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美学蕴含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x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广告设计不仅传达了商品和服务的信息,而且还传递了美。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很多设计工作者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获取了灵感并吸收借鉴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民族化的发展道路,就必须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向传统学习,并对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设计中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
  关键词:广告设计 传统文化 美学蕴含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生活,国外各种各样的思潮不断的涌入,对广告设计带来了很大的契机,也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把这些外来的技术和艺术创作观念融入到本土的艺术传统中,这是对本土广告设计者的巨大考验。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中,怎样才能把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融合进去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吸收其他国家艺术创作的精华,这是艺术设计中需要解决的时代性命题。浏览一下当今的广告设计作品,我们不难发现有许多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正好和传统文化中一些审美因素紧密结合在了一起,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广告设计的观念与潮流变化,又能折射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审美倾向,显示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广告设计融合的巨大艺木魅力。
   二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广告设计中的运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文化资源是如此丰富,如此便捷,如此铺天盖地又可以信手拈来。但是作为滋生于本土文化土壤中的广告设计,不管后天的来源如何的丰富多彩,是如何创造性地吸收外国文化设计的多元因素,毕竟本土文化有着无法改变的精神质素。因此作为广告设计者就要深切地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审美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具体的广告设计中要把具有深刻文化底蕴的精神观念合理运用,争取在广告设计中能够将其很好的结合起来,既要有崭新的元素,又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期待,运用具有鲜明代表性的图像来反映民族文化的内涵,可以丰富广告设计的表现形式。
   怎样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美学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采取一种动态的眼光,因为我们既有古代文化传统,又有新文化传统。传统也不是某种不变的精神因子,而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过去的文化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成果皆应成为我们今天的文化传统。比如在张艺谋的电影中,红色成为了最具有代表性的色调,到现在鲜艳的中国红已经成为能够体现文化特色的一种符码;在张大千的画中,淡淡的水墨画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这些具有独特文化活力的因素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既有内在的特质,也有外在的审美表现,比如敦煌壁画、长城、国画、长江黄河、熊猫、龙等,这些元素都是我们民族的集中代表,不仅如此,讲究天人合一的儒家中庸思想,讲究上善若水、无为而为的道家哲学也都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之处的体现,当然也属于中国文化审美中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历代文人画,还是民间艺术家的作品,都积累了大量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比如唐朝狂草的笔墨,民间各式的剪纸以及具有强烈色彩的木版年画,这些图示语言都给现代广告设计带来诸多的审美借鉴,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图式语言给现代设计中增添了典型的文化内涵和吉祥的图形符码,像流传极广的吉祥图案:如梅、竹、松;岁寒三友象征坚贞的友谊。三羊开泰象征吉祥如意;莲花与鱼寓意·连年有余。喜鹊与梅花寓意“喜上眉梢”蝠与福同音,意喻长命百岁·荣华富贵、一生平安、积德行善。冷静的思考,民间艺术是一种独特的本元文化,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如果把这些浓郁的吉祥元素结合在现代广告设计中,将会给现代广告设计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会给设计带来全新的审美效果。例如,我们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可以吸取国画的特点,使平面设计具有古典美感。书画中讲求疏密结合:疏而走马,密不透风。将这种构图特点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不仅使广告作品在构图上给人以舒服的享受,而且在整体上给以美的感官。国画的色彩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应该吸取的。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含义,如冷色调给人以沉着、冷静的感觉。而暖色调给人以华丽、成熟的感觉。