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讨

来源 :决策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54321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价值意蕴;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和普通教育一样承担着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同时又是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在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因此,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十分必要。劳动教育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日常生产、生活劳动、服务性劳动以及专业劳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劳动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而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使其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劳动技能并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这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初心,也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作出了战略安排与科学部署,决定分两个阶段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还拥有着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培育具有高素质、创新性、协作性的劳动队伍,是我国迈入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与普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比,高职院校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明显的专业化、实践性特征,高职学生源源不断地补充到产业工人队伍中,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力量。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劳动教育,能使学生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此外,青年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其思想状况和意志品质直接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因此,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能够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锤炼意志品质、增强自我认同,从而完善理想人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完成高校立德树人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内容。新时期我们所提倡的“德”不仅仅是修好“私德”,更是“明大德”“守公德”,因此要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廓清一段时期内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不劳而获”“劳而无获”等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引导学生形成昂扬向上的劳动精神风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帮助高职院校培养出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的职业取向和行为表现的人才,对于高职院校完成立德树人使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促進学生全面发展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认为,“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途径和唯一方法”。然而当前的高职教育实践客观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脑力轻体力、重技术轻精神的不良倾向,多数高职院校将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专业实习、业务实训混为一谈,将课堂技术技能的学习等同于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认为培育劳动精神、形成劳动价值观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教育的正常发展,导致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走上就业岗位之后适应力不强。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成为掌握一技之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更为学生成为造福一方、服务社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提供了可能。因此,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传统的教育内容放置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现各种教育的协同发力,最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二、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时代内涵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区别于传统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特殊教育内容,劳动教育并不等同于劳动能力教育,其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育,主要包含劳动精神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一)劳动精神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两种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体现,如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长征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的井冈山精神;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特区精神;勇于攻坚、开拓创新的载人航天精神等,都为中国精神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这些精神中,一以贯之的是中华民族伟大的劳动精神,因此在开展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精神的培养。劳动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昂扬向上的劳动精神面貌,形成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在职业实践中以坚强的意志品质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二)劳动技能教育
  随着生产力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诸多客观因素导致当代大学生缺少对生活劳动的直接体验,进而造成了劳动技能的缺失。恩格斯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但从学校环境来看,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得各级各类学校形成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倾向,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明确自身传承技术技能方面的定位,培养学生的专业劳动技能。
  高职院校劳动技能教育一方面应该包含与学生专业相契合的专业劳动技能,只有培养出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够使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有更多的选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钻研、探索,形成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知识化的产业大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造强国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国家和民族对其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在五育并举的现代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不仅仅应该具有与专业契合的劳动技能,更应该具备其他必要的劳动技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加深劳动崇高、劳动光荣、劳动可贵的坚定信念。   (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转型发展,创新驱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真实反映,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当前,劳动教育已经不仅仅是技术技能的掌握与培养,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劳动更丰富的内涵,其中创新创业能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现代劳动者最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应该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新时代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院校毕业生相对于只掌握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更具有竞争力,更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欢迎,更顺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趋势。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主要包括专业职业技能、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工作能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在认真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结合院校自身特色,对接行业、企业需求,结合行业技术标准,确立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培养目标。如旅游类院校可以紧紧抓住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机遇,在督促学生不断夯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课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校、企业、政府资源为学生开设旅游类创业实践项目、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学生理论运用、转化实践的能力,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提供借鉴与参考。
  三、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三重路径
  高职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培育一批具有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现代化劳动者,不仅有助于实现个人发展,也彰显着一个人的社会价值,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近几年,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和劳动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势在必行。
  (一)深化产教融合,拓宽教育途径
