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疫苗困境突破建议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艾滋病作为世界死亡率排名第四的传染疾病,给当今人类带来了极为严重的公共卫生威胁,HIV也以其极高的感染率和病死率给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可是目前研發的药物和技术都不能阻止HIV的传播和感染。只有研发出艾滋病疫苗才能彻底消除艾滋病。虽然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至今仍未问世,但在突破困境后,人类会找到最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艾滋病;疫苗;困境
  艾滋病(AIDS)是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报道首例AIDS病例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开始迅猛传播,有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7月31日,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728270例,宣告死亡21950例。成为世界死亡率排名前列的传染性疾病,也逐渐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与社会问题。
  毋庸置疑,疫苗是解决艾滋病这一难题的最有效武器。可是自1987年第一种艾滋病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至今,相继有数百种艾滋病疫苗投入临床前与临床试验,但是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疫苗被证实有效。由此可见在疫苗研究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研究困境。但是在艾滋病这一可怕的疾病面前,艾滋病疫苗研究者能做的只有不断寻求困境中的突破口,争取早日攻克难题。
  1艾滋病疫苗研制的四个阶段
  艾滋病疫苗的研制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其研究阶段主要分为以下四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特征是体液免疫中和抗体NAbs,希望通过重组可溶性蛋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来消灭HIV。
  第二阶段通过病毒载体来激活细胞途径特异杀伤HIV,体现在刺激CD8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
  第三阶段尝试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种方式结合抑制病毒的复制以及预防感染。
  而目前正处在的第四阶段则充分分析并总结了前三个阶段的经验教训,力求通过改造抗原和载体的复制性来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产生,但是过程中仍困难重重。
  2研究困境突破的建议
  在疫苗研究过程中,之所以会面临重重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该病毒极具特殊性、作用机制十分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病毒变异速度极快,遗传多样性异常丰富,可以形成数量巨大的亚型或重组型,极易产生免疫逃逸;②病毒基因组在复制周期中会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中形成潜伏感染的状态,很难被免疫系统发现;③因为未能发现依靠自身免疫系统自然清除已感染病毒的实例,对于疫苗所需诱导的免疫应答类型尚属未知;④未能通过疫苗诱导产生有效的广谱中和抗体。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导致艾滋病这一难题迟迟没能突破,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突破迎难而上。所以针对如何突破艾滋病疫苗研究中的困境,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2.1了解作用过程
  对HIV作用过程研究不充分导致在应用到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目前,我们对于HIV一些基本的生物学问题了解还不充分,比如:是否存在HIV与中和抗体的潜在结合位点?各种细胞行使的细胞免疫功能对HIV的作用如何?病毒持续感染过程中,发生了哪些早期变化?抗病毒免疫应答的启动和病毒的遗传性有什么关系?
  因为HIV的复杂性,所以只有充分了解、把控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才有利于找出有效的艾滋病疫苗。
  2.2寻找高效的广谱中和抗体
  HIV是一种变异性病毒,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毒株。这使得只能攻击一种毒株的传统疫苗在对抗HIV时“束手无策”。HIV的基因片段中碱基替换的积累,缺失,核壳蛋白糖基化位点的增加和减少以及重组,都可能导致HIV变异。而且在药物选择压力下HIV自身也会不断进化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基于HIV的独特性质,必须诱导机体产生广谱中和抗体(bNAbs)才能应对HIV。所以,这种由机体产生的有效的中和抗体将会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
  以VRC01为代表的超强广谱中和抗体(bNAbs)已经被发现了,它可以把既往仅中和20%~30%全球流行株的中和谱提升到90%以上。而且大量研究发现这种广谱中和抗体也确实存在于人体,但是跟踪发现约有10%~30%的HIV患者在感染3年后可产生bNAbs,而且只有1%患者有高效bNAbs。
  因为bNAbs可以与感染的病毒共同进化,所以提示最好要用多种人工设计的能力全面的免疫原来诱导bNAbs的产生。可是,艾滋病病毒分为HIV-1和HIV-2两大类型而且二者间在基因序列上差异很大,同时HIV-1内也有很多亚型。所以很难找到足够充足的抗原来刺激机体产生广谱抗体,即使有些抗体能产生出来,也应付不了如此多的艾滋病病毒亚型。
