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借款信

来源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ouca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龄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我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朱德二哥之子)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
  此候
  近安
  朱德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讀着这段承载着报国之志、孝母之心和勤廉之德的特殊文字,不由得想去探究其背后那不寻常的故事。
  1937年11月,朱德老师的儿子邓辉林从四川随抗日部队来到洪洞县八路军总部看望朱德,告诉他四川老家仪陇正逢旱灾,家里人因他参加革命而遭受株连和迫害,生活异常艰难。一番话让朱德想起了自己80多岁的生母和养母。由于自己忙于革命,一直没能照顾她们。他担心二老不能度过荒年,很想接济一下,尽一个孝子应尽的义务。
  然而,身为八路军总司令的朱德却苦于身无分文,于是在11月29日,他给四川的儿时好友、同学戴与龄写去这封借款信,并直言,所借的钱必定不能偿还。
  心湖涟漪
  这封短短的求助信透出的恳切和无奈,令人读后无法不为之感慨。200元难倒了总司令,大孝为国是此心!
其他文献
“同学们,上课时间到了……”广播中悦耳的女声响起。唉,美好的光阴总过得飞快,我恋恋不舍地合上利用下课时间阅读了几页的《傲慢与偏见》,起立,敬礼。  讲台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着课,可我却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伊丽莎白和简后来怎么样了?傲慢的达西先生与他的朋友宾利先生后来又怎么样了?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向了抽屉中的书,光滑柔和的纸张,沁人心脾的墨香,深深地吸引着我。呀!碰到了!我将它缓缓挪到抽屉口,搭在我的
期刊
“啪嗒,啪嗒……”雨水顺着屋檐滑向地面;“知了,知了……”黑色的小虫子隐匿在树干上叫嚣;“叽喳,叽喳……”小鸟此起彼伏地唱着歌……  夏天的声音是最有趣的,但你必须屏息凝神地听。  我在花园里东走走,西逛逛,突然间,传来“呱呱”的声音,我连忙弯下腰,在草丛里寻找声音的源头。  我听到一只小虫子在自言自语,似乎在抱怨老天为什么要下雨,害得自己浑身都湿漉漉的。我又拨开一簇苍翠欲滴的小草,一只七星瓢虫正
期刊
如果你问我最讨厌什么,我不得不说说那张老脸 黝黑毛糙,仿佛很多年没洗过一次;颧骨突起,沟壑纵横;表情僵硬,从来就没有舒展过 从小,我就对这张老脸敬而远之 不!是厌而远之 ①  大家都叫他汪爷 他六十多岁,在街头开着一个修车铺 ②  我讨厌那张老脸偏偏又避不开 修车铺是我上下学的必经之路 也就是说,每天,我会有四次看到那张令我讨厌的老脸 这也就罢了,问题是 ③  常常,我正悠闲地走着路,冷不丁就听到
期刊
盼到了,盼到了,冬天来了。   冬爷爷迈着缓慢的步子来了,他像是在担心我们生他的气,为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   看呀!他为小草盖上了洁白的羽绒被,给树姑娘穿上了晶莹的白纱裙,给房屋戴上了一顶温暖的白线帽,为远山带来了量身定做的一套雪白的狐皮大衣。放眼望去,玉树琼枝、粉妆玉砌,大地上充满了诗情画意,好一个洁白无瑕的世界!   当然,这些都是冬爷爷最心爱的孙女们——雪花的杰作。雪花像一个个美丽的舞蹈家
期刊
窗前,有一个瓷盆,本是用来养花的,后来花枯了,水也干了,只剩下一盆干巴巴的灰土。不过,最近这里又添了生机。  一对麻雀来这里定居了。过了两天,一个家伙的肚皮下,出现了一个雪白的雀蛋,我激动万分,等待着下一个激动人心时刻的到来。  窗前的鸟声从对唱变为了重唱,而后又有一个小高音在独唱。啊,它们有了雏儿!我赶紧凑近玻璃窗,眯着眼,咧着大嘴,仔细端详着这个小家伙:一身的灰羽,看上去软软的,绒绒的,小黑嘴
期刊
“人”“言”为信,言而有信,“信”字最初的含义,表明了一个人可贵的品质,就是诚实。  “信”不仅是为人之本,还是经商之本、为政之本、治国之本。一个人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称赞与帮扶;一个国家守信,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爱戴以及国际社会的肯定与支持。  下面是河南集慧中学八·1班开展的以“人无信不立”为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对应任务。  活动一:认识诚信  季札挂剑  春秋时期,季札第
期刊
“啪!”一只蚊子的尸体烂泥一样贴在我手臂上。我推開书本,大叫:“奶奶,有蚊子!”  “来了,来了,我来给你扇蚊子。”奶奶放下正在清洗的碗,踢踢踏踏地走来。蒲扇挥起来,烛光摇曳。  “电什么时候才来啊?热死人了,还怎么做作业啊!”我把书本狠狠地往桌上一砸。  “哦,我扇风,扇风。”蒲扇挥起来。烛光一晃,灭了。奶奶赶紧将蜡烛重新点起。  作业终于做完了。奶奶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她略显肥胖的身体
期刊
《藤野先生》一文写于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分别20年后的1926年10月,其时鲁迅正在厦门大学执教,藤野先生的照片一直挂在鲁迅北京寓居书房的墻上。10年后的1936年10月,鲁迅辞世。藤野退休后回故乡福井开了诊所。他在得知鲁迅去世的消息后,写下《谨忆周树人君》一文。  令鲁迅记忆深刻、深深感念的藤野先生主动帮他修改订正课堂笔记的事情,藤野也有记忆,他记得上课时鲁迅非常努力,很认真地记笔记,不过作为留学
期刊
最难忘数学老师的那双“阴阳眼”。  他生氣的时候,眼睛圆睁,发出利剑般的光芒,让人不寒而栗;高兴的时候,眼睛眯成一条线,眼角丝丝缕缕的皱纹像秋阳下盛开的菊瓣,让人心旷神怡。  每次周考后,数学老师总喜欢中午自习时坐在讲台上批改试卷。当他眯起眼睛,露出满意的笑容时,一定正在试卷上勾出一道道向上扬起的弧线;若是他的眼睛瞪大了,似乎要喷出火来,那他的笔一定正在狠狠地向下画出一道道斜杠。  “小A,你给我
期刊
(总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1.“烟波江上使人愁”“江入大荒流”中的“江”指的是 ;“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的是 ;“最愛湖东行不足”中的“湖”指的是 。(3分)  2.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地上战火纷飞,许多国际友人来中国进行援助。其中有三位杰出的记者,他们经过实地采访后,写下了记录中国历史的著作。他们的名字及作品分别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