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3系统新宠——奥林巴斯OM—D E—M1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十一”,在前往内蒙乌拉盖草原的前夕,我意外的收到一份“大礼”—获得试用奥林巴斯即将上市的微单OM-D E-M1相机的机会。对我来说,先后使用过E-P2、 E-P3、E-M5等奥林巴斯的三款微单,因此对新来到的E-M1新机并无陌生感,很快就像老朋友似的了。将E-M1拿在手中,镁铝合金的机身透着专业的范儿,给人坚固、信任的感觉。从E-M5起,秉承了OM系列的复古风格,如今的E-M1更是酷似当年奥林巴斯的经典名机OM-4Ti附体一般,真是令人爱不释手。
  E-M1显然比前任E-M5的设计更加专业和成熟。其双拨盘及多个自定义功能健,涵盖了常用的如ISO、自动/手动转换、曝光补偿、HDR功能、高速/低速连拍转换、调焦点任意移动等诸多方面均可一键快速调出,免除了反复进出菜单的烦恼。配备了竖拍手柄的机身,增加了很好的握持感,让拍摄更加顺畅。
  提到相机,人们首先考虑的是功能如何,能够提供怎样的像质。奥林巴斯从E-P3到E-P5,从E-M5到E-M1,M.4/3系统的成就令人有目共睹。便捷的操控性,出色的像质,赢得了专业摄影师和市场的认可。
  亮点解读
  ■ 更快调焦速度
  融合了两种优秀调焦方式的混合式超高速自动调焦“DUAL FAST AF”系统,全面兼容4/3系统镜头和M.4/3系统镜头,更好地发挥出全部ZUIKO镜头的优良性能。
  ■ 大尺寸电子取景器
  使用E-M1的电子取景器后,让我对电子取景的方式更加充满信心。E-M1配置了高精细约236万像素的液晶显示屏(E-M5为144万像素),1.48倍的放大倍率(E-M5为1.15倍),与E-M5相比,E-M1更容易看清被摄体,让调焦变得更加容易。此外,这款电子取景器的显示延迟时间仅为0.029秒,响应速度比E-M5大幅提高,能够轻松捕捉运动中的被摄体。内部搭载的亮度自动调整技术可随环境光亮的变化自动调整电子取景器的背光亮度,无论环境光照是亮是暗,都能确保舒适的可视性,实现了如光学取景器般平滑自然的取景感受。
  ■ 全新的五轴防抖技术
  我认为,奥林巴斯的五轴机身防抖系统是一款非常有效的全方位减轻相机抖动的技术,堪称业界NO.1。从在E-M5这一技术的应用,到E-M1防抖系统的提升,实现了可提高4挡快门时间的抖动补偿,这一技术为拍摄带来了显著的帮助。此外,通过视频拍摄,发现五轴防抖技术对于提升动态画面的稳定性,起到了意想不到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此次内蒙试机对奥林巴斯E-M1微单最大的收获之一。E-M1从硬件上已经符合一些视频拍摄者的需求,只是亟待开发一些如便携式视频相机拍摄连接架、外接大尺寸显示屏、腕带等附件,这样,E-M1一定能够作为一款视频拍摄的利器,受到摄影人的喜爱。
  ■ 笔者认为最有价值的功能
  提供强大的拍摄功能,是奥林巴斯不懈追求的目标,从E-M5开始到今天的E-M1,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名为“Live Valve”及“Live Time”的B门/T门长时间曝光量时时显示的功能,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也是笔者在本文中一定要提及的对拍摄者有着极大帮助的功能,掌握了它,专业摄影师几十年积累下的长时间曝光的经验瞬间归零,反之,即便是初学者也能从容地驾驭弱光下的长时间曝光,弱光摄影会从此变得如此的简单。
  总结
  通过E-M1的试用,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奥林巴斯为专业摄影师量身定制的E-M1相机的用心之处。其混合式超高速自动调焦“DUAL FAST AF”系统,盘活了4/3系统优质的ZUIKO镜头,从而使奥林巴斯的大家庭更加充满了活力。236万高像素、放大倍率达1.48倍的大尺寸电子取景器的应用、峰值调焦、HDR功能、内置Wi-Fi、1/8000秒快门时间和10幅/秒的连拍等方面的改进,更加适应了不同领域摄影师的拍摄需求。
其他文献
开始听古典音乐的时候,喜欢热闹的,动静大的。后来逐渐趋于纯静,喜欢从简洁的奏鸣中悟出细节、线条与章法。照相也是这样,以前追求突发性,崇拜决定性,没有冲击力就不算好照片。这几年感觉平静多了,心静自然平。非常事件是瞬息即逝的,日常生活则从始而终,我的镜头变得不那么冲动,开始了静静地感光。  X-PAN给了我“平拉开”的视角,这个排球战术词恰当地表达了我的语境。这是我使用过最得心应手的相机,我的照片里有
