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俗学视角探析水族舞蹈动律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勤劳的水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水族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浩瀚灿烂的文化艺术,水族舞蹈就是水族文化宝库中闪亮的明珠,为我国少数民族艺术贡献出巨大的力量。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水族舞蹈艺术的传承是一个多方参与、动态创造的过程,它作为水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水族精神的标识、水族民俗中最为生动的部分,已经逐渐成为水族文化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水族;民俗学;水族舞蹈;舞蹈动律
  注: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19zc100)研究成果。
  一、水族文化概述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水族人口最多的县,也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该县的水族人口数量超过全国水族总人口的60%,拥有独特的“三都水族文化”,水族文化在该地区得以完整、集中地体现。水族文化体现在许多方面:水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水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水书则是水族古老文化的传承;水族拥有自己的历法,水历正月建戌,年终十二月和岁首正月,对应夏历八月和九月,属于典型的稻作物候历;水族拥有自己的故事传说,故事传说是水族用水语传播的重要文学内容,题材广泛,充满传奇色彩;水族拥有自己的歌谣民谚,平时用水语演唱传颂,是水族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内容。除此之外,水族还拥有自己的曲艺(旭早)、雕刻技艺、染织技艺、刺绣技艺、服饰艺术、节庆文化等等。
  (一)水族女子着装
  水族服饰分为日常服饰和盛装服饰,服饰的材质、款式、色彩、工艺与生产生活方式和地理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水族女子的着装因地区不同而形式各异,未婚女子梳独辫盘于头上,外包白底黑杠方格巾或白色、青色头帕,已婚妇女将青丝梳成一把盘在头顶上,再从左边插一把常用梳子,既灵巧又发挥固定作用。下装则着青色土布裤子,为了服装的干净和整洁,围腰也成为水族女子喜爱和必备的服装之一。脚下穿绣青布鞋,为美观和展现绣艺,水族女子会在裤脚处、鞋面及围腰上绣上平时所见动植物和几何图案的花纹作为装饰。水族女子和其近邻苗族一样喜好用银饰装饰自己。
  (二)水族民俗
  民俗学是一门以民间风俗习惯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传承的生活文化。水族是三都县的土著民族之一,在时代和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扩大和演变,逐渐形成一些水族世代传承、约定俗成的生活模式,这种“共同感”使大家自觉地遵守和守护。水族的传统节日众多,分别有端节、卯节、敬霞节、苏宁喜节等等,水族群众在这些比较重要的节日都会先举行祭祖的仪式,再开始其他活动。
  二、水族舞蹈以及水族女子舞蹈动律
  (一)水族舞蹈
  舞蹈是艺术的一种,舞蹈必须具有艺术性质。水族舞蹈属于水族众多民间艺术的一种,水族舞蹈自身包含一定的水族文化发展规律和特殊的舞蹈动律(图1)。水族舞蹈溯其根源,就像我们可以从人类学角度执着于探讨“我从哪里来”,水族舞蹈也可以从人类学角度去探寻“舞蹈从哪里来”。
  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人民主要生活在云贵高原,导致水族民间艺术有着浓厚的高原、高山地区文化特点,这点可从水族民间舞蹈艺术中深刻地感受和体会到。舞蹈本身是一种人体对动作韵律等所表现出来的视觉美的形象艺术,它不同于美术(视觉艺术)和音乐(听觉艺术),它是将水族人民内心的情感通过面部表情、肢体造型、动作的韵律表现出来的视觉语言艺术,是给人以视觉享受的形象艺术,还可以渲染艺术效果、塑造形象,以表情达意,是水族民众托物寄情的艺术手法之一。
  (二)水族女子舞蹈动律
  吕艺生教授认为“舞蹈艺术是很特别的艺术,它虽是一种实用的感觉层次的艺术,但它与人的思想、情感、情绪甚至观念直接相关,甚至融为一体”。三都县的水族生活在依山傍水的云贵高原特殊的地域环境当中,这就使得水族女子舞蹈在动律上有着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的特征,水族女子服装饰品的独特性也直接影响着水族女子舞蹈的动律。区别于苗族妇女舞动时随着变化多样的鼓点和节奏出现的“颤”“拐”“歪”等动律,水族女子舞蹈有着较为丰富的动态、动式和动律,具体如下:
  第一,一顺边动律。任何艺术形式都直接受人们的聚居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感、民族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水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方式筑造了水族舞蹈动律的根基,还因水族人民生活在我国西南高山地区,这就造成了水族舞蹈有着典型的高山地区的一顺边动律。水族女子在跳铜鼓舞时,人们根据铜鼓和木鼓敲击出的节奏,身体稍前倾,沿着逆时针方向同边手脚齐动,这就形成典型的一顺边动律,这种舞蹈步法展现出水族舞蹈的力量美和灵活的肢体语言。
  第二,屈伸动律。舞蹈是以人体姿态、表情、造型等为手段,表达人们的主观情感的过程。水族人民在舞蹈时不仅仅是为了舞蹈而舞蹈,人们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舞蹈时上身前倾,动作高雅,动作幅度随鼓点变化而变化,时而曲双膝微颤,时而随重拍重心下沉。舞动过程中多有贴近地面的动作,体现了水族女子虔诚朴实的民族气质。
  第三,画圆动律。水族有圈鼓而舞的习俗,音乐节奏平缓,幅度变化较大的舞蹈动作占少数。水族女子舞动时舞步简洁有力,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而变化,在踏步、踱步中前行;舞蹈方向又有前后左右的变化,进而在空间上形成“圆”,舞动中出现的扭臂摆臀的动作当中也有明显的“圆”的运动路线。另外,水族舞蹈在舞動时还带有“圆”的意识形态,除了受水族人民生活条件影响外,更有水族遗存的祭祀文化的因素,因而水族舞蹈动作有独特的画圆的动律。
  第四,甩、展动律。在水族女子跳铜鼓舞时常见“甩”和“展”的动律。“甩”动律是根据铜鼓和木鼓的鼓点变化做出慢甩手和快甩手的动作,随着情绪的变化做出平甩手、下甩手动作等;“展”动律具有较强的模仿痕迹,因水族铜鼓舞来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属于武舞,所以在舞蹈动作上大部分属于展开式。
  第五,移步、跺步动律。小农经济的模式孕育和推动水族文化的发展,水族舞蹈动作与农耕有着重要的联系。水族的水历属于典型的稻作物候历,说明水族有着深远的稻田文化。水族人民在稻田劳作时的撒秧、栽秧、薅秧、打谷等动作会缓慢地、有节奏地、有方向地移步(不伤害秧苗、不弄乱稻谷),这种步伐被善于模仿的水族人民应用到了自己的舞蹈中,成为水族人民勤劳勇敢、热爱生活的一种表现。在高原、高山为主的地域中,人们的运输大部分靠马,因此水族人民与马有着特殊的情谊。水族人民在节日中还设有专门的赛马活动环节,在与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善于模仿的水族人民为了感谢马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在舞蹈中加入了模仿马的动作,在步伐上逐渐出现了跺步、踢步、跳转步、勾踢步等等。
  三、结语
