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蒙特卡洛

来源 :世界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尔士赛道上的硝烟还未消散殆尽,蒙特卡洛的大幕又缓缓开启,在告别2011赛季仅仅65天之后,WRC的2012赛季接踵而至。蒙特卡洛的传奇光环似乎预示着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开始,一个不一样的蒙特卡洛或许会带给我们一个不一样的新赛季。
  
  欧洲小城蒙特卡洛似乎有着某种传奇的色彩,它以赌博业闻名于世,但同时也因其举办过最古老的汽车赛事,而成为众多汽车发烧友心目中的圣地。自1911年至今,百年的赛车历史让这座小城弥漫着浓厚的赛车氛围,能在这里赢得一场胜利成为每一位车手的梦想。
  不一样的赛道
  2012赛季是蒙特卡洛自2009年以来连续3年缺席WRC赛历后的首次回归。享有盛名的蒙特卡洛赛道共设有18个赛段,全长433.36km,以恶劣的自然条件而著称,是一条名副其实的“魔鬼赛道”。这里有着蜿蜒的山路和冬季山区多变的气候,有着大量的积雪和被大雪覆盖的路面,在这里,没有谁可以轻松地获胜。即使是有过5次获胜经验的“八冠王”勒布,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2006赛季中他在此滑出赛道的场景我们依然记忆犹新。此外,除了自然环境的艰险,蒙特卡洛的比赛时长也与众不同。5天的激烈比拼,对车手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素质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艰险的赛道、超长的赛时、还有一张张崭新的面孔,在新年伊始,不一样的蒙特卡洛就留给我们一个个巨大的悬念。
  
  不一样的车手阵营
  2011赛季结束后,各个车队都对旗下车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番洗牌之后,我们终于在蒙特卡洛看到了各个车队的新阵营。勒布依旧身披雪铁龙的战袍,而令他头疼不已的“小师弟”奥吉尔已经悄然离去,转投在大众名下,取而代之的是原福特车手,芬兰人希尔沃宁。上赛季希尔沃宁的中庸表现曾一度为人所诟病,本赛季和勒布的强强联手,不知道会不会为我们带来新的惊喜。希尔沃宁离开了,福特终于轮到拉特瓦拉独挑大梁。去年其在比赛中的出色表现及“听话”的好形象,让福特终于可以放心地将其“扶正”。除此之外,福特还将彼得.索伯格招至麾下,自斯巴鲁车队退出WRC之后,这个倔强的挪威人已经自组车队参赛3年之久,此次重新加入厂商车队,也算是等来了难得的好机会。去年驾驶MINI赛车小露锋芒的索尔多瓦,本赛季的野心也许更大。除了这些熟悉的面孔,各个车队还纷纷输入“新鲜血液”,代表MINI出战的另一名车手是法国新秀坎帕纳, 而2011年表现出色的爱沙尼亚新秀塔纳克以及俄罗斯人诺维科夫将代表福特-斯图巴特车队出战。新一轮的排兵布阵之后,蒙特卡洛成为最好的练兵场。
  
  不一样的战术战略
  什么可以左右比赛的结果,车手的技能、运气、赛车,除此之外不能忽略的还有车队根据不同的分站赛状况而制定的战术战略,而在蒙特卡洛,两个字足以概括:轮胎。由于比赛中遭遇雨雪天气,赛道的情况复杂多变,而此时轮胎的选择便成为重中之中。第一天的比赛中,许多车手为了保险起见,选择同时采用柏油胎和雪地胎的策略,在上午第1赛段的比赛中,由于赛道干燥,软胎占据优势,勒布因此轻松地拿下了全场最快,而使用超软胎的拉特瓦拉则落后22s,位居第5位。然而第2赛段风云突变,赛道的部分路面被积雪和薄冰所覆盖,此时选择2条雪地钉胎和2条超软柏油胎的拉特瓦拉一举拿下了赛段最快,而勒布则由于选择了偏硬的软胎,抓地力大受影响,最终反落后拉特瓦拉53s。
  第3天的比赛中,轮胎又一次左右了战局。排名第2的索尔多瓦和位居第3的彼得•索伯格仅仅相差3.7s,第2名之争成为全场的焦点。第11赛段中,选择4条柏油干胎的彼得•索伯格拿下了全场的最快,暂居第2,将身后的索尔多瓦甩开了9.5s。但随后的12赛段,冰雪再一次给彼得•索伯格惹来了麻烦。由于没有准备任何雪地胎和钉胎,彼得•索伯格多次出现失误。终于小心翼翼完成了比赛之后,已落后索尔多瓦1分多钟。而索尔多瓦也赢得并不轻松,虽然保证了领先的优势,但是由于没有准备雪地钉胎,索尔多瓦在比赛中几次苦苦挣扎,能够险胜也许只是他的运气稍好而已。而经验丰富的勒布则凭借4条雪地钉胎和2条雪地胎,不但轻松拿下比赛,更将领先优势扩大到2分以上。同样幸运的还有希尔沃宁,因为采用了正确的轮胎策略,他最终拿下了3个赛段中的2个最快成绩。
  “我们不得不面对各种路况,胜利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轮胎的选择”勒布的话再一次表明,在蒙特卡洛的赛道上,成也轮胎,败也轮胎。
  
  不一样的收获
  5天的激战过后,雪铁龙取得了2012赛季的开门红。勒布第6次登上了蒙特卡洛的冠军领奖台。而希尔沃宁也表现不俗,位居第4,成功完成了与新赛车和车队的磨合。凭借两位车手的出色表现,雪铁龙首战之后积分就高居榜首。MINI车队的索尔多瓦如愿取得第2名,这也是MINI自上世纪60年代获得蒙特卡洛站胜利后再次登上这里的颁奖台。福特车队的彼得•索伯格位居第3,这是其10年来在蒙特卡洛取得最好成绩。
  
