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跖脓疱病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icia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掌跖脓疱病”(Pustulosis Palmaris et Plantaris,PPP)是1939年由Bonnovie首先提出。自其命名后,对它和Andrews脓疱性细菌疹及掌跖脓疱型银屠病之间的关系有许多的讨论。目前,三者的关系虽未最后确定,但“掌跖脓疱病”的命名正在为广大学者所接受,有关它的研究资料也日见增多。本文就近年来对PPP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6例(4男、2女)脂溢性湿疹并发肩背部丘疹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常规组织学检查示毛囊周围混合性炎症浸润,毛囊内有酵母菌存在,6例患者或口服酮康唑200mg,每日2次,或服安慰剂共3周,间隙3周后,再给予交替治疗3周.
期刊
表皮-真皮交界处的基底板(EDJ-BL)具有数种功能,包括表皮的粘附、表皮修复时框架的形成、某些大分子运动的控制以及表皮分化的调节。
期刊
刚果红是一种重氮基化合物,常用于组织学的淀粉样蛋白染色。该染料可与纤维素和几丁质紧密结合,产生强烈红色荧光,因而被作者试用于真菌检测。
作者报道,长期应用含有对氨苯甲酸(PABA)防光剂的老年人可以发生维生素D缺乏。作者对20例采用含PABA的防光剂超过1年的、平均年龄57岁的健康男性和女性老年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这组病人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范围,但其水平明显低于20例配对对照组。另外,本研究结果不能排除皮肤癌的病人应用防光剂。
有研究提示花生酸类与银屑病的发病机理有关,因此,较少形成花生酸类的鱼油有可能使银屑病得到改善,鱼油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C HA)。已有一些报道应用鱼油治疗银屑病和异位性皮炎有效,但这些研究提示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本文报告应用鱼油(3.6gEPA/d)加亚红斑量UVB照射及安慰剂对20例轻至中度银屑病患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的结果。
蒽林治疗银屑病常因皮损周围皮肤出现炎症而受到限制,而以短时接触疗法尤甚.应用蒽林后40分钟内应用氢氧化钾液可减轻蒽林所产生的炎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钾促使蒽林氧化变为无活性的1,8二羟蒽醌及蒽林二聚物之故.蒽林在角质层保留24小时可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蒽林的治疗作用则只需其与皮肤短时接触.
期刊
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常常侵犯皮肤的两种病毒。而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是侵犯皮肤的另一种常见的病毒。目前已鉴定出有两种类型。
期刊
早期关于维生素A缺乏与表皮发育和分化障碍的研究,提示维甲酸对维持表皮内在平衡是重要的。银屑病是以表皮过度增生、分化异常为重要特征的疾病,部分可能与维生素A的代谢异常有关,有人报告在银屑病斑块中,细胞维甲酸结合蛋白明显升高,银屑病角朊细胞上维生素A结合蛋白受体表型改变,银屑病皮损中去氢视黄醇(维生素A2)的水平增高。
作者报告了20年治疗观察的5例鼻内鳞状细胞癌,最初都被认为是鼻部良性皮肤病,后来经X线检查及深部皮肤活检才明确诊断。5例患者,女性2例,男性3例,年龄除1例为22岁外,其余4例为57~7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18个月。最初均表现为鼻部皮肤肿胀、疼痛触痛、发红。1例损害上有多个窦道并有脓液排出,2例发生鼻塞及间断性鼻出血。有4例最初诊断为鼻部皮肤感染,1例多次诊断为继发于外伤、酒渣鼻或红斑狼疮。
期刊
作者对86例慢性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病人作了详细的分析.诊断标准为每周发作3次以上,病程超过6周.86例病人中,女性48例,男性38例,平均发作年龄,女性35.3岁,男性31岁.46例(53%)同时患有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31例(36%)仅患有荨麻疹,9例(11%)仅患有血管性水肿.性别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