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平面单元与曲面单元的比较

来源 :工程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ao5211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对膜结构进行有限元模拟时,通常采用两种面单元形式——平面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和六结点曲面三角形等参元,究竟哪一种单元形式更优一直是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就这两种单元的有限元格式进行探讨,比较了它们在位移模式、几何方程及刚度矩阵等方面的力学本质差异;然后,通过一些典型算例,比较了它们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等方面的优劣。分析结果表明:在有限元格式方面,曲面三角形等参元较之平面常应变三角形单元更为完备,更加符合结构的实际受力特征;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方面,曲面三角形等参元也要优于平面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因此,从结构精细
其他文献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发展,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事关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转型是一个求新求变的过程,但只有适应国情区情才有生命力,只有依托现有资源才有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市栖霞区积累了较为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经济总量位居南京市区县前列,形成了国家级开发区、国内一流的大学城、长江第一大内河港等一批优质资源。在“十二五”发展中,栖霞区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要在高效整合
熟悉苏州历史的人都知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苏州地区只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据苏州市志记载,1971年至1976年,粮食总产量持续达到4000万公斤左右,年亩产650至700公斤。但苏州的工业基础却十分薄弱,在省内,一直列南京、无锡、常州、徐州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苏州改革、开放、发展的新纪元,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一跃成为全国地级市之首。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