  我们常说舞蹈要从生活中来,从民众中来,最后还是要回到生活中去,回到民众中去。水族舞蹈已经成为水族这个民族的重要艺术印记,通过水族舞蹈我们能感受到水族人民的信仰,其也对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挖掘多彩的水族文化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水族文化发展必将越来越好,水族人民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隆萌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达斡尔族作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其传统音乐舞蹈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当地群众、民间组织以及政府都积极参与到传统音乐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达斡尔族传统音乐舞蹈的传承与保护,要重视从民间来到民间去,提高传统音乐舞蹈传承的原生性,将现代化技术应用到传统音乐舞蹈整理工作中。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舞蹈;达斡尔族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教育行业改革、创新的势头也在持续发展。近年来,很多中小学以及高校越来越重视音乐教育,如钢琴教学。作为音乐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钢琴的演奏也是一项极具创新性,且需要不断学习和练习的艺术。近几年,我国钢琴教育虽然取得一些进步,但仍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包括钢琴教学的模式、内容和方法都有待提升。文章从“为有源头活水来”展开探讨,对陈祖馨的《钢琴教学新思路》进行更深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实施,高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音乐学专业因深受人们的欢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报考。但是高校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教学传统观念以及专业舞蹈院校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要求,无法凸显出自身的特色以及优势。因此,为了提高高校音乐学专业舞蹈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舞蹈水平,便需要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和创新。文章主
期刊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很大,在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合理融入高职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从而有效影响教育方案的制定和教育过程的规划以及师资队伍的建设。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当中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水平,增强课堂的感染力。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曲艺作为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曲艺的影响力大不如前。虽然如今手机使用广泛,但电视节目在我国各年龄层中的普及率仍相当高,文章试从热播电视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挖掘可借鉴因素并应用于曲艺,从而提高曲艺的影响力。  关键词:曲艺;《乘风破浪的姐姐》;收视率  曲艺孕育于先秦,萌芽于秦汉时期,成于唐
期刊
摘 要:杜尚是20世纪西方艺术史上非凡的艺术家。他赋予艺术新的思想,将艺术放大,将生活演绎成艺术本身,让非艺术艺术化,让生活置于艺术之中,杜尚为我们开启多维艺术空间,为我们演绎自由无己的生活境界。  关键词:杜尚;艺术观;人生观;现成品;禅宗  在西方艺术史上,杜尚一直是一位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杜尚开启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门,也有人称其为艺术史上的嘲弄者。然而,不可否认,杜尚具有一种天生的魅力,
期刊
摘 要:高校钢琴集体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展现出集体课的特质和音乐技能课程的特性。文章分析教学法、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探索钢琴集体课程的考核方法变革、内容创新等,以推动教学效果提升,改善教学面貌,切实展现集体课的优势。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钢琴基础;艺术实践;教学改革  高校钢琴集体课的开设兼顾了教学资源的集中和学生艺术表演、未来就业的培养需求,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式,区别于高校钢琴专业的“一对
期刊
摘 要:谈及人物画,无人不晓古老的高古游丝描、魏晋顾恺之的以形写神、隋唐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南宋梁楷的减笔写意,但在当代画院,风景最盛,人物次之。这种现象是受到以山水为宗的传统观念影响,亦多因复杂的人物较之风景更难表现,同时还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韩平刚的人物画在中国传统人物画和西方美学思想熏陶下另辟蹊径,文章通过多角度分析韩平刚的人物画美学特点,推动人物画创作的革故鼎新。  关键词:人物画;西方
期刊
摘 要:为了激发学生在形体训练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近年来,高校教师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形体训练课程教学形式的创新探索,并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完成形体训练课程的学习。文章立足于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网络教学的创新理念,力图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实现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为服装表演类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机会。  关键词:网络课程;服装表演专业;形体训练  形
期刊
摘 要:少数民族文化一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重点关注的对象,我国陆续拍摄了许多相关的纪录片,比如《布达拉宫》《德拉姆》《沙与海》等,这些纪录片以淳朴、直观的画面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这些优秀的纪录片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通过几代纪录片创作者的努力,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已经在我国纪录片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文章对少数民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