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外贸专业一直是重头戏。随着我国对外经济日益增多,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日渐提高。这个背景之下,很多高职院校开设了相关的外贸单证实务课程,通过对于在课程的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来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并且提出更多的创新方案来将教学的质量提升。本质上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在本文a中,着重从外贸企业的单证实务出发,详细的结合市场中对于贸易操作的具体细则要求,对外贸单证实务课程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贸单证;教学实务;对策研究
现有的外贸单证是在进出口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外贸单证是在贸易活动业务开展中的许可证明,单证的工作做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外贸业务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准。高技能的单证人员能够使贸易中的操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快捷性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后期完善交付单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并且对于外贸业务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传统外贸单证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传统外贸单证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
第一,理论讲解多,实践动手少,教、学、做一体。没有落到实处,老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究其本质来说,仍然是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课时远远超过实践课时,实践课时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技能。
第二,教材老化,使用的教材仍然按照知识的学理结构编排,没有真正反映外贸单证操作真实面貌,尽管教材上都叫实务。学生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是为了达到成绩标准而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为了学习到知识而去努力学习,导致在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很高,对于相关的技能要求就会相应的降低,这样的情况对于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实践能力的缺失会使得学生在外贸交流中出现很多的专业层面的问题,这也会使得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和优秀专业人才出现了背离。
1.2 实践教学不能凸显职业性、岗位性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提出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在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的过程中,要将企业发展的要求融入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师资建设的团队要求中还是很难达到早前设计的目标。在很多的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考虑到商业秘密和其他经营的方式,很难将企业的经营方式完全整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都是走马观花,很难以具体的问题深入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办法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只是浅显的了解相关的知识。
2 高职外贸单证实务教学中对策研究
以培养人才为服务目标,其根本要着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基础,从外貌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转向外貌单证岗位一线的实践教育,结合实际,创新课程。
2.1 教学项目化
在教学内容的考核方面要加强实用技能的考核,让学生校内的学习可以与实际工作接轨,用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高职院校组织教学的形式上,要结合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共同的实训指导,使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结果,而并非单一的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校内学习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一些校外的学习,探索课堂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已引进的外贸企业的外贸单证真实任务,让学生锻炼操作技能,提前达到外贸单证员的职业岗位标准。同时把技能证书培训的要求融入相关的课程内,结合岗位的操作流程,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安排,设计教学环节,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达到证书考核的要求。
2.2 运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当中,配合上外贸单证教学软件,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在没要条件运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进行纸张上的制单联系,在课堂上完成的单据少,效率低。而采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可以避免这样的教学弊端,提高效率,增强实训的练习效果,学生能够在仿真的操作练习中,感受真实的外贸情境,增进学生的操作技能,对零散的知识连串起来,了解外贸业务单据的流转程序。
2.3 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外语课程的安排
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避免全部使用中文教学。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要以行业英语为主,中文辅助教学,这就要求老师要使用中英并行的教学模式,在涉及专业英文的时候,必须用英文进行解读,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不会产生误解。教学课件的安排上也要实行双语化,创造出英语实际应用的场景和学习环境,设立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定期开展商务英语沙龙,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角色带入,让学生把英语充分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与实训相互作用,真正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具备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4 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责任感
高职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岗位人才,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责任,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时刻告诉学生在工作中的所需要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外贸单证的工作,一定要求科学严谨,工作中出现一点的疏忽,所带来的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可能是严重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也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参考文献
[1]黄灵燕.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创新[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14):132-133.
[2]郭世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12,12(17):220-223.
[3]刘凡.关于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25):201-203.
[4]吴雪飞.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0,13(20):79-82.
