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合唱指挥中案头工作的重要性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o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唱作品的案頭工作是指挥者在排练工作开始前针对合唱作品所进行的全面的研究准备工作,是集指挥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个人智慧来开展工作的重要阶段,是使词曲作家的一度创作转化为实际音响并最终进入听众心田的最初阶段。指挥者通过案头工作,对合唱作品进行客观准确的整体把握, 从而准确阐释音乐作品的情绪情感与思想主题,为合唱作品在舞台上的完美展现奠定基础。
  关键词:合唱作品 案头工作
  中图分类号:J6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5-0008-02
  合唱指挥者通过案头工作,对合唱作品进行客观准确的整体把握,再融入个人对该作品的理解和个人情感,从而阐释音乐作品的思想主题与情绪情感,为合唱作品在舞台上的完美展现奠定基础。本论文对合唱作品案头工作的范围界定为:指挥者拿到合唱作品后到正式排练之前的所有工作均为本文中的案头工作,具体主要涵盖三个重要方面:理解音乐作品、设计指挥动作、制定排练计划。
  一、案头工作是排练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排练是指挥者对合唱作品深入加工的过程,是体现指挥者智慧、检验指挥者艺术境界的过程,是决定对作品的解读是否准确、有深度,是否忠于原作、创造性地升华原作的关键过程。对合唱作品进行排练是合唱指挥工作中的核心任务,而指挥者在排练前对合唱作品所做的一切案头工作,正是核心任务中的核心。而在案头工作中,指挥者需要去熟悉、理解、分析合唱作品,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指挥动作,最后制定排练计划。案头工作做得越细,排练过程就会越加顺畅,可以说,案头工作是排练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是合唱排练迈向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指挥在进行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最基本最关键的一个工作环节。少了案头工作,合唱指挥的一系列工作程序便无从展开,指挥者的工作也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对于一名指挥者来说,合唱作品就是其艺术的生命源泉,是指导指挥排练工作的根本原则。因此,合唱指挥中的案头工作环节,正是完整准确、不折不扣地执行这一根本原则。
  二、案头工作是演出成功的主要源泉
  合唱作品的演出环节是整个合唱指挥工作的最后一个程序,是案头和排练工作的具体体现,是指挥者面向广大听众展示音乐作品艺术成果、魅力的社会行为。在演出过程,合唱作品通过指挥动作及合唱队员的演绎而得以向听众展现,演出过程或完美、震撼、成功、出色,或失误、瑕疵、纰漏、不足。无论结局如何,在演出过程中听众所听到的音乐或感受到的艺术形象,都是指挥者在案头工作及排练工作中对合唱作品进行艺术处理后的音乐, 它不仅充分表达作者的原创意图,同时还应是原创意图的进一步升华和拓展。在合唱指挥中,无论你的指挥技巧多么娴熟都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忠实于合唱作品。这就要求作品指挥者在案头工作中必须要以谦虚、认真的态度去正确认识研究合唱作品,深入理解和努力挖掘合唱作品,尊重和真诚地表达合唱作品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情感、精神、力量、风格和音响构思等。继而再据此而设计符合于该作品的指挥动作、最终制定排练计划。而在演出过程中听众所感受到的二度创作,包括合唱指挥者对作品作者在进行无声创作时所无法尽善的想象、或在乐谱中无法详尽记录的细微之处等,均依赖作品指挥者通过案头工作来进行选定、补充或修正,依赖作品指挥者通过案头工作对作品的局部所进行删减、添加和调整。同时也包括指挥者通过排练所听到的实际音响,去发现乐曲中所存在的原作作者在创作阶段主观上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的表现可能,从而去赋予该作品更加明确的情感表达。因此,在合唱作品的演出过程中,其蕴含了作品的指挥者在案头工作中的精心准备和设计,也体现了指挥者在作品排练工作中的努力及创新。可以说,排练工作是演出成功的主要保障,而案头工作则是演出成功的重要源泉。
  三、案头工作对于合唱指挥者的意义
  合唱指挥者是案头工作的主导者,而案头工作是指挥者取得成功的基础。在案头工作中,指挥者必须去理解、分析合唱作品,根据作品去设计符合其风格特点或情感表现的挥拍动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排练计划,这不仅体现了指挥者的专业技能,更显示出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者所具备的统筹能力。因此,案头工作对于一名合唱指挥者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案头工作是合唱指挥者综合素养的体现
  作为一名指挥者,掌握全面的音乐理论知识,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是案头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石。合唱指挥中的案头工作开展,不应该是无头苍蝇,乱飞乱撞,而应当遵循艺术的发展规律,用艺术的思维去感受作者在创作该作品时所饱含的情感。因此,指挥者不仅要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包括全面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作曲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外音乐史学、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的学习,更要注重自身专业技术的学习,其主要包括合唱的诸多技巧,如声音的处理、声线的划分、男女音色的特点及怎样科学地训练合唱队员的声音,更要掌握指挥的基本技能,包括挥拍的图式及熟练的读谱能力、敏锐的多声部音乐听觉和声乐、钢琴的演唱演奏技能等。指挥者运用音乐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合唱作品,用合唱指挥的诸多知识去设计自己的挥拍动作,这些知识是案头工作开展时所必备的音乐理论素养,没有这些音乐理论作为基础,案头工作将无法顺利进行。