  自身产生的广谱中和抗体时间长、效率低,而免疫原诱导方面又十分复杂,所以研制疫苗迟迟得不到突破。但是寻找广谱中和抗体仍是一种很有效的办法,所以这是一条需要继续坚持走下去的路,是突破艾滋病疫苗研制中困境的一个重要环节。
  2.3深入了解HIV包膜蛋白
  目前了解到的致病机制是HIV主要由包膜蛋白(Env)介导进入靶细胞,作为HIV进入细胞经过的重要环节,目前研究的热点主要聚集在包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s,Env)上,而这也是疫苗研究中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Env是由gp120和gp41组成的三聚体,具有T细胞的识别表位和中和抗体的作用靶点。同时,Env是目前已知天然蛋白中糖基化程度最高的蛋白之一,被bNAbs结合的保守位点被多糖遮盖包埋。
  之前研制的疫苗主要通过产生“中和抗体”发挥抗感染的机制,可是这样会形成有利于病毒将gp120“隐藏”起来的结构。由于这种“隐藏”导致中和抗体不容易与gp120结合,进而不能清除病毒。这是许多以此为思路的疫苗失败的可能原因,而且gp120表面结构广泛的糖基化,蛋白序列的高度变异性也是疫苗设计中的大难题。   目前一直在考虑以完整的艾滋病病毒的包膜蛋白作为抗原来研发一种广谱疫苗,其产生的抗体可以识别不同的包膜蛋白,阻止他们进入免疫T细胞。但是艾滋病病毒的包膜蛋白结构复杂,是一种很特别的三聚体。此種三聚体在发挥作用时是分散开的,只有结束后才会重新聚集成三聚体,结构极其特殊。
  艾滋病包膜蛋白是一种结构、作用方式都很复杂的结构,对其结构研究的越透彻越有利于解决疫苗在作用时遇到的问题。所以,对其深入研究对疫苗成功发挥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2.4研制疫苗时,考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目前研究的疫苗主要是通过抗体竞争性结合HIV病毒表面的抗原。而抗体的增加提高了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细胞免疫的负担,会给原本就功能缺陷的细胞免疫功能再次带来伤害。
  所以要考虑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不仅会影响整体的免疫效果,还会给原本的免疫系统造成额外的伤害。
  2.5加强佐剂的研究
  佐剂能增强抗原表面面积,并能延长抗原在体内保留时间,使抗原与淋巴系统细胞有充分接触时间。它还可以把无抗原性的物质转变为有效的抗原,同时增强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的能力以及产生更有效的保护性免疫,更重要的是佐剂可以保护抗原(特别是DNA,RNA)不受体内酶的分解。
  因此,应该加强佐剂的研究,而且佐剂对CTLs(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2.6不断开辟疫苗新思路
  尝试多种疫苗的联合使用,期待找到最佳组合。核酸疫苗和蛋白疫苗的联合应用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如今,免疫监测、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抗原呈递机制等研究正在不断深入。因此,在不断深入过往研制疫苗思路的同时,更要横向拓展,不断综合利用新兴技术以及各种因素、方法,不断创新开拓研发新思路。
  2.7创建非人灵长类HIV/AIDS动物模型
  缺乏合适的动物模型来测定和评价疫苗的优劣是疫苗研究进程缓慢的原因之一,目前采用的是SIV病毒感染印度恒河猴的动物模型,也有近年来科研工作者研发出的嵌合病毒(SHIV)来模拟HIV病毒的感染,以此来评估HIV疫苗的有效性。尽管SIV/SHIV模型与人AIDS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HIV与SIV在包膜结构和抗原性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且也不具备HIV的超级变异能力。
  这些动物模型和人体的实际差异,致使设计出的疫苗在动物中的试验效果与临床试验的效果仍有很大差别。因此创建非人灵长类HIV/AIDS动物模型也是之后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重点。
  2.8加快临床实验
  尽管有很多疫苗在动物试验阶段表现出良好效果,但在最后临床试验中却表现的不尽人意。所以,应在更有说服力的概念验证数据的支持下,开展大规模人体试验。而且在人体试验中,即使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失败的原因同样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人体试验将是推动疫苗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疫苗成功研制的一个必要环节。
  2.9加强国际合作
  国际间的密切交流合作有利于加快攻克HIV的进程,开展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疫苗的临床检验。
  密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是艾滋病疫苗研制中的重要一步。齐心协力联手突破疫苗研究困境,相信全人类会更早看到曙光。
  3总结
  随着对HIV基础生物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我们对HIV致病机理以及HIV特殊结构的了解逐渐深入,这些最终将帮助我们在AIDS疫苗的研制上有所突破。尽管疫苗研制的路上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但是在失败中寻找重要的突破口,是艾滋病疫苗研制中必须要走的一条路,这些失败的原因一定会成为我们成功路上最宝贵的经验。
  既往的艾滋病疫苗研究一直在坎坷中顽强地前行,AIDS疫苗的研制对全世界致力于这个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过程。相信随着艾滋病疫苗研制工作的不断深入,不断综合、不断创新,人类终会突破疫苗研制中遇到的困境,获得最后成功。
  参考文献
  [1]唐琪,卢洪洲.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06):744-751.