作者单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贸单证;教学实务;对策研究
现有的外贸单证是在进出口贸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外贸单证是在贸易活动业务开展中的许可证明,单证的工作做好与否会直接影响到外贸业务是否可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标准。高技能的单证人员能够使贸易中的操作过程的完整性和快捷性有很大的提高,同时在后期完善交付单方面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并且对于外贸业务顺利进行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 传统外贸单证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传统外贸单证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
第一,理论讲解多,实践动手少,教、学、做一体。没有落到实处,老师讲的多,学生动的少,究其本质来说,仍然是传统的以老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理论讲解课时远远超过实践课时,实践课时流于形式,更多的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传授技能。
第二,教材老化,使用的教材仍然按照知识的学理结构编排,没有真正反映外贸单证操作真实面貌,尽管教材上都叫实务。学生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是为了达到成绩标准而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为了学习到知识而去努力学习,导致在学习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要求很高,对于相关的技能要求就会相应的降低,这样的情况对于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处于非常不利的状态。实践能力的缺失会使得学生在外贸交流中出现很多的专业层面的问题,这也会使得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和优秀专业人才出现了背离。
1.2 实践教学不能凸显职业性、岗位性
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提出的是学校的师资力量,在培养出高素质的师资的过程中,要将企业发展的要求融入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这样的要求之下,师资建设的团队要求中还是很难达到早前设计的目标。在很多的企业经营的过程中,考虑到商业秘密和其他经营的方式,很难将企业的经营方式完全整合在课堂中进行教学,使得在教学过程中都是走马观花,很难以具体的问题深入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办法学到具体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只是浅显的了解相关的知识。
2 高职外贸单证实务教学中对策研究
以培养人才为服务目标,其根本要着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以此为基础,从外貌单证实务课程的教学转向外貌单证岗位一线的实践教育,结合实际,创新课程。
2.1 教学项目化
在教学内容的考核方面要加强实用技能的考核,让学生校内的学习可以与实际工作接轨,用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为教学载体,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练,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工作技能。高职院校组织教学的形式上,要结合行业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共同的实训指导,使教学和实践融为一体。在考核学生学习成果的过程中,应当更加注重学生对实践课程学习的结果,而并非单一的考察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除了校内学习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一些校外的学习,探索课堂与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利用学校已引进的外贸企业的外贸单证真实任务,让学生锻炼操作技能,提前达到外贸单证员的职业岗位标准。同时把技能证书培训的要求融入相关的课程内,结合岗位的操作流程,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安排,设计教学环节,以任务为引领,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达到证书考核的要求。
2.2 运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当中,配合上外贸单证教学软件,可以使教学效果更好。在没要条件运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的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进行纸张上的制单联系,在课堂上完成的单据少,效率低。而采用外贸单证教学软件进行教学,可以避免这样的教学弊端,提高效率,增强实训的练习效果,学生能够在仿真的操作练习中,感受真实的外贸情境,增进学生的操作技能,对零散的知识连串起来,了解外贸业务单据的流转程序。
2.3 加强双语教学,增加外语课程的安排
对于从事外贸行业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与核心技能,也要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避免全部使用中文教学。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要以行业英语为主,中文辅助教学,这就要求老师要使用中英并行的教学模式,在涉及专业英文的时候,必须用英文进行解读,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不会产生误解。教学课件的安排上也要实行双语化,创造出英语实际应用的场景和学习环境,设立英语角等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定期开展商务英语沙龙,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角色带入,让学生把英语充分的运用到实际当中,在这样的环境下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与实训相互作用,真正培养出符合岗位要求,具备专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2.4 培养学生的严谨性和责任感
高职教育的重点就是要培养与社会接轨的岗位人才,每一个岗位都有其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责任,教师在传授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要时刻告诉学生在工作中的所需要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外贸单证的工作,一定要求科学严谨,工作中出现一点的疏忽,所带来的损失对国家和社会都有可能是严重的,所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也是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方面。
参考文献
[1]黄灵燕.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与创新[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14):132-133.
[2]郭世华.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山西教育教学,2012,12(17):220-223.
[3]刘凡.关于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25):201-203.
[4]吴雪飞.外贸单证实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青年文学家,2010,13(20):79-82.
作者单位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湖南省长沙市 4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