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彩色的梦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初期,大多数人还是使用黑白胶片,为什么您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以下简称《中学生》)里绝大部分都采用了彩色胶片?是希望通过彩色照片来记录下更丰富的信息?
  A:摄影术发明初始就是黑白的,而且可以自己在暗房控制后期操作,这种方式也许更符合人们对“艺术”的认定。进入彩色时期后要通过机器冲洗,可能大家就会觉得这不是艺术了,美国现代彩色摄影之父威廉·埃格尔斯顿的作品,最初也是受到亚当斯、弗兰克等摄影大师的斥责,但现在看来,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我之所以用彩色胶片比较多,一是因为家庭条件允许,我从1969年开始拍照,第一张彩色照片是在1975年,用的代代红胶卷。那时我一个月工资45块钱,而一个灯光反转片就需要67块钱,加上冲洗费差不多需要100。二则是因为我1979年调到煤炭研究院后,工作就是拍幻灯,大量使用彩色反转片来翻拍一些东西,常常会从36张胶片里,挤出那么一两张来拍自己喜欢的。那时,除了《人民画报》、中新社少数几家外,少有记者用彩色的,遇到重点项目才能批几个彩色胶卷,拍回来还得检查、数片子、入库登记。
  有一张照片(见右图),画面整体偏蓝色调,那是因为我平时都用灯光片进行室内翻拍,当时一卷还剩了一两张,因为急着冲洗,所以赶紧到学校去拍摄,结果就出了那种效果,反倒还有了一种味道。
  所以说,“好”常常是一种感受。无论是黑白还是彩色,都是你要说话的方式。
  说到“感受”,看那个年代的摄影作品,多是实实在在地展示一个情节、故事,而您的画面却是更多地传递出一种自我感受和气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体现?
  A:摄影人不能总是被具体的事情抓着走,跳出情节是我拍摄时的努力方向——掐头去尾、把故事打碎,才能进入场景。尽管没有故事,但观者却被一个黑洞吸引进去了。
  举个例子,有那么多人在拍西藏,为什么吕楠的西藏会那么打动人?这个专题他拍了8年,刚到西藏时他会有感觉,但到了能把这种感觉拍出来,却需要一个漫长的感悟和发现的过程。我的拍摄也不是一开始就很顺利,第一个学期都不知道怎么下手。一次次花大量的时间去寻找、去耗、去试着进入他们的世界。找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才能把灵魂的东西“提”出来。有时,摄影不是靠思维,而是靠感觉。
  您的这种感觉是怎么被发掘出来的?
  A:琢磨,看。
  70年代初期,我最喜欢看《人民中国》——一本对外期刊,在那里你会看到外国人拍的故宫、北海、人……和我们拍的就是不一样,那些画面让我有了一种新认识。
  另外,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到自然山水中去,和那些戴着羊毛肚手巾的人接触,小时的经历养成了我这种接地气的习惯,而不是整天憋在家里研究器材。
  对于摄影,需要有一种“爱”,就像那些斗蛐蛐的人,钻到那里面,投入、癫狂、疯子般的状态。否则,你可能看到了某个瞬间,却会因为觉得不值得拍而错过。
  作为“四月影会”的成员,当时对摄影的讨论和思考是否也促使您有意识地思考、创造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A:粉碎“四人帮”之后,大家都希望多从艺术本身来汲取营养,“四月影会”第一次展览约170幅照片几乎汇聚了当时所有的摄影艺术门类:画意、摆拍、观念、后期……真正的百花齐放,而且都很有摄影师的风格在里面。我去了6、7次,每幅照片我都写心得,把它的优点榨干,批判它的不足。
  经常有人说:“如果我生在80年代,我也能拍出好的《中学生》!那个时代多浪漫啊……” 其实,没有不好的时代,只有不好的手艺。在拍《中学生》之前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决定了我是否能拍出这样的《中学生》。
  作品中的学生总是有着一种向上、蓬勃、甚至圣洁的气质,这是他们的真实状态吗?还是因为面对镜头会刻意表现?
