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天津“餐厨垃圾猪”调查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餐厨垃圾猪”也被称为“泔水猪”,是指利用餐厨垃圾饲喂的猪。餐厨剩饭剩菜和垃圾未经无害化处理,直接收集喂猪,容易传播疫病,也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多日采访发现,围绕天津城市周边有多处“餐厨垃圾猪”饲养点。
  目前,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当地高度重视。近日,本刊记者再次探访时发现,不少区域已经开始行动,查处“餐厨垃圾猪”饲养点。在陈台子排水河荣华桥附近的养猪点,本刊记者看到有公安、综合执法、环卫等部门的车辆停靠,挖土机、卡车等正在将垃圾清走;在外环线津霸桥附近,多个养猪点已经清理完毕。但仍有一些区域,养猪户仍照常养殖。
  养殖点绕城分布,有的在清理中“幸存”
  近日,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本刊记者在天津市外环线以外陈台子排水河荣华桥附近,找到一个饲养“餐厨垃圾猪”、提取“地沟油”的集中地。
  本刊记者走进一间养猪场,发现养猪场大致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餐厨垃圾加工区域。半露天的棚子里是简易土炉和烟囱,炉子上架着一口大黑锅,里面有半锅餐厨垃圾正在嘟嘟冒泡,旁边用塑料布蒙着几个大油桶;一个是养猪区域,大棚里是用砖头砌成的猪圈,几头肥猪正在进食;一个是居住区域,一座简易的砖砌房屋,与养猪场一墙之隔。
  棚屋区外面,几辆拉泔水的小型货车停在旁边,车辆油渍斑斑,每辆车上面有四到八个蓝色大桶。纸箱、塑料袋或者其他看不出原材料的各色垃圾在棚屋旁边堆积,有的已被油渍污染。
  附近的村民告訴本刊记者,这里的养猪场已经存在很多年,都是从外面拉来餐厨垃圾喂猪。
  顺着天津市外环线接着往前走,在天津中心城区东部外环线外,本刊记者找到一处相对较大的“餐厨垃圾猪”养殖点,一辆小型卡车上面有几个拉泔水的塑料桶,旁边分布着数十个油桶。知情人介绍,这可能是从餐厨垃圾中提取出的油脂,会有专门的人过来收。
  在滨海新区中塘镇附近,本刊记者找到一个规模较大的“餐厨垃圾猪”养殖聚集区域。一位来自东北的养猪户告诉本刊记者,他在这里养猪已经十多年了。这里聚集了十多家养猪场,每个养猪场都有一两百头猪,地是租周边村民的,一个养猪场的土地租金每年8000元。
  当地不收“都卖别的地方了”
  本刊记者调查的几十家养殖点,无一例外卫生状况都非常差。一些养殖户把长时间放置的餐厨垃圾直接喂猪,一些塑料袋、餐巾纸都不挑出来。
  专家介绍,因为“餐厨垃圾猪”所吃的剩菜里可能含有各类病原体,病原寄生在猪的体内繁衍,猪的发病率比正规饲养的要高很多。人吃了这样的猪肉患病风险很大。
  中塘镇的养猪户告诉本刊记者,吃泔水的猪肉肥膘厚,比一般正规化饲养的猪要大得多,能够长到400多斤。“这些猪天津本地不收,也不允许出售,我们都卖到别的地方了。”
  与此同时,“餐厨垃圾猪”养殖也带来环境污染。本刊记者发现,“餐厨垃圾猪”养殖设施非常简陋,污水和固废垃圾大都直接向外排放,给周边水土环境造成污染,有的养猪点甚至直接把猪粪露天堆积在猪舍旁边。养殖户收集饭店、宾馆的泔水时,多数也被要求义务打扫卫生或者清扫垃圾,这些垃圾往往会被他们随意丢弃在养殖点附近。
  另外,“餐厨垃圾猪”养殖还会导致“地沟油”问题的产生,给百姓餐桌安全带来重大隐患。一位养猪户告诉本刊记者,他们把泔水拉过来后要把表面的油脂收集一下。在记者调查的多处“餐厨垃圾猪”养殖点,都可以看到有装满“地沟油”的油桶存在,有些养猪户还用塑料布加以遮盖,防止被外人看到。
  餐厨垃圾管理失控,养殖游离于监管之外
  本刊记者调查发现,“餐厨垃圾猪”养殖点的存在,与餐厨垃圾管理失控密切相关。
  早在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地沟油整治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的意见》,禁止将餐厨废弃物交给未经相关部门许可或备案的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单位或个人处理,不得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餐厨废弃物喂养畜禽。
  在天津,《天津市生活废弃物管理规定》《天津市餐饮废弃物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也明确,禁止将餐饮废弃物作为畜禽饲料,禁止将餐饮废弃物交由未取得生活废弃物经营性收集、运输、处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进行收集、运输、处置。
  “‘餐厨垃圾猪’的存在,意味着餐厨垃圾管理失控,收集、运输、喂养等一系列管理的失守。”天津一家大型养猪场的负责人说。
  多位养猪户告诉本刊记者,除了有时会领取免费药物外,他们跟政府管理部门再无联系,没有人管他们收运、储存、使用餐厨垃圾,也没人管他们怎么养猪,甚至不存在出栏检验检疫等。
  一些养猪户与监管部门打起“游击战”,客观上也增加了监管难度。一位养猪户告诉本刊记者,他们这些年基本上在天津多个区域来回转圈,一个地方查了就转移,查完还可以再回来。
  受访专家和业内人士建议,要解决“餐厨垃圾猪”问题,必须采取“一揽子”措施加以解决。市容、畜牧、食药、环保等政府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管,开展联合执法,深入基层开展整治清理专项行动,形成高压态势。尤其要做好区域交界地区的管理工作,防止养殖点“打游击”。
  同时,要切实管理好餐厨垃圾,把餐厨垃圾处理作为整治饲养“泔水猪”的关键之举。建议将监管重点放在产生餐厨垃圾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餐饮服务单位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申报餐厨垃圾的种类和产生量,让有资质的单位收运、处置。
其他文献
