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肺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lan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患者5年生存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肺癌的复发和转移。血行播散是肺癌转移的重要途径,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发生远处转移。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因此对肺癌患者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此,我们就相关研究进展加以概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复肝春6号(Fuganchun 6,FGC-6)诱导小鼠肝癌H22细胞凋亡的机理。方法:将FGC-6制成水煎剂,过滤,最后用微孔滤膜过滤除菌。药物浓度以生药计。采用MTT法计算FGC-6对H2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发热、痰中带血、左胸隐痛20d。既往慢支病史20年。查体:肺气肿体征,余未见异常。入院后查血常规:WBC10.63×10^9/L,Hb112g/L,血沉24mm/h,癌胚抗原(CEA)、
上腔静脉引流人体的上半身血液回流到心脏,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部分或者全部阻塞,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流回流受阻静脉压增高,而出现的头面部、颈部、上肢等部位肿胀,
简述了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氨系统的特点,着重介绍了该系统制气工段和净化工段的三废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并对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续)李立清,杨建康,陈昭宜(湖南大学,长沙410082)(续1995年第3期)3.4吸收法3.4.1水吸收法让恶臭气体与水接触,使恶臭物质溶于水中,达到除臭的目的。此法仅对水溶性的恶臭物质有效,但存在
目的:建立一系列适用于药物筛选的微孔板抗氧化实验方法。方法:采用SpectraMax M5连续光谱酶标测试仪,建立抗DPPH氧化活性、清除羟自由基实验方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还原能力
对热传导及热对流2个热传递实验做了改进.在热传导实验中,将变温指甲油均匀涂到导体上,通过加热导体,指甲油的颜色将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进而可以直观显示热的传递过程.
目的:探讨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胸苷酸合成酶(TS)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
研究了黑白显像玻壳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粉尘的水溶性,酸溶性,浸出毒性和铅的存在形态,提出了用盐酸循环浸铅,冷析PbCl2的提铅方法,考察了浸取剂及浓度,浸取温度,浸取时间对铅浸出率的影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