作为广告设计者如果能够将平面的广告设计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把广告中的一些形体结构以及前后的空间关系适当调整,则就会是广告设计中的物体质感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特讲究平衡整饬之美,讲究和谐和内在的节律等艺术手法,比如篆刻讲究疏密的布局法则,既要强调变化中的均衡和整饬,还要符合科学上要讲究相对性的原理要求,同时也符合在艺术形式上的对美要求的基本规律,这是一种统一的、生动的、有韵律和节奏的审美感觉。广告设计师要尽量使图像趋于视觉化,如果做不到视觉化和易于沟通的话,设计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把情感融入设计之中,使广告获得了更为打动人心的力量。情感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因素,正如一位艺术家说的,要想感动别人,首先要做到让自己感动。除了情感之外,就是艺术形式的表达,为了达到很好的艺术表现力,就需要用一些较为强烈鲜明的色彩来表达,从而能够突出地表达所要宣传的事物,赋予具体的画中诗意,也就是说能够在有限的画面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艺术设计带给人的无尽美感。我感觉在艺术设计中价值观念的认同很重要,因为价值认同是艺术设计中最重要的文化因素,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则能够使得广告画面充满美感和诗意,而且民族文化中的文化隐私使得受众和广告设计之间具有纽带的作用。
   另外,广告设计则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强的学科,不仅从浅层次上反映的是一个艺术设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文化因素与现代广告设计联系起来,加以深入的研究,则是我们广告设计的很重要的命题。“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这是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的观点。如何将中国元素应用到设计中去,陈猛认为首先要进行市场调查,明确产品定位和确定产品概念,最主要的是把握好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其次,要研究深层次的文化特点,结合产品的特点和功能,提炼出某种文化的精髓和核心内容,对其进行创作和挖掘;另外,我感觉如何把“中国元素”能够很好地融入到广告方案中,则能够反映出广告设计的整体文化感,在这里既要有文化的特色,又要有国际文化背景下得审美诉求,也即是说既有传统型也要有开放性,让人们能够接受一种传统与现代融合后的美的艺术。这不仅表达我们的文化设计观,而且也体现了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鲜明的时代因素。现代社会是一个消费社会,因此在广告设计中注意如何能够吸引眼球,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营销手段。要采用文化与美学的多重手段,把各种能够体现价值的因素融入到里边,辅以各种修辞手段和叙述技巧来巧妙的包装自己,要达到良好的一种宣传效果,争取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做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考虑到这些因素后,设计者会将中国元素这些传统文化运用其中,增加其审美性。例如有些平面广告会在广告画面中加入青铜器和青花瓷以表现产品的特性或者表现一种良好的品牌形象。
   因此,因此,如何认识民族文化艺术与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关系,使其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应用更为广泛和深入,将是广告设计师们今后不懈努力的追求。
   三 传统元素的创造性运用
   当然,在对中国传统元素予以创造性的运用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以视觉传达为主的广告画面本身就是通过概念性的图解方法,这就要求广告设计者能够充分地认识到广告设计的基本规律,如何做到复杂的文化理念简约化、抽象的文化设计形象化,则是一种设计智慧的体现所在。一个成功的广告设计要立意鲜明,要清楚地向消费者把自己的文化理念和消费主张陈述出来,让他们在领略艺术美的同时,获得最形象化的广告效应。不能让观众看了之后一头雾水,弄不清到底在做什么,这些都是需要仔细予以琢磨的。如果说把广告作品当做一种纯粹的形式来看,应该在其中很好地考虑观众的审美期待和美学需求。现代广告设计表现方式千姿百态,多元而丰富,这正是审美多元化的发展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效果。成功的广告设计要体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既要有中国文化的情节,要有现代设计的基本特征,我想只有挖掘出中国美学传统的精髓,去表达一种诗韵和意境,则会让我们感到一种倍加亲切的感觉。通过这些有意义的视觉文化作品来表达商品的内涵,利用视觉传达的作用吸引消费者的目光,诱导消费者产生兴趣,征服广告受众,最终实现广告的终极目的。成功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很好的处理民族文化在广告中的特殊作用,用很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语言把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和价值追求凝结于广告设计之中,既要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又要适当地减去一些广告设计中过于商业化的宣传,这样就能保证这个广告设计的应有的文化品位,从而增强艺术的表现力量,让我们在接受一种广告信息的同时,切实感受到一种良好的广告创意带给我们的精神美感与艺术享受。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创新,但是创新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我们生长在历史文化悠久。艺术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华夏大地。从小到大一直受中国传统艺术的熏陶,耳濡目染,对它十分了解也十分熟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设计出来的产品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如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必须有开拓和发扬。透过传统文化的历史延伸脉络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因此,我们因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文化象征符号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更具文化性与民族性。