  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提出了“产教融合”的观点。当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发挥着育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该将劳动教育延伸到学校之外的企业,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真正融合。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具有高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单纯通过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借助职业院校得天独厚的优势,将教室向企业延伸、将实训场所向生产车间延伸,使学生能够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就接触到企业一线技术技能和操作工作,并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这是职业院校学生近距离理解和践行劳动精神的主要方式。
  一方面,要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高职院校具有特殊的培养方式,即学生在学校首先进行1~2年的专业学习,然后进入企业实习实践,也就是说学生在职业养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两个重要的环节,但是这两个环节必须相对接、相协同。具体来讲,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职业知识的同时,应关注行业企业发展态势、行业标准、专业规范等相关内容,开展劳动素养培育、劳动能力提升等,实现知识、技能、精神培育的统一;企业导师要不断夯实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增强指导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本领,同时增强教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探索创新的意识,探索将劳动精神教育融入企业实践的机制与模式。
  另一方面,要完善企业与高职院校的考核评价机制。不论是学校的专业学习还是企业的实习实践都涉及到考核与评价,评价标准会在不同阶段的考核评价中内化为学生的价值標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既要注重对学生劳动技能的考核,也要注重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价值、创新创业能力的考核,并将思想意识层面的考核作为考评的重要维度。
  (二)丰富教育内容,注重协同育人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但是劳动价值观的养成、劳动态度的培养和劳动素养的形成都不是一方主体能够完成的。这就需要整合学校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课、思想政治理论课、劳动教育专门课程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协同育人格局,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高、劳动精神培育。专业理论课通过对特定专业、特定领域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学习形成对于所学专业的理性认识,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的形成以及职业热爱的最终养成提供基础;实践技能课是联通教育世界、职业世界和生活世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通过专业实践课程中劳动教育的渗透,结合专业技能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加对职业的认知、对劳动的体悟,明确劳动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提升通过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认同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生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应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领路人的职责,通过劳动价值的传播、劳模榜样的树立、劳动精神的弘扬,培养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素质扎实、劳动作风朴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此外,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能直接为培养具有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奠基。这四类课程同向同行、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挥着涵养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作用,引导学生将专业能力、职业实践与劳动奉献结合起来,激励学生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以饱满的劳动情怀夯实人生、拥抱世界。
  (三)整合劳动教育资源
  深入挖掘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做好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做好做细做实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的必由之路。劳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整合不是简单的内容罗列和堆砌,而是在遵循劳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对历史与现实、显性与隐性存在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与利用。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历史文化资源和现实文化资源两种具体形态。要有效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关键需要我们做好资源的整合,并将其运用到劳动教育中去。
  历史文化资源是在中国历史发展甚至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带有历史发展特征的资源总和,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优质资源,如文物古迹、纪念馆、博物馆乃至历史文献、历史人物事迹等;现实文化资源是革命、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形成并发展的反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资源的总和,如先进榜样人物、文学艺术作品等。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应该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中寻找适合开展劳动教育的要素,对蕴含劳动教育内容的资源进行分类汇总,既要利用理论资源、抽象资源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思想认同,又要利用现实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增强劳动自觉。
  四、结语
  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新时代背景下劳动的表现形式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结合自身特色确定教育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既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促进各方面协调发展,又通过劳动创造社会财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3.
  [3]王定华.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方向新要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J].教育研究,2018,39(10):4-11+56.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988.
  [5]胡金焱.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中国高教研究,2018(07):7-11.
  [6]万松峰.高职机械专业“双创”人才培养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9(1):38-40.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27/zhggs_other/201301/t20130129_148072.html,2013.
  【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思政专项)课题“增进民生福祉决战决胜脱贫攻坚”(2020YS02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太原旅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康有为《戊戌奏稿》作伪,康著《我史》(即《康南海自编年谱》)和梁启超著《戊戌政变记》多有夸张,然而,从今存《杰士上书汇录》和康有为、梁启超的多部著作进呈本,仍能清晰地
【关键词】易班;网络教育平台;资源共享;应用  一、易班平台建设现状  (一)应用功能不全面,用户黏性低  易班作为教育部主推的互联网平台,在建立初期得到了大力宣传和推广。但由于后期建设不足,缺乏特色内容和应用创新,再加上学生早已习惯使用微信、QQ等即时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交流,从而缺少深入探索易班平台应用的动力。因此,高校易班普遍存在注册率高,但参与率、使用率低的现象。因学生对易班平台的满意度不高,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  马克思指出:“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意识形态是政党的旗帜,对于统一思想、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激励斗志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既是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地,也是科学研究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地,处于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的前沿。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高校肩负重任。  一、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形势复杂  (
国共谈判为战后中国走向和平建国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中共中央与谈判代表团审时度势,顺应和平、民主的历史潮流,坚持决不轻易放弃人民胜利果实的基本立场,采取灵活机变和有理有利有节的谈判策略,尽可能地把谈判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让"与"不让"的问题上,趋利避害,进退有据.共产党方面以一次又一次的"让",展示最大的和平诚意,极力避免内战的扩大,得到第三方面人士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支持.只是在对方变本加厉、屡触底线时,才决然以"不让"应对之,并成功地将谈判转化为政治战和宣传战,直至谈判最后破裂.谈判之于中国共产党更深
今年上半年,江苏坚持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服务业回暖明显加快,尤其是伴随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民生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形成良好发展格局。江苏全省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2%,两年平均增长6.4%。
老字号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历史传承和城市名片,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文明融合发展凝结的精华,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苏州市吴江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千余年的发
期刊
在我国,夜市是古代商品经济发展以来就已为人们所熟识和乐于参与的商品交换和社会交往模式,而“夜间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改善城市中心空巢现象而
期刊
中国共产党语境下的“赶考”一词,最先是用于形象地描绘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人即将赴京迎接执政考验的情形,“赶考”精神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即将迎接执政挑战时的精神状态和面貌。历经中国共产党七十余年全面执政的淬炼,“赶考”精神的忧患意识和自我超越的勇气,成为贯穿于我们党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特有的精神品格。
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指出,要推动产业政策向普惠化和功能性转型,特别是随着RCEP正式签署与中欧投资协定如期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