕还林还草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和遥感影像解译结果,论文以通辽地区为例,介绍了利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方法和过程。根据对2010年模型模拟结果和2000年通辽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2000~2010年该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合适区域应该主要位于研究地区的中部、南部,以及北中部。研究地区中部属于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土地沙漠化最为严重,同时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分布较密,退耕还林还草是政府用于减缓风沙对城镇和农村居民点危害程度的重要生态措施;而南部和北中部属于丘陵和山区,由于过度开垦,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重点区域。此外,与退耕还林区相比,退耕还草区距城镇、农村居民点以及道路相对较远,具有可达性较差、地理位置较为偏僻的特点。论文得出的结果可为今后通辽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该文提出的确定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的方法对其它地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职业教育所塑造的高技能人才在国家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而我国职业教育未能与社会经济发展实现有效衔接。如何解决这一矛盾进而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
单位老旧小区是转型期城市更新改造的重点,单位制的解体使老旧小区在改造过程中面临"治理缺失"的困境。以单位制为空间再生产的影响因素,结合案例对制度变迁过程中老旧小区的
化学在改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面貌中起过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化学科学的研究成果和化学知识的应用,使人类今天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化学品的大
【点评】为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自然资源部提出,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阶段,支持广东和大湾区统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