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副肌球蛋白在BaculoDirect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鉴定

来源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rs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Baculo Direct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重组旋毛虫副肌球蛋白(recombinant Trichinella spiralis paramyosin,r Ts Pmy),以获得生物学活性较好的重组蛋白。通过PCR和DNA重组方法构建含Ts Pmy基因的Gateway入门载体重组质粒p DONR221(p DONR221/Ts Pmy),经测序鉴定后,扩增重组质粒;利用重组质粒p DONR221/Ts Pmy和Baculo Direct线性杆状病毒进行Gateway DNA重组反应,构建重组病毒,用其直接感染昆虫细胞Sf9使得重组病毒具有感染活力;连续感染Sf9以扩增病毒,利用滴度较高的病毒感染Sf9进行r Ts Pmy表达;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r Ts Pmy。结果显示,重组质粒经测序鉴定显示序列正确;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显示r Ts Pmy分子量大小约110 k Da,未见不完全表达;可溶性分析显示r Ts Pmy部分可溶,大部分为不可溶沉淀;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r Ts Pmy可被旋毛虫感染的小鼠和猪抗血清识别,具有抗原特异性。本研究首次利用Baculo Direct昆虫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表达了r Ts Pmy,获得翻译后修饰更加完善、纯化效果更好的重组蛋白,对于进一步研究Ts Pmy的功能,为制备有效的旋毛虫病疫苗候选抗原分子提供了生物学基础。
其他文献
探讨PD-1信号通路在旋毛虫感染影响卡介苗(Mycobacterium bovis bacille Calmette-Gu erin,BCG)免疫小鼠细胞因子产生中的作用。首先,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
为了获得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内期不同生长阶段更加精准的组织材料,本研究探索一种简便易行并能获得同步化程度很高的恶性疟原虫虫株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山梨醇多次连续同步化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