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恢复植被,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成为内蒙古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原则  “过去,来中国考察荒漠化治理,我是老师,要教很多东西;现在再来,发现很多东西我已经看不懂了,要做学生,向你们学习。”以色列布劳斯坦荒漠研究所奥尔洛夫斯基在参观过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多处防沙治沙项目后,这样告诉在场的中方人员。沙区牧民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的沙地上植树  他认为,再过15年,世界荒漠化治理的技术在中国,
越是严格要求和约束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就越能释放党的反腐决心,也越能树立党的威信  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党的高级干部要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表率,始终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立场和政治原则,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自觉经常同党中央对表,校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  “人不率,顺不从”,能不能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进而
春节返家是大多中国人的既定行程。有没有更悠闲、更公平、更合理完成这一行程的方式?  春运火车票是稀缺资源,却不能靠价格解决市场问题,人人都想要,又必须限价,那么就需要找一种另外的分配方式——要么进黑市找黄牛,无论免费还是付费,要么排队,要么抽签。  我的建议是,火车票也可以学习车牌管理,引入抽签机制。春运前可用一周时间供公众在网站、代理点输入身份证,预订车次、座位。可以提交数个不同优先程度的预订。
1月29日下午,宁波雅戈尔动物园发生老虎咬人事件。涉事男子张某未买门票,翻越两堵3米高的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老虎散放区,最终发生意外。结果老虎被击毙,人未救活。  上述惨案中动物园究竟有没有责任,已经成为春节期间舆论持续争议的一个焦点,讨论至今未绝。  法律上有“无过错责任”的原则:指损害的发生既非加害人的故意也非受害人的故意和第三人故意造成的,但法律规定由加害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特殊归责原则。
中国影视特效行业的进步的确可喜,但行业整体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实体特效还是数字特效,仍面临一些困扰。  伴随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魔幻、科幻等类型的国产电影对视觉效果要求提高了,也不乏打“技术牌”的作品。  《寻龙诀》《西游伏妖篇》等国产大片呈现了成熟的特效制作水平,中国影视特效行业的进步的确可喜,但行业整体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实体特效还是数字特效,仍面临一些困扰。  王乃鹏是实体特效公司盛悦国际的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博物馆建设进入了加速期。每年新建、改扩建的大中型博物馆有几十座。截至2015年,全国博物馆总数已达4692座。  然而,中国博物馆在数量提升的同时,整体水平还有待提升——包括服务水平以及文化创意产品研发经营的理念与能力。本应以展示、教育和知识传播作为工作重心,但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相当长时间里,有些博物馆仍只扮演着“文物仓库”的角色。  躺在恒温恒湿的库房里,文物固然能够得到
“蛟龙”号设计的功能,就可用于海底救捞,因此它不仅可用来开展科学研究,也可以配合水下考古  水下考古,正在让越来越多的沉船浮出水面,让一段段沉睡海底的隐秘历史重新醒来。载人潜水器、机器人及相关图像系统,正在让水下考古不断向深海领域拓展。  瓷器是海底沉船的“常客”,海上丝路重地、沉船无数的南海,曾被一些人称为“海底瓷都”。那么,身怀深潜绝技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能否参与搜索或打捞南海沉宝?  “海
共同阅读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  北大硕士赵聚毕业后住在清华,他想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读书。在几十个教室贴了海报后,只等来了姜昊骞一个人,于是他俩共读了一年。2012年,赵聚和姜昊骞共同创立了“同道学园”。  “同道学园”如今已经举办了500余场读书会,阅读了《西西弗神话》《理想国》《月亮和六便士》等80余部经典著作。  “人性趋易避难,特别是非功利情况下。”在“阅读邻居”读书会的创办人杨
2018年4月5日,沙特阿拉伯塞林港遗址,中沙考占队员对现场发现的碑铭进行拓制  正午,红海海岸线边一支考古的越野车队在沙暴中前行,飞沙将车窗打得噼啪作响,一群群骆驼却在风沙中一动不动。“它让我联想到了时间、历史和生命,心里涌出一种感动。”48岁的中方领队姜波回忆起这一幕时说。  中国与沙特阿拉伯此前在红海之滨的塞林港遗址首次开展为期20天考古合作。按照两国签署的《中国一沙特塞林港遺址考古合作协议
这里独特的圆形土坯房是中国建设史上的一个谜  史前中国人住的房子什么样?在“东方的庞贝城”——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23个年轻人在这个暑期完成了一项实验:用4000年前的材料和结构复原了两间房,一探先民盖房子、建聚落的秘密。  这些“穿越”到史前聚落里的“劳动力”,不分男女。只凭人力和简单工具,搬砖、砍草、和泥、锯木……过了七天,两间房盖好了:一间是双层土坯墙、木构粱架、茅草坡顶;一间是单皮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