  不一样的蒙特卡洛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新鲜和刺激,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我们不能预见未来的赛事中还会有多少的“不一样”,但可以预见的是,精彩才刚刚开始。
其他文献
WRC新赛例给大众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赛例颁布后不久,我们就见到了大众的WRC战车Polo R WRC。与其他WRC车型一样,Polo R WRC是基于量产版Polo开发。从名称里的“R”字母可以推测,这款车来自大众运动部。相对于雪铁龙和福特,大众在WRC赛场还算是个“新人”。依据新的WRC赛例,这款车同样装载了一台1.6TSI发动机,最大马力将会达到300匹(赛会限定),并且同样采用序列式变速器
期刊
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好坏对一辆汽车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年汽车业界都会涌现出一批性能出众的发动机产品,将这些优秀的产品挑选出来供大家参考学习是媒体的责任。    知识链接:  《Ward's Auto》杂志的“10 Best Engines”(十佳发动机)评选活动到今年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今年入围的发动机产品共有34款,《Ward's Auto》杂志的编辑通过日常驾驶对备选车型的
期刊
福特嘉年华RS WRC赛车是在WRC 2011赛季新的1.6L涡轮增压发动机规则实施后,作为替代福克斯RS WRC赛车推出的。嘉年华RS WRC赛车搭载了由福特、M-Sport与Pipo Moteurs公司共同研发的福特EcoBoost 1.6L 4缸直喷发动机,配备盖瑞特涡轮增压器与考斯沃斯电子管理系统。该发动机能输出220kW的最大功率与450Nm的最大转矩。  与其量产版车型不同,福特嘉年华
期刊
2011年4月11日,MINI WRC赛车在英国牛津正式亮相。MINI WRC赛车基于Countryman量产车设计,我们称之为“MINI John Cooper Works WRC”,由英国著名改装公司Prodrive负责改装。这款车搭载的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出自BMW Motorsport,采用直喷技术,涡轮来自盖瑞特,最大增压值达到2.5bar。其拥有一套特殊的四驱系统,并且前后轴都装上了
期刊
1977年,萨宾在迷路后发现了一片风景绝美且适合拉力比赛的荒漠;1979年,首届达喀尔拉力赛在此正式举行,从法国巴黎到塞内加尔的达喀尔,从此多了一群热衷于挑战自然的“疯子”;2009年,达喀尔走出非洲,移师南美洲的阿根廷和智利;2012年,第34届达喀尔继续北上探访之旅,从阿根廷的马德普拉塔到秘鲁首都利马,从大西洋沿岸到太平洋沿岸,从安第斯山脉到秘鲁境内连绵的沙丘,到处弥漫着赛车点燃的激情。一路走
期刊
自2004赛季开始,奥迪A4 DTM就在DTM中作为一款全新车型崭露锋芒。在2004赛季,奥迪A4 DTM问鼎总冠军,显示出其出色的性能和实力。  奥迪的技师们从奥迪R8在勒芒24小时耐力赛的胜利经验中获益。在A4 DTM的研发过程中,技师们将他们从耐力赛中获得的在实用性、可操作性和设计理念以及生产工程方面的技能运用在A4 DTM上。奥迪A4 DTM是一款性能极为出众的赛车,采用FR的驱动形式。令
期刊
请简要介绍一下Porsche Design这个品牌,它和保时捷汽车公司有什么关系?其产品种类有哪些?  杨:Porsche Design(保时捷设计)是保时捷集团旗下著名男士时尚奢侈品牌,创立于1972年,创始人为费迪南德亚历山大保时捷,即保时捷911车型的设计者。  保时捷设计品牌追求的首要目标在于产品设计,拥有真正的实用功能性,而并非徒具外观。因此,所有保时捷设计产品必须包含四大基本要件:力求
期刊
如果你看过WTCC的比赛,你一定会对一款车刮目相看,它便是雪佛兰科鲁兹。在2011赛季的WTCC比赛中,我们经常看见排在车队最前方的是两辆蓝色涂装的雪佛兰科鲁兹,而宝马、西亚特等传统强队的赛车只能排在后几位。最近我们又探听到了关于这款赛车的最新消息。  WTCC 2012赛季开赛在即,雪佛兰发布了新款科鲁兹赛车。与2011赛季的赛车相比,新赛车除了车身空气动力学套件和涂装有略微变化之外,最大的看点
期刊
与大多数汽车品牌不同,路虎似乎不太热衷于开发新车型。在刚推出的揽胜极光之前,我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见到过来自路虎的新面孔了。车型周期长对车厂或是消费者来说,其实并不是什么坏事。车厂省下了昂贵的研发费用,消费者所购买的这些车型,也不会太快被新产品取代。那些价格昂贵的豪华车车主最不愿意看见的恐怕就是自己的车变成了过时的产品。  路虎似乎看准了消费者这一心态。以揽胜为例,当前我们能看到的揽胜在2003
期刊
达喀尔的赛道上,很少能留下耀眼的中国红,相对于宝马、大众这些老牌车队来说,中国军团似乎只是这场野外拉力大戏的配角,然而此次中国军团的表现却让人刮目相看,其中哈弗车队更是以其出色的表现在南美大地上留下了一串坚实的“哈弗足迹”。  1月15日,当哈弗的两辆赛车驶下设在秘鲁利马武器广场的收车台时,也预示着哈弗的第34届达喀尔之旅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9000km的长途跋涉,14个赛段的惊心动魄,15天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