   哲学大师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诗意的东西贯通一切艺术,贯通每一种对进入美之中的本质现身的解蔽。”人本来就诗意化地栖居在这个世界,广告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来表现广告主题,无疑会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审美创造。现今在人们生活的各个空间无不弥漫着商业广告的气息,虽然眼花缭乱的画面,铺天盖地的信息,给人们追求美的愿望造成了困惑,但从审美意识升华的程度上,却起到了逐渐推动的作用。因此广告设计作为一种表现“艺术之美”范畴的形式,其主旨是在诉求商品信息的同时,创造出具有审美意境的视觉艺术形象,使人们得到审美的愉悦和艺术的熏陶。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带给我们了无穷的精神能量,也为现代广告设计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方法。在多元化的设计理念组构的现代广告设计领域,如何将优秀的“中国式”传统文化融进现代设计,让其继续在新的设计理念中闪现光彩,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探索的永恒课题。
   四 结语
   在当下日益发达的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注重传统文化价值的积淀性,传统文化是现代广告设计的生存基石。中国传统文化正焕发着魅力吸引着更多的关注,广告设计中的传统文化蕴涵,不仅能充分表达出我们神秘而古老的东方底蕴,而且能更好的起到国际传播和沟通、交流的作用。成功的广告设计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能够很好的处理民族文化在平面广告中的特殊作用能够用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把传统文化的精髓高度凝练的体现出来。中国的广告设计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将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逐步挖掘、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发展结合寻找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新形象,奔向世界,我们应使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现代广告策划创意中既具有传统性、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世界性,以适应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韦政通:《中国文化概论》,岳麓书社,2003年版。
   [2] 李砚祖:《视觉传达设计的历史与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王宝光、郝玉明:《现代广告平面设计》,河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4] 李浩:《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创造性思考》,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董德丽,女,1978—,宁夏银川,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工作单位: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其他文献
《兰若辞2:冥凤临世》作者:紫薇朱槿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年2月定价:25.00元这是中国最后一个神话时代,聊斋世界的蓝本与终结,从此三界离断,再不相通;这又是一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无论是哪种体裁的课本,也无论是哪个年级段都离不开朗读这个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引导学生多读书,指导学生读好书,是任何时髦的教法都无法取代的。  关键词:重要性;层次与指向;指导和示范  阅
播雅湿地生态堤位于遵义县东北面湘江右岸支流蚂蚁河上游周寨河段,距遵义县南白镇6km、距遵义市城区10km.遵义县播雅湿地生态堤的主要功能是使蚂蚁河规划河段形成蜿蜒曲折的
会议
我在减肥之前,一直在企业做中层管理人员, 每月按时拿着固定的薪水,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直到有一天,我从外地学习回来,忽然发现一度肥胖不堪的姐姐居然瘦的连我都认不出来了
每年进入五月,便是槐花盛开的时节,沟沟壑壑的槐树竞赛似的吐出一串串洁白的花串,散发着浓烈的香气.槐花好看,而且好吃,更是一味良药,能治疗多种疾病. 时令槐花巧吃法槐花糕: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各大院校的重点工作.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序开展学校创业教育,能够扩展大学生就业途径,降低大学生就业压力.新形势下,开展高
在没有完全截污纳管和清除内源污染的情况下,应用原位选择性激活PGPR原位生态修复技术(ISSA PGPR),对余姚市西江水体及底泥进行生态修复实验.结果表明:治理3个月的时间,水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与水的矛盾更加突出.而传统的工程设计方法已无法胜任城市生态防洪治涝工程设计,本文从城市生态防洪治涝新理念出发,着眼于安全性、生态性和社会性,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的治淮战略性水利工程.本文通过对淮河入海水道河道工程规划期、建设期及运行管理期采取的治理措施分析,进而分析河
文章以一种适用于弯道外岸岸坡防护的新型护岸结构形式—楔形丁坝群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在中小河流治理领域的应用价值,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布置楔形丁坝群前后强弯曲水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