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独晨练育危险

来源 :特别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的一天早晨,年逾八旬的李老伯在公园里一个偏僻处独自晨练时,突然昏倒在地.因为这天是周末,再加上绿化带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直到上午九点半,才有一位路人发现出了事.李老伯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但终究还是回天无力.
其他文献
变老有太多恼人和糟糕的事情:身体变差,记忆力下降,没完没了地重复过去,并且只有你一个听众。不过变老还包含一种深刻的解放:获得一种得来不易的态度。只有到了60岁的时候,你才会开始泰然自若地说:“我太老了,这个不适合我。”这句话将会成为我的人生箴言。我拼命地练习着这句话,然后惊讶地发现,对于那些曾经打击过自己虚荣心的恼人之事,现在的我竟然已经不屑一顾了。一位比我小的女性建議我说,“老”这个字可能用得不
在北京市朝阳区劲松八区的社区文体中心舞蹈室里,管锦红正在帮飘舞艺术团的团员们紧张排练芭蕾舞经典剧目《天鹅湖》,她们即将在天桥剧场与中央芭蕾舞团同台演出。这些团员年龄从48岁到62岁都有,从她们少女般的体型和优美的舞姿,你无法想象这是一支由中老年女性组成的舞蹈队。  与中央芭蕾舞团同台演出  为了这场演出,管锦红和团员们已经苦练了近一个月。团员们非常辛苦,管錦红更是嗓子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但没有一个
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教授编了一首《话疗歌》来概括聊天交流的好处:说起话疗真奇妙,防病治病皆有效。一聊双方误解消,二聊大家心情好;三聊能治血压高,四聊能把肿瘤消。话疗疏解郁闷气,话疗提高抵抗力。天天话疗三四起,家家快乐甜如蜜。  怎样才能把闲聊变成最好的心理话疗呢?  选对场合。不少老人喜欢在公园晨练时交谈,是因为此时环境轻松,身体会不自觉地启动安逸系统,整个人放松下来就会变得健谈。在心理学上,营造放
说小年龄:轻松自驾700公里  “我今年68岁。”每次在刚认识的朋友面前介绍自己,家住北京垂杨柳小区78岁的“君子兰”(网名)都会把年龄少说10岁,“说的次数多了,我自己都信以为真:我就是68岁!”生活中,很多长者谈起年龄可能易产生“伤春悲秋”之感,但“君子兰”等人觉得,面对年龄其实可以有更自信从容的态度。  自认年轻,让“君子兰”找到了快乐,但她也曾消沉过。  八年前,老伴的去世曾对“君子兰”造
一棵桃树先后开出杏花、李子花、樱桃花、红梅花、白梅花等56种不同的花朵,该是怎样绚丽缤纷的景象呢?这绝非天方夜谭。在安徽临泉县,一位农民通过嫁接,使桃树开出56种花,结出56种果,而且花期不同,果实各异。  小学文化追梦高科技  今年62岁的韩国平是安徽临泉县张营乡八里庄村的一名农民。上世纪80年代,韩国平看到很多农民在院子里种了果树后  又砍掉,感到可惜。一問才知道,原来许多果树三年不到就要换一
2011年,我报名参加了潍坊老年大学二胡班。2013年7月,在焦老师的辅导和鼓励下,我参加了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的全国二胡年度考级,不仅考过了九级,还被评为优秀。  当我手捧着印有中英两国文字、盖着钢印、由著名音乐家徐沛东签字的考级证书时,欣喜万分。焦老师却冷静地对我说:“九级不是终点,2014年要争取考十级。”然而面对难度更大的十级,我心生怯意。  看到我有畏难情绪,焦老师给我客观地分析了成与败
都说中国人出游爱拍照,走到哪里拍到哪里,不过,家住洛阳的文益新很特别。他爱出游,记录美景他不用相机而用钢笔,他能把眼前的风景绘到纸上,速度快得让你惊叹。  别人出游为看风景,64岁的文益新出游更重要的目的是写生。他每次出游都会随身携带六七支钢笔和许多纸,当美景出现在眼前,别人都拿着相机或者手机咔嚓咔嚓拍照时,他会掏出钢笔和纸,只需片刻,一幅钢笔画就成了。  文益新去过全国16个省的多个地方,每到一
误诊难以避免  从现有医学实践看,精神疾病药物的有效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好比拉一下灯绳,灯就亮了。吃药就相当于拉下开关,只要药物到位,患者的症状自然就能缓解。  但现实总比理论复杂得多。据我观察,单一的精神疾病并不難治。比如说,单相抑郁症,即使到了重度,也可按图索骥,用上一两种抗抑郁药,大约六到八周内症状就能缓解;即使运气实在糟糕,换上一两次药也能见效。然后维持治疗几个月,或可临床治愈,进入减药阶段
北京市法学会李军律师从事婚姻家庭方面法律工作多年,她认为,高龄老人离婚,如果是常年积怨,一方认为另一方“不尊重、不照顾、太强势”,这些事实很可能是存在的。“强势一方总有个错觉,觉得‘反正也都过了几十年了,缺衣少食、政治运动这些苦难全都一起熬过来了,现在人也老了,一辈子就快过去了,你还能怎么样’?”她说,恰恰是這种思想,让强势一方的老人不愿调整自己对待老伴的态度。另一方进入“老小孩”的阶段,也会像小
从地图上七十余个“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评出)的位置,可看出我国长寿老人分布表现出明显地理聚集性。这些地方蕴藏着哪些环境优势?长期从事环境与健康研究的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王五一,最近详尽披露了长寿区域的环境特点。  晒:让头、腿、背部接受阳光  “我们将‘中国长寿之乡’分布与1961年~1990年的多年平均气象数据对比分析发现,这些地方气候相对温暖,年均日照时数较高,多在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