  [2]聂翠蓉.艾滋病疫苗又有新靶点[N].科技日报,2017-09-21(002).
  [3]秦卫华.抗艾疫苗研发:一场持久战[N].医药经济报,2017-08-24(F02).
  [4]李颖.研究结果被误读,艾滋病疫苗离我们还远[N].科技日报,2017-08-14(001).
  [5]邵一鸣.艾滋病疫苗的科学挑战和应对策略[J].科学通报,2017,62(17):1815-1822.
  [6]张田勘.艾滋病疫苗还在路上[N].北京日报,2017-02-22(017).
  [7]程才,代涛,张婷,陈娟,贾晓峰.基于共引分析的艾滋病疫苗技术前沿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05):169-172.
  [8]张磊.艾滋病疫苗研发到底难在哪[N].健康报,2016-12-01(005).
  [9]秦雪梅.艾滋病疫苗专利分析[D].广东药科大学,2016.
  [10]陈丹.新强效免疫原可用于设计艾滋病疫苗[N].科技日报,2016-03-26(001).
  [11]涵冰.为艾滋病疫苗穿上“防弹衣”[N].中国教育报,2016-02-22(007).
  [12]许继伟,宋旋,梁伟姿,杨英.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6,29(02):213-216+220.
  [13]梁小文.艾滋病疫苗研究近况[J].辽宁医学杂志,2015,29(06):315-317.
  [14]朱涵.我科学家研发新型艾滋病疫苗获进展[N].经济参考报,2015-12-04(007).
  [15]周炜.国产艾滋病疫苗获新突破[N].浙江日报,2015-12-01(014).
  [16]马秀昌.新型艾滋病疫苗控制SIV病毒感染恒河猴的保护机制探索[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17]陈志伟.艾滋病疫苗与免疫根治研究[A].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艾滋病、丙型肝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2015:5.
  [18]顾觉奋.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挑战和曙光[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20):2399-2405.
  [19]郑晓龙.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09):1283-1284.
  [20]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艾滋病疫苗计划取得进展[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04):344.
  [21]我国艾滋病疫苗研发获得阶段性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5(03):219.
  [22]张健慧,邵一鸣.STEP试验对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的挑战[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15(01):82-84.
  作者简介
  卞婧,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本科生,就读于生物技术专业,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院级培优计划成员。
其他文献
质量是现代公路工程的生命,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不仅能打造优质的品牌公路工程,更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公路施工质量控制一直困扰着施工企业,
戏剧小品在我国是一种新的戏剧和艺术形式,虽说是戏剧小品,但它属于戏剧的一种,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和生活,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戏剧小品这种戏剧艺术的创作、表演。本文从戏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动态血压监测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人们对血压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血压变异性(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 BPV )的概念,并对之有了一定的认识。 BPV是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1月21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新闻博物馆就所谓“互联网自由”发表了专题演讲,着重指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从事网络攻击的国家或个人应该面对后果和
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氛围仍然很浓,部分学校在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他们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物理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目标。  一
摘 要:数学概念是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进行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有效地进行判断、解释、推理、运算与解决问题。数学概念对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概念教学,首先做到简单导入,开门见山,形成概念;其次是巧设问题,探索交流,理解概念;第三,从已有经验出发,在体验和冲突中内化概念;第四,从已有基础出发,在旧知迁移到新知中优化概念。
期刊
引言“哥特式”小说是18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这类小说的故事情节通常以一个哥特式的城堡为背景,充斥着恐怖、谋杀、暴力、复仇、鬼魂、悬念甚至超自然现象。“女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自信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从小尊重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非常重要。为了培养幼儿的自信心,首先,家长和教师要给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其次,同伴间的互相比较学习也是培养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