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7例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国际呼吸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海南省支气管扩张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该病的发病特点。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使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住院病案信息管理系统,检索2012年5月建院起至2022年1月的归档病案最终诊断中含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伴感染""支气管扩张伴咯血"诊断信息,且有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资料的,曾接受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207例。收集入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和痰微生物培养资料,比较不同形态学表现(柱状、囊柱状、囊状)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痰微生物检出率的差异;比较不同分布范围(单肺叶受累、多肺叶受累)患者痰微生物检出率的差异;比较检出与未检出细菌患者的肺功能差异并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特点。

结果

207例患者中,男110例(53.14%),女97例(46.86%),年龄(64.37±13.91)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55.07%(114/207),发病年龄(50.73±19.39)岁。23.19%(48/207)的患者合并结核病史,21.74%(45/207)的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80%(12/207)的患者合并支气管哮喘,3.38%(7/207)的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炎,9.66%(20/207)的患者因肿瘤、白血病、肾病综合征长期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病因存在免疫抑制状态。发病原因多无法确定,15.46%(32/207)的患者可明确病因,59.38%(19/32)的患者由肺结核引起。主要症状为咳嗽(89.37%)、咳痰(82.61%)、气短(43.96%)、咯血(30.43%)等。影像学表现为柱状占47.34%(98/207),囊柱状占16.43%(34/207),囊状占36.23%(75/207)。单肺叶受累占30.43%(63/207),多肺叶受累占69.57%(144/207),18.84%(41/207)的患者累及所有肺叶;受累肺叶中以右肺下叶占比最高,为57.49%(119/207)。73例住院期间行肺功能检查,其中67.12%(49/73)存在阻塞型通气障碍,54.79%(40/73)存在限制型通气障碍,39.73%(29/73)存在混合型通气障碍。依据影像学分类的3种类型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1,P=0.016),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和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主要危害呼吸系统。该病早期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肌肉疼痛,严重者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实际上,COVID-19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与流行性季节感冒(流感)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可预见两者极可能在人群中共同循环传播。因此,确保对这两种呼吸道疾病进行最佳管理显得至关重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监测并诊断出这些呼吸道病毒,将有助于减轻并发流感流行和COVID-19大流行的综合风险。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BA2变异株感染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方法收集2022年4月3日至28日在上海市奉贤区青高路集中隔离收治点进行隔离或治疗且资料完整的969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及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核酸检测结果,及解除隔离之后的1个月随访期数据。对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基础疾病史、临床症状表现及复阳情况等进行统计比较,并将年龄、收治初始及过程中核酸Ct值、疫苗接种剂次及接种时间等因素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多因素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969例新型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ARS-CoV-2)导致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大流行。免疫炎症反应失调在COVID-19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重型和危重型患者中,细胞因子风暴是免疫反应失调的关键组成部分。过度释放的促炎细胞因子会造成组织损伤,使机体发生高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使用细胞因子抑制剂可有效缓解重型和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细胞因子风暴,从而起到改善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情加重恶化的作用。本文旨在阐述细胞因子抑制剂治疗COVID-19患者的研究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在体内广泛分布,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重要调控因子,对维持人体血压和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同时,ACE2还是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的受体,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而引起的COVID-19,COVID-19可以表现为支气管炎、肺炎或严重的呼吸道疾病,还可伴有肺、心、肾等多个器官的损伤。本文就ACE2在COVID-19中对靶器官的损伤作用进行总结,为临床上保护COVID-19患者器官功能,及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目的分析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晚期肺腺癌活检标本中的表达,及其对驱动基因(EGFR)阳性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2021年1月至12月诊断为ⅢB/Ⅳ期肺腺癌患者共80例。PD-L1抗体检测选用22C3及配套检测平台,PD-L1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PS)≥1%为阳性,≥50%为强阳性;肺癌驱动基因检测选用突变扩增系统-聚合酶联反应法9基因联检,包括EGFR、KRAS、ALK、ROS、MET、RET、BR
目的探讨BRD4对高表达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D-L1的表达及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通过GEPIA中TCGA数据库,获取有关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相关数据,对高表达PD-L1、BRD4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总生存率分析,并对PD-L1和BRD4的表达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PD-L1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选择高表达PD-L1的细胞株进行后续实验。分别用si-NC和si-BRD4转染A549细胞株,获得NC组和敲低BRD4组。通过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2组的BR
目的探讨血清中miR-19a、miR-21和miR-2053种目的基因对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为队列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初次就诊手术的21例肺结节恶性病变患者[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11例肺结节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病变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miR-19a、miR-21、miR-205的表达水平,并对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进行勾勒,评估3种目的基因单独及联
目的分析真实医学数据中肺结节患者的诊疗现状,探索肺结节的最佳诊疗路径。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借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嘉禾大数据临床研究平台,从影像档案系统(PACS)检索筛选出胸部CT扫描报告中含有"结节"字段的病例,建立所有患者(2013年7月至2021年11月门诊和住院)的基础数据库,在研究前删除患者隐私信息。进一步分析肺结节患者经随访、手术、支气管镜或肺穿刺活检获得的病理诊断结果,探讨肺结节患者的诊疗过程。结果共检测到233305例肺结节病例,其中男114378例,女118927例;肺
目的探讨配对盒基因9(Pax9)、CXC趋化因子配体14(CXCL1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NSCLC患者为试验组,另选取60名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并比较2组受试者血清中Pax9、CXCL14和TGF-β1水平,分析上述血清指标与行根治性放化疗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价上述
目的探究驱动蛋白超家族23(kinesinsuperfamily23,KIF2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以及其对肺腺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中KIF23在肺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利用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分析肺腺癌患者生存周期,对KIF23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肺癌细胞系中KIF23的表达水平,使用shRNA-KIF23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