  A:摄影总是在寻找在发现,里面肯定有作者自己的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
  至于我所拍摄的北京171中学,学生的家长们多数文化水平较高,家境较好,学生平时接触的东西比较开阔,也许这种修养和视野造就了他们身上的一些气质吧。
其他文献
在美国航天历史上,获得美国航空航天总署(NASA)青睐,并为其提供太空飞行任务用的相机极少,一是因为太空环境极其恶劣,对摄影器材耐寒、耐热、耐真空等性能都有特殊的要求;二是由于美国航空航天总署有一整套极为苛刻的招投标制度,即使大牌厂商也莫能例外。因此能够制造NASA版相机往往被各个生产厂商视为莫大的荣誉。哈苏、尼康、奥林巴斯、徕卡都曾提供过航天飞行用的相机,其中哈苏占大部分。在太空相机的历史上,1
索尼RX1主要特性  ◎ 约2430万像素35mm全画幅CMOS感光元件  ◎ 最大光圈达F2的  卡尔·蔡司Sonnar T* 35mm1:2镜头  ◎ 3英寸约123万像素液晶屏  ◎ 1920×1080p全高清短片拍摄  ◎ 直观的对焦环、光圈环和曝光补偿拨盘  ◎ 可选配光学取景器或236万像素电子取景器  ◎ 机身重量仅453克  机身设计尽显低调奢华  索尼RX1的机身采用了轻便坚固的
为何想到写这么一个题目呢?今年8月19日是摄影术诞生175周年。作为摄影人,理应对这个日子保持敏感。  不知大家是否和我一样做过这样的总结。同样是很火的穿越剧,国外的影片基本都往未来穿,我们的影片几乎全部都是往老祖宗那儿跑。  作为舶来品,我想摄影这个洋玩意,还是要带点子洋气。于是想到了若干年前,境外某媒体在进入21世纪初时,曾作过一个关于未来30年摄影发展的预测。如今10多年走过来了,目测感觉还
虽然在摄影器材中,相机和镜头永远是我们选购的核心,但是如何把它们运输和携带到拍摄地,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不怎么会发明出专门的摄影包来装它们呢。一款摄影包的好坏,说直接关系着相机、镜头的使用寿命也不为过,甚至有时我们的拍摄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决定于它。因此挑选到最适合自己的摄影包就十分重要。  一款合适的摄影包,不但能给我们的器材带来更加体贴的保护,还能让我们轻松背负,将全部的热情投入到拍摄之中
雪景是风光摄影师最为喜爱的题材,但是在雪天,许多摄影爱好者为了躲避风雪,亦或是珍惜心爱的器材,多在房间内等候着雪后天晴。其实,在漫天飞雪中创作,更加容易拍摄出氛围浓郁、特色独具的摄影作品。所以勤奋和吃苦耐劳是风光摄影得以出佳作的关键。王炳成先生便是一个既勤奋,又善于发现美的摄影者。一座村庄,一片树林,几棵树木,在不同的快门速度和曝光组合下,呈现出不同的美感和韵律。此外,王炳成拍摄的雪天作品对色彩的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尝试,摄影师很好地发挥了摄影的记录功能,解决了我们常问的那个问题:摄影该拍什么。这也是他的一次有创意的实验。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给这位母亲的一份好礼物,也给我们一定的启发。  图中的女主角为何采用不同的姿势?  我于1986年开始摄影。起初是想当一名职业摄影家,但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不靠摄影来挣钱。而今,我在瑞士银行工作,但我把每一分钟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摄影上。我的拍摄主题完全
拍摄系统不稳定  抖动是影响画面清晰度的大敌。手持拍摄时,我们要确保安全快门速度;弱光拍摄时,我们要寻找稳定的支撑物(三脚架)、增加光源(闪光灯)和提升感光度。不要担心噪点,和抖动产生的模糊相比,噪点是更容易接受且有条件优化的。  通常认为“安全快门”是等效焦距的倒数,如100mm镜头的安全快门是1/100秒。开启防抖功能通常可以降低约3挡快门速度,即让1/100秒变为1/13秒。需要注意的是,像
『人勤春早 江苏 王少岳 摄/10分』  有雾的天气往往被认为不容易出好照片,但其实任何天气都能拍出好作品。这张照片中,雾汽不仅强化了林中树木远近之间的空间关系,更形成了柔和的光线,确定了照片的安静气氛,而隐约可见经过的人影和乍起的鸟群则更突出了这种意境。    『戏到精彩处 浙江 王玉璜 摄/8分』  拍摄舞台表演,而又不仅仅是舞台上的人物,这个角度能够将台上演员,台下观众和环境都容纳其中,而台
媲美旗舰机型的  对焦系统  职业摄影师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拍摄内容。优秀的对焦系统不仅是高画质的保障,同时也能大幅提高拍摄效率,毕竟时间就是金钱嘛。  D800采用了与旗舰机型D4相同的Multi-CAM 3500FX自动对焦模块,具有51个可选对焦点(包含15个十字型对焦点)。与D3/D700/D300等前代产品相比,新的自动对焦模块主要增强了弱光适应能力,可以在-2EV(ISO100,2
这是一幅以韵味和色调取胜的一幅风光作品。作者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流动缓慢的清澈溪流占据画面的四分之三,在画面顶部的四分之一处对树林的环境进行了交代。作品的趣味点在于溪流倒映的树木线条,打破了对称构图的呆板。作者截取这样的局部,以小见大地展现出林中溪流的韵味。其实,从画面上不难看出,作者为了得到这样的构图效果,应该是站在溪流的中央拍摄的,这也使得这幅作品的构图显得与众不同。此外,傍晚高色温所呈现的蓝