期刊
余慧文女士原来长期从事教育和慈善事业,真正拿起相机搞摄影的时间并不长,所用照相机也普通,所以她一直自谦说:我是摄影爱好者。她忘我投入,勤耕不缀,以自己独特而敏锐的视角记录着祖国山河的秀丽与壮美,展现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她深沉地爱着脚下的这片热土。  观赏她的作品,扑面而来的是震撼与惊喜。她娴熟运用数码接片技术拍摄的风光作品,以高清晰超宽幅的画面、壮观宏伟的气势,赋予作品强烈的
期刊
自媒体提供了个人自说自话的媒介,私摄影创造了个人自说自话的视觉表现形式。那么自媒体加私摄影是不是很容易就等于摄影的自说自话?  六月去了肯尼亚,参与一项给当地一所大学建立媒体实验中心做咨询的工作。当地大学提交了一份初步设想提纲,其中列出建立一个无线电广播台的建议。我当时询问他们,在现代网络广播已经极为普及的前提下,是否还真的想花一大笔钱建一个无线电广播信号发射中心。依据在美国的经验,校园无线电广播
期刊
任何人初次见到松下LUMIX DMC-GM1时也许都不会相信,这竟然是一款可更换镜头的微单相机。它的重量只有204克,宽、高、厚分别为98.5mm、54.9mm、30.4mm——与银行卡大小(85.61mm×53.98mm)相差无几。采用4/3系统的较大型感光元件,还能像卡片机般小巧,这正是松下GM1的惊人之处。有人也许会抱怨:它为何没有电子取景器呢?为何没有手柄呢?液晶显示器为何不能翻转呢?不过
期刊
松下GX7是松下首款采用机身防抖的无反相机,它尽管外形小巧,却内置了可以翻转且具有极高分辨率的(眼平)电子取景器。  松下GX7是一款基于M.4/3标准的袖珍而时尚型无反相机。它具有1600万有效像素的分辨率、分辨率很高的电子取景器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和近场通讯(NFC)模块,是松下公司首款具有内置影像稳定器的“G”系统无反相机。  松下GX7影像质量评价  锐度  这是用松下GX7相机拍摄
期刊
无论是美能达还是索尼,7是个神圣的数字,它总是划时代的代表。这次索尼带来的是索尼的第一批全画幅微单相机,一共两款机型:高像素的α7R和调焦更快的α7。这是两款能让摄影师工作更轻松的相机,并且操作性能与成像素质与单反系统相比不仅不弱,某些方面还有胜算。  α7R采用的是一块全新设计的去除低通滤镜的3640万像素的全画幅CMOS,它与尼康D800E上的CMOS并不一样。光聚合技术和光电二极管扩展技术使
期刊
2013年马上将要过去,今年可以说是微单大展宏图的一年,各家纷纷推出了自家新的旗舰机型,大有取代中端单反的势头,本期我们集结了今年最值得关注的几款微单相机,与大家一同分享各品牌新微单的技术特点。  微观市场  今年的微单市场是最红火的一年,各厂商经过几年的时间已经将微单入门市场培养成熟,现在逐渐开始冲击高端市场。今年7月就一直盛传索尼将要推出全画幅微单相机,本以为索尼将在2014年择机推出,但没想
期刊
松下新发布的Lumix GX7最近已经上市了。这台松下的微4/3旗舰机型采用最新研发的1600有效像素Live MOS无低通滤镜传感器,感光度范围ISO 125-25600。尽管像素没有大的提升,但由于采用最新细微化生产工艺技术,传感器单位像素尺寸得到了有效扩展,微透镜也经过了优化。高感光度细节和分辨率分别提升25%和10%(相对GX1)。而且这次配备的调焦模块,最快调焦速度从以前的0.9秒缩减到
期刊
用“慢门”拍舞台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预料到最终的结果,因此“慢门”拍摄器材的选择非常关键。我所有的“慢门”作品都是用数码单反相机拍摄的,数码单反相机最大的优势就是反应快,能让我随心所欲地掌控“决定性瞬间”,无反等相机现在还无法做到这一点。镜头方面,我主要使用28-105mm和80-200mm两种变焦镜头。  除了相机镜头外,另一个重要配件就是三脚架,我大部分的“慢门”拍摄都是在三脚架的帮助
期刊
居淼:近来各厂家都推出了新款旗舰微单,索尼更是发布全画幅微单,微单市场逐渐成熟,大有慢慢取代中低端单反的趋势。  钱元凯:索尼α7与α7R做到全画幅意义重大,因为微单市场渐渐成熟,逐渐开始蚕食单反市场,单反相机上有很多问题,在微单上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为什么用单反而放弃了旁轴,就是为了提高取景观看效果,提高变焦镜头的普及,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反光镜震动、反光镜不能及时回位带来调焦误差等问题,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