  此外, 在开展案头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合唱指挥者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合唱作品一般是由歌词和乐谱组成,指挥者在案头工作中的挥拍设计和艺术处理等都需要对该作品的歌词内容及所表现的情感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解读,并通过作品去感知创作者的创作背景,力争准确、完整地表达出创作者的创作意图。指挥者在制定排练计划时头脑中所设计的语言组织与表达等也需要其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指挥者的排练计划工作是一个与合唱队员在脑海里进行交流和沟通时的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指挥需要经过这一环节的工作,以便在排练时能够详尽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音乐的处理、新的创造、指挥意图、演唱要求等传达给合唱队员。   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者,还要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合唱队员是一个集体,这是一个大家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及思维方式,如何将合唱队员的精、气、神完全统一在一个层面上,这需要合唱指挥者具备不错的组织能力。指挥者通过自身的专业技能,再结合一定的组织能力去训练合唱队员,使他们的音色变得和谐统一,使他们的精神状态高度一致,情感表现完美无瑕。
  作为一名合唱指挥者,当其具备了深厚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了对歌词及旋律的迅速、深入、全面、准确的理解能力,具有了丰富的文学语汇,良好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统一合唱队员的思维、情感的组织能力。此外,能较好掌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艺术性和分寸感。那么,对于合唱指挥者来说,在案头工作中无论是分析处理作品、设计指挥动作或制定排练计划,都能更有效地提升其工作的效率。
  (二)案头工作是合唱指挥者思想境界的体现
  指挥者在做案头工作中,在分析处理作品、设计挥拍动作时,必然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来审视合唱作品、精确细致地阐释作品。首先,在深入研读合唱总谱的过程中,指挥者并不是机械读谱的匠人,他不仅要魂系作品,同时还应是一位理念清晰、有思想和独立见解的艺术工作者。只有这样,指挥在研读作品的过程中,合唱总谱在指挥者的大脑里就是丰富的情感联想、鲜活的音响形象和栩栩如生的动态画面,此外,合唱总谱在指挥者的头脑中还是汩汩流动的屏幕,在屏幕里呈现的不仅有作品创作者的思想,它还包括着指挥者对于合唱作品的二度创作,即指挥者在品读合唱作品后的思想情感。其次,合唱指挥者的职业特征常常被人們形容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确实如此,不过如果指挥没有历经案头工作的过程,没有去分析、处理作品,没有去根据作品情感设定挥拍动作,没有经过案头工作而想象出作品原本的艺术形象及赋予作品个人的思想情感,那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过是空谈而已。实际上指挥者在案头工作中分析、解读合唱作品,想象艺术形象,最终赋予作品内容较深的思想深度,这才是一名合格的指挥者的职责。总之,合唱作品千姿百态,指挥者解读作品也会千差万别,没有一定音乐素养、不具一定的思想境界,就很难完美、准确地阐释合唱作品,尤其是一些具有哲理的、题材较重大的合唱作品,在案头工作中更需要指挥者做出有深度的认识和见解,才算得上是具有思想高度的解读。
  当然,一名合格合唱指挥者的思想境界,并不仅仅是从书本或课堂上能学到的,而是在指挥合唱队员演出过程中经历成功或失败、喜悦或兴奋、苦涩或无奈以及在苦辣酸甜、杂陈五味的长期磨砺中才能逐渐达到的一种蕴含深刻的思想境界。在案头工作中,指挥者如果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那他的思想意识永远也不可能达到真正的思想境界。
  (三)案头工作是合唱指挥者忘我境界的体现
  当指挥者拿到合唱作品,在为作品做案头工作时,都会认真准备,甚至忘我地将全部思绪集中在纵横交错的乐谱之中,此时任何无关的事情都会被置之度外。在此过程中,指挥者在阅读作品时会产生极其丰富的联想,从怎么样去体现各声部的音响组合到如何更完美地陈述作品的主题;从怎样去完美陈述作品和声织体特征再到想象各声部的演唱情态;从怎样正确表现作品力度层次的变化及速度的把握等,指挥者都会在脑海中对作品进行步步深化,其处理作品的思路也会越加清晰,案头工作中的这种忘我的境界正是一名合格指挥者艺术责任感的集中体现。忘我的艺术境界是任何一位指挥者都应该具备的职业习惯。当然,合唱指挥者在案头工作中的这种忘我境界并不是所有从事指挥的人都能具备,在案头工作的准备过程中,有的指挥者不认真读谱而只是粗略浏览、不以为然;有的是凭借直感和经验,耍弄小聪明,依靠“听会了再挥拍”;更有甚者,能够认真准备,人也非常努力,但其准备缺乏艺术想象力、不具备创造性等等,这样也就难以达到这种忘我境界。
  综上所述,案头工作是合唱作品最终演出能否收获成功的关键。一名合格的合唱指挥者,要让自己徜徉在合唱作品的艺术意境的汪洋中,思考、想象、忘我,让音乐的翅膀在艺术的蓝天上自由翱翔。
  参考文献:
  [1]陈良.合唱指挥知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78.
  [2]朴东生.指挥艺术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李生贵.试论合唱作品的分析处理[J].甘肃高师学报,2002,(06).
其他文献
【摘要】高校音乐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从事音乐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和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音乐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的重要性,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校本音乐课程的内容,希望能推进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的开发。  【关键词】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地方高校校本音乐课程开发研究---以湘西南某高校为例;邵阳
摘要:在人类文明不断深化、精神追求更为卓越的今天,一个优秀的音乐作品,要让世人接受,不但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深度和丰富的历史底蕴,还要能展现出不同的时代精神。而学堂乐歌就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学堂乐歌是我国古代传统音乐与近代音乐之间的”分水岭”,有着承上启下的意义和作用。在学堂乐歌的创作上,李叔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李叔同,就没有今天的学堂乐歌。他独特的艺术审美和音乐艺术创作
摘要:音乐是一种时空严谨的架构,时间犹如一个横向的轴线,空间犹如一个纵向的轴线。是由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等组合而成。高中音乐欣赏引导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感悟、分析来充分挖掘音乐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时间意向探究、音乐空间意向探究、音乐时空交融意向探究。  关键词:时空 音乐要素 高中音乐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  音乐通过不同的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和声的搭配,所表现的时间
摘要:广西壮族传统民歌是壮族历来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其民歌本身就蕴涵着壮族人民的心理认知特性。而且经过千百年的沉淀与积累,这种群体心理特质已经完全融入到歌曲之中。这就给我们研究壮族族群的心理特征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原料。尤其是民歌的曲调结构深刻地反映出壮族人民在事物认识、理解甚至表达方面的心理模式。同时,这些民歌曲调反过来对壮族族群的心理构建又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壮族 民歌 曲调结构  
摘要:群众合唱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特征。通过社区人员合唱的方式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容,则可以让人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可以促进社区人员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发展,有助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本文首先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述了社区合唱的重要性,结合现阶段影响社区合唱作品整体性色调的主要因素,最终提出了优化社区合唱整体性的可行性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现状,并在总结群众合唱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对以群众合唱助推和谐文化建设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述。
摘要:音乐欣赏课在我市中学已经开设了多年,它丰富着学生的知识,陶冶着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长期以来学生对这门课兴趣不够高,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个别学生甚至找借口请假,更不用说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来源。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直接动力,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探寻影响中学生音乐欣
摘要:普通高校音乐学副修专业办学模式的整体原则和核心理念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创新机制的构建是高度同步的,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和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高度一致的。能把视野投向高等教育发展,人的全面素质发展的高度和深度上,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来说都是个不小的贡献,值得在普通高校大力推广和借鉴学习的。  关键词:推广 路径选择 条件保障  1999年9月,美国音乐教育者全
【摘要】“音乐”作为人类的第二种语言,以其独特的形式对人的整体素质有着全方位的影响。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基础,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应该让孩子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到这份知识带给他的快乐。怎样引导学生在欣赏乐曲的同时,快乐的去发现、体验、创造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低年段;音乐课;教学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的《乐记》就指出:音乐是乐(yue)者乐(le)也。我国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