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饿的滋味不好受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l1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2年秋,我被分配到广西钟山县党校(那时叫“五七”干校)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去县供销社买了两个搪瓷大碗,花帮灰里,好到食堂打饭吃。
  两个大碗一个打饭一个打菜,分工合理。但端着排队,就尴尬了,为何?碗太大,四两米饭只及碗中三分之一处,一份菜也就铺个碗底。
  已经买了,就得用。时间长了发现也有益处:碗大里灰(白色不行,反差大),会使炊事员产生错觉,尤其有一位眼神不咋好的,赶上哪天阴天光线暗点,屋里再有蒸汽,叭的一勺扣进去,他低头瞅,扣哪去了?看看脚底下,也没有啊。再仔细看,在碗底呢。这么点?给少了吧?再添点。他这稍一回手,我这就可多吃几口。需要说明的是,绝非占点便宜就高兴,实在是有苦难言。饭票不够吃,肚子不能放开。偶尔赶上个肉菜,又只限一份,也帮不了主食的忙。不过,若是清水熬窝瓜,他就是多扣两大勺子,我也高兴不起来。没法子,人馋。
  每月14.5公斤的定量,让我每日里是既盼着进食堂又怕进食堂。二两小馒头,刚出锅趁热吃,一口气吃七八个绝对没问题。也不是我胃口大,大家都那样,原因是副食差,缺油水。那时我每天自定的标准是早三午四晚三两。即便这样,遇上哪个月有31天,还是出现亏空。有时甚至想为什么不能月月都是28天呢,如果是18天就更好了。
  同事多数家在农村,隔一阵会换点粮票捎来。或是本地有亲戚的,星期天去亲戚家吃上一顿,就解决了大问题。我不行,我那时在当地举目无亲,吃哪都得花钱花粮票。我母亲、姐姐们都在外地,家中男孩多,都是凭本买粮,月买月光,帮别的行,帮粮票长了也有难处。再者都帮8年啦(下乡5年上学3年),我也不好意思总当伸手派,有些困难就靠自己克服了。在大学时有位女同学真不错,常送我粗粮饭票,感激得我都想跟她搞对象。估计人家一想找个连解决自己吃饭问题都困难的男人,还是悬,所以压根就没敢往这方面想,只当她是“扶贫”吧。这一毕业分开,粗粮票也没了,真愁人呀!
  有一阵子听说干校要搬到农村去。我们一帮单身汉听了挺着急的,说去那怎么搞对象(城里的)呀。急也没用,过一阵我反倒想开了,要是搬了,我就找个大队书记主任的闺女。我知道,大队头头家从不缺吃的,弄好了隔三差五还能有顿酒肉。但后来这事拉倒了,我只能继续勒紧腰带上讲台。偶尔劳动后学校管顿饭,就放开肚皮吃一顿。
  一天有位校领导从县里往家属院拉大缸木板子什么的,叫我去跟车(大马车)。我连扛带搬,非常卖力气,完事后领导夫人很真诚地说留我吃饭。按说我不能留,这种事常有(单身汉帮老同志家干活如抱白菜卸煤,都不吃饭)。但我一看桌上有炒肉炒鸡蛋,也就不客气了,吃了个风卷残云。回宿舍有位同志问上哪去了,我没敢说实话(吃领导家的饭,你胆子不小)。不料人家做了调查,弄清了,又汇报上去,日后入党谈话时就有一条:为人要诚实,不能撒谎。我冤死了。你不知道他家大缸多沉板子多厚。但不能分辩,只能心中暗自惭愧,还不都是粮票不够弄的,因为那天刚好是12月31号!我不在他们家吃就得饿肚子了!
  初夏的一天,食堂香气扑鼻,原来是炖猪肉了,两毛钱一份,不限量。大家都愣了,过年会餐了?一打听,原来是乡下闹口蹄疫,怕传染,有人便把猪便宜卖了。排在前面的,眼瞅着油汪汪的肉片熬青菜都不敢买。我知道自己没有那份定力,离窗口老远就鼓动着吃肉,说肯定没事,不吃会后悔。有人响应,但要我带头。我上前就买了两份,好家伙,扣给多半碗。那叫一个香,吃完后得意了好几天,嘴就没了把门,再进食堂还嚷嚷这口蹄疫怎么闹闹又不闹了。有人严肃地批评我,你咋还盼着闹。我吓一跳,弄不好“生活会”上又挨批评,忙解释说,我是恨它把馋虫勾出来,影响了咱艰苦奋斗的精神……
  结婚后我先住岳母家,两个大碗也拿过去了。老太太看碗边掉了不少瓷,又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心疼地说:吃不饱也不能嚼碗呀……
  我把一块炒鸡蛋咽下,才说:是……是磕的,不是嚼的。
  一晃,40年过去了,我也从年轻小伙,变成退休老人,想起往事不由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其他文献
雷政富事件曝光后,许多人非议雷政富的长相,将雷政富3个字解读为“雷人长相、政府官员、富得流油”。一时间,有人形容其相貌“鬼斧神工,把历史上的各种难看、猥琐、丑陋熔于一炉”,还有人将雷政富、刘志军、文强、杨达才等已落马的官员头像汇集一处,在微博里热顶,名曰“看长相就像贪官”……  其实,在笔者看来,中国自古就不缺貌丑之良臣,也不缺美貌之贪官,我们大可不必为雷政富们的长相过度解读。  就拿和珅来说吧,
摘要:“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已不仅仅是一句歌词。在汉语热的背后,离不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支撑。笔者在拉脱维亚大学孔子学院克拉斯拉瓦中学任教的一年时间里,基于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并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从内容、语言、词汇、语法点、语言项目、文化六方面分析了动画片《大耳朵图图》进入中学汉语课堂的教学适用性。  关键词:动画片;中学汉语教学;教学适用性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时尚,是社会上传播极快的“流感”,尤其在中国大地上,有“流感”的始作俑者,有广大媒体的热情支持和鼓噪,有趋之若鹜的“感染群体”的交相呼应,人们几乎都不能幸免于“流感”。  在毛泽东时代,“封资修的个人主义”是过街老鼠,“艰苦朴素的集体主义”是流行时尚。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使国门洞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涌入中国、涌入北京,使受过良好教育又不安于现状的中国青年成为外国公司的雇员并逐渐形
人过九十,眼前的人与事日渐模糊,相反,青年时代的人与事却清清楚楚,好像发生在昨天一样。一天,我在贵刊2013年第4期看到一篇文章,标题是《冈村宁次用八路军战俘交换侄子》,一愣,瞬间思绪顿开,蓦然返回到了70年前的1944年……  那是一个冬季,从渤海刮来的寒风,让山东渤海平原四野显得异常萧杀,然而我们抗日根据地军民却热情似火,一派繁忙。当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遭到打击,被迫转入战略防御。我们渤海根
“二郎腿”跟传说中神通广大的二郎神有关。“二郎腿”也就是二郎神的坐姿,即坐时将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上面的姿势。四川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庙旧时的二郎神像,都是这个姿势。  关于二郎神其人,比较通俗的一种是指《封神演义》中的杨戬。据说,杨戬自从娘胎里出来,额上就多生一只金睛眼,能看透天地阴阳,动态非凡。正在其父母恐慌之时,忽然来了一位老人,自称是“玉鼎真人”,请求杨家割爱。杨戬父母答
1914年春,毛泽东考入湖南第一师范,其间曾担任“学友会”的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职务,实际主持“学友会”的日常工作。1917年,学校教师开办了一所“工人夜校”,但因多种原因未能坚持下去,毛泽东决定由“学友会”接替将夜校继续办下去,并扩大招生范围。1917年10月30日,毛泽东亲笔撰写了一则颇具特色的《夜学招学广告》:  列位大家来听我说句白话。列位最不便益的是甚么,大家晓得吗?就是俗语说的,讲了写
我小时候上学时,老师教导,写作文常得引名人语录。名人语录像陈年火腿,味浓纯厚,身份尊贵;借味做菜,起头收尾,无不应验。然而小时候教学,价值观甚窄,只允许引用圣贤语录;孔孟可以,韩愈苏轼等也行,王阳明就得斟酌了,至于“反动人物”,其语录是断断引不得的。  语录不敷使用,怎么办?编,比如大家随便来个:“高尔基曾经说过,粮食是穷人的命根子。”“列宁曾经说过,学习时投入多少,长大后会收获多少。”“马克思曾
1982年,我在辽宁一家杂志社做编辑时,有一天,我拆开一封作者来稿,铺开稿纸一眼掠去,便被优美的文字和充满激情与内涵的内容打动了,其中的情节描写、故事内核等等,都甚为精彩。直觉告诉我,这是一篇发表后可能引起全国读者强烈反响的好稿件。讀到最后,呈现出作者的通联,作者:管谟业;笔名:莫言……  当年,莫言在全国文学圈还没有太多名气,我心想,莫言这个笔名有特点,好像深藏想要说而未道破的语言。此人非寻常。
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提出“纸老虎”概念的领导人是蔡和森。1922年9月20日,蔡和森在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发表了《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第一次使用了“纸老虎”概念。  第一个提出“反动派是纸老虎”论断的中共领导人是恽代英。1922年9月25日,恽代英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上发表了《民治运动》。文章不仅将慈禧太后、袁世凯、张勋等中国近代史上的反动势力比喻为纸老虎,同
胡宗南,一个出生于浙东宁波镇海县陈华埔朱家塘村的普通农家子弟,一个黄埔军校一期的高材生,一个一生以“剿共”闻名于世的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一个桀骜不驯、睥睨天下,却被人评价为志大才疏的“西北王”,一个蒋介石平生最信赖、最倚重的嫡系爱将,有着许多鲜为人知颇为另类的逸事。  狂傲少年  胡宗南,天资聪颖,智商极高,但是开发较晚。他14岁(很多人在这个年龄已经步入中学了)才开始进入孝丰县城高等小学读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