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结石的 “自白”

来源 :家庭科学·新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ijiren_ru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石头的说法很多,比如海枯石烂,石破天惊......而我,是石头家族中低调又有内涵的特殊一员,叫“结石”。医学给我的定义是:人体或动物体内的导管腔中或腔性器官的腔中形成的固体块状物。我可寄居在人体很多部位
  我为人高傲,很难和人和平相处。我的存在让人不安,我发脾气时会带来惊天动地的麻烦,让你们痛得生不如死。我可以寄居在人体的很多部位,如胆、胰、肾、膀胱、输尿管、胃,甚至牙齿、眼睛、皮肤!
  我是由无机盐或有机物组成,一般有一核心,由脱落的上皮细胞、细菌团块、寄生虫卵或虫体、粪块或异物组成,无机盐或有机物再层层沉积核心之上。由于受累器官的不同,我形成的机制所含的成分、形状、质地、对机体的影响等均不相同。我可以小到0.3厘米以下,也可以大到3厘米以上;我可以单发,也可以像泥沙一样密密麻麻,但无论怎样我的威力都是杠杠地,可造成人体管腔梗阻,影响受累器官液体的排出,产生疼痛、出血或继发性感染等症状。
  我的成长要经过时间沉淀
  其实我的成长是很不容易的。首先就要过度饱和。在一杯清水中加入过多的白糖,当白糖处于“过度饱和状态”,糖分子会变成固体沉积在杯子底部。我们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当人体过多的摄入无机盐(比如钙、草酸等),或者人体体液丢失(大量出汗)、饮水不足等,都会导致无机盐处于过度饱和状态。
  无机盐变成固体沉淀出来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晶体是我的初级状态,还不能叫结石。晶体和一些基质的物质或坏死脱落细胞、细菌、异物等,形成我的核心。核心才是我的雏形,不断有晶体的加入,核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在时间的沉淀之下,最终形成结石,这才是我。
  我独爱“结石体质”的人
  当然,我不会出现在所有人的身上,我独爱“结石体质”的人。“结石体质”是我最喜爱的宿主,他们一般具有易形成结石的相关身体特质。比如身体解剖结构的畸形;身体代谢因素,如嘌呤代谢或钙磷代谢等问题;身体内环境,偏酸性环境或碱性环境中易形成结石。他们还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肥胖、饮食无节制,饮水不足、缺乏运动以及不良的生活习惯。
  我是你们人类的眼中钉,肉中刺,于是你們想方设法地要来除掉我,可你们知道我最怕的是什么吗?就是多运动,降体重,饮食清淡,这让我难有容身之地,而且一般1.5厘米以下的尿路结石,还有可能通过运动排除体外。对了,还有最有效的一点: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每天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一部分人经过饮食干预和保守治疗的综合治疗方法,只要做到膳食多样、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等,在定期复查中有时会发现我变小甚至消失了。当然如果我长得够大时,要除掉我就只能手术了。
其他文献
长期服用褪黑素有负面影响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张卫华说:没有任何食物有绝对助眠作用。褪黑素产品,也不具有长期助眠效果,甚至有人出现更难入睡现象。最初两天可助眠,第三天开始助眠作用下降,目前在临床实践中,我还没遇到连续服用褪黑素产品超一周以上还持续有效的情况。此外,长期服用褪黑素还可能对内分泌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红酒助眠也不可取。张卫华说:“酒精对大脑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个体对酒精
[主编的话]“主编播报”是我刊2010年开办的新栏目。我希望能用很短的篇幅,将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参会或采访中听到的、看到的来自优质“信源”的信息浓缩后传达给读者朋友:“让大家告诉大家”。  新课改后,教师面临的挑战很大。2006年我们在宁夏进行的调查以及2008年我们在全国23个省市所做的调查显示,面对新课改,教师“想改变但不知道怎么改变”的分别占55%和65%。所以,我们要帮助教师解决“怎么做”的
观名校长,地别校异,各具其行,然皆有成,深惠师生,乡里称颂。  孔子云“吾道一以贯之”。盖事必有其道,且必有贯之者。名校长亦然。其修为事功,一以贯之者何?吾观之,此乃“本然”与“应然”之相契相合。  然“本然”之义,“应然”之理,世说纷然,言及道术事理,愈发胡越天壤、仁智异殊,莫衷。一是。故此,欲言名校长之“本然”、“应然”及“相契相合”,不妨直抒己见,而于纷然世说,淡然处之矣。  此曰“本然”,
我校实行校长、主任、教师、学生四级值周管理的办法。  刚开始的时候,为了保障检查的内容更全面、计分的标准更科学、考核的结果更公正、评出的流动红旗更让人服气,校领导或者主任总是将那个考核记录的本子和“执法权”牢牢地控制在手中。  这一周,轮到身为校长的我值周。主任又是班主任,跟班比较忙。无意之中,我将记录的本子和裁判权交给值周教师惠。  让教师当主角,校领导、主任及学生当配角,能行吗?这个疑问被惠接
课堂教学由诸多的环节组成,只有各个环节优化了,各个细节的效率提高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才会提高。以下列举一些课堂教学中常见的低效行为,以及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大家参考。    课前准备仓促    片段1:上课铃响后,教师缓缓走进教室。随后,一些学生气喘吁吁地跑到自己的座位,从书包里取出课本、练习册及其他学具;一些学生难以抑制兴奋之情,与同学谈论着课间的游戏活动。教师大声喊道:“安静!安静!开始上课了
在编辑陶西平同志《一路走来——陶西平教育漫笔》的过程中,我一直被感动着,被振奋着,被激励着。  陶西平同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位老领导、老教育工作者,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他早年做过中学教师、中学校长,后又担任过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北京市市长助理(分管教育)、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总督学顾问、北京市社科联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全国联合
“城在海中,山在城中,楼在林中,人在绿中”大自然给了威海过多的宠爱,让它的美因内敛而厚重,因平实而持久,而在它的中心地带——威海市环翠区,人们同样可以感受到的是与这种自然生态相映相宜的教育生态的独特魅力。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大略地描绘一下这个教育生态系统,一是借用老祖宗的话来形容,即“和而不同”、“和合而生”“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词”它所包含的和谐、协调、平衡、秩序、协同的意蕴体现了
八方声音    “教师的劳动是天底下最复杂、最难以定量的脑力劳动。如果以简单方式进行末位淘汰,有可能劣币驱除良币。”    南京市白下区教育局不久前宣布,今年该区将正式试行教师末位待岗培训制度。针对此事,《中国青年报》发文指出,实施末位待岗培训制度,会让更多的教师看到,教得再好,也有下岗的可能,这样的制度能让教师安心教学吗?在法国、德国等国,中小学教师都属于国家公务员。在这些国家里,中小学教师非因
因工作关系,我们常要和国内一些名校校长打交道,感到一些校长的身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官本位的习气,这引起了我们对校长修养的思考。    1. 千呼万唤不应人,妨碍正常沟通    目前,许多校长想要规避杂务的干扰和外界的压力,不愿或者很少接陌生来电,多少也在情理之中,可以理解。但是,少数名校校长在此问题上的一些极端做法,已给正常的沟通和交流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在工作中,在与国内一些名校校长联系时,打
“以人为本”管理要求校长转变观念,从大处着眼,细处着手,眼中有事,心中有人。下面是我在襄川中心小学工作时,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的三个例子,愿与大家共勉。    一、干群“亲密接触”    目前,教职工与校长的关系不十分融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长缺乏平等的理念。如果校长能够平等地对待教职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那么肯定会改变双方不融洽的关系。我在布置学校会议室、选定阅览